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才与牡丹一并开

唐诗学习之九十三

才与牡丹一并开

 文/张项学

徐凝很有才华,但他洁身自好,不善于交际。他没有朱庆馀给张籍行卷的勇气,自然也没有想去拜拜“舅姑”,初到长安一事无成,只好无可奈何回家去,临别时给白居易写了一首辞行诗。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

唐    徐凝

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

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对当时不重真才实学社会现象的不满,也看出他和白居易之间的友谊。其实,白居易是从欣赏徐凝的诗开始对徐凝有好感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开元寺赏牡丹又见到了徐凝,想起他们曾经在长安一起观赏牡丹的情景,谈笑风生,乐在其中,尤其是徐凝写的一首牡丹诗,深得白居易的赞赏,元稹对这首诗也评价不错,这也为徐凝的名气增加了砝码。

题开元寺牡丹

唐 · 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写牡丹的诗很多,但徐凝这首有自己的特色,他字面上看是在写牡丹,实则以牡丹自喻。

诗一开头就交代了牡丹本是北地的花,当时在南方还是不易种植的,但是开元寺的僧人们忙里偷闲,用心栽培,还是培育出色泽鲜艳的牡丹花。这里的“知难种”和“用意栽”形成鲜明的对比,试想一下,花这样,培养人是不是也一样呢?

接下来,徐凝没有直接描写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的艳色,也没有写“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的娇态,而是剑走偏锋,通过燕子和蜜蜂的表现予以衬托,燕子频频来顾,蜜蜂流连忘返,就是对牡丹最好的评价。徐凝的这一句和韩愈的“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站在了同一视角,同样都注意到了燕和蜂。只是徐凝这里的“未识”多了一份怀才不遇的无奈。

以燕和蜂衬托似乎还不满足,徐凝又拉来芍药和玫瑰。人称芍药为花相,它就是陪伴牡丹的,那为什么说是“虚生”呢?别忘了,芍药是以块根入药的。“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的芍药,虽然花色也美丽引人,但比起牡丹还是逊色,就连“风信翻霞锦,天香缀露珠”的玫瑰,见到牡丹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了。

通过中间两联的拟人化渲染,牡丹的形象已经非常丰满了。最后慨叹,只有园子里那几朵没有绽开的蓓蕾,暗含芳香,默默地等待着我的到来。这里已经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了,美丽的牡丹在等待着知己的到来,牡丹要把自己的美丽和芳香奉献给知己。这是一个仕途坎坷的人对世道的慨叹,也是他对前路渺茫的一丝期盼。

牡丹依徐凝韵

张项学

一从落地拒尘埃,欲得天时南北栽。

紫蝶风前曾眷顾,青衣月下亦迂徊。

已成书卷亳州举,难抗皇威雪地开。

历尽寒霜忧散去,春晴自有燕飞来。

注:颈联指亳州书生以牡丹花瓣书文中举和武则天令百花雪夜开放事。

悠雲作于拾贝斋 

2023/02/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安君康写意牡丹四尺整张作品《临风香自生》
天下真花独牡丹
诗词歌赋 | 刘禹锡:赏牡丹
古代吟咏牡丹的佳句及现代牡丹画集锦
灿烂的季节
中国古诗词 芍药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