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谒白园

再谒白园

张项学

白园,洛阳龙门香山白居易墓。第一次去白园已经几十年过去了,那是一个人去的,虽然我专业学的是数学,但业余爱好是诗词,当时是怀着朝圣的心理去的,自然是受白居易诗的影响太深。那时是满怀激情而去,也可以说满载收获而归。

追寻着诗王的足迹,亲眼目睹一下琵琶峰,在细雨中聆听徐徐而来的山风,似乎在听白居易的乐府诗。当时写了一首七绝。

雨中游白园

张项学

墓翠园幽白雾稀,风吟乐府绕青矶。

琵琶一曲千行泪,湿尽香山游子衣。

      这次去是随着市楹联学会同仁一起,先看过伊河对岸的龙门石窟,再越桥而过,到香山拜谒白园。进到园内,沿石阶盘旋而上,茂密的植被翠色欲滴,叮咚的泉水琴声正奏,刚才在龙门石窟爬栈道的汗水早已消尽。有人说,真好,和石窟那面简直是两个世界。

也真是的。石窟雕刻的是佛像,给人的感觉是正襟危坐,肃穆庄严,看着那吹不倒、晒不透的坚硬岩石,给人一种能压倒一切妖魔鬼怪的刚劲。而这里的青松翠竹、飞泉流瀑,无不渗透着诗的韵味,诗的情趣。

诗人的梦园自然充满着雅意。在题有“望阙”两个大字的一座石门两边,镌刻着一副对联,“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大家在这里欣赏良久,连连称赞联对之妙。仔细查阅了一下,原来功劳还是诗王自己的。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

菩提寺上方晚眺

· 白居易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在白亭前人们纷纷留影,一是这里的风光好,二是白亭两个字有纪念意义。其实还有更重要的,这里有两副对联很受人们喜爱。其实,这两副对联也都出自白居易的诗。

“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这一联出自他的《春池闲泛》。“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这一联出自他的《闲山独赏》。这两副对联镌刻在这里切景切情,怎不使人感叹。

白居易墓在琵琶峰的最高处,墓前立一碑,上书“唐少傅白公墓”,周边有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友人的立碑题词。这在诗人的墓地还是很少见到的。不仅如此,还有更少见到的,那就是一块刻有唐宣宗李忱的《吊白居易》,皇帝亲自为诗人写悼诗。

正当大家都在欣赏碑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同行的一位女诗人正默立在墓前,看那情景,她一定穿越到唐朝去了,去会白居易了。一会儿她自己笑着说,既然来了,就要和诗王沟通一下,以获得诗王的灵性。

是啊,来这里走一遭,怎能空手而归呢。当时我就打了腹稿:

再谒白园

张项学

琵琶峰翠入云空,伊阙波清今古同。

欲问诗魔何所梦,一声乐府绕山中。

眼看太阳已经落山了,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白居易的诗。夕阳的余晖洒在伊河上,对面石窟已经很暗了,倒在河里的影子也是暗的。这面香山在夕阳中愈发葱翠,伊河这边的水波也略泛红色,正如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回到驻地,余兴未减,于是又做了一副对联:

再谒白园

怀雅情环栈而行,琵琶峰上,淡荡波前,风回乐府绕矶过;

对青冢捧心以问,异国寻根,同仁探韵,天赐诗魔卧翠来。

悠雲作于拾叶斋

2023/05/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白居易
白居易墓
洛阳香山寺与白园
祖国风光(1292)洛阳白园
洛阳行之一——谒白公墓
诗坛领袖:白居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