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镇风情七 买小菜(转"落拓狂生"文)

小镇风情七 买小菜(转"落拓狂生"文)  

2011-02-26 14:37:55|  分类: 小镇记忆 |  标签:小菜  横街  农民  小镇  菜市   |字号 订阅

 

 

 

   前两年我妹妹来看我,看到我家冰箱里装了很多的菜,尤其左面的冰冻柜里的鱼虾肉类都放得满满的,她觉得很奇怪,也有点不习惯。这里的超市24小时开门,也在我们上下班的路上, 我们却不每天买菜。确实,在这里我们一般都是周末买菜买肉,放在冰箱里,吃一个星期。但南方的小镇上,尽管也有冰箱,人们还是习惯每天买小菜。

 

   记忆中的买小菜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小镇上居民每天上街买菜,称为买小菜。菜摊都摆在镇中心的北横街上。这是一条东西向的街,不很长。街道西头叫鱼行汇,附近有一家卖豆腐和豆制品的,当然也在小菜之列。那时豆腐是要凭副食本供应的,而且要去得早。一天就做十几板豆腐,还有豆腐干,油豆腐等,常常八九点钟就卖完了。我们那里的豆腐都是嫩豆腐,做在一块方方的木板上,卖的时候用一把铜片把豆腐划成均匀的方块。北横街上的菜都是应时蔬菜。春天有菠菜,韭菜,小白菜,春笋,嫩蚕豆,荠菜,马兰头等,我很喜欢春笋和嫩蚕豆。夏天秋天蔬菜比较多,番茄,黄瓜,茄子,冬瓜,丝瓜,茭白,嫩毛豆等等。冬天蔬菜少一些,主要是青菜,萝卜,大白菜,包心菜(圆白菜),雪里蕻,还有冬笋,韭黄等。这些蔬菜都是附近农村农民的自留地里产的,卖菜的都是农民。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他们就起来了,把前一天晚上摘下来的的蔬菜装在竹箩筐里,淋上点水(菜显得新鲜),挑着担子走二三里路,到镇上来卖。买菜的人都是镇上的家庭主妇,六点来钟就得出来买菜,夏天就更早些。她们都拎一只竹篮子,从街道这头走到那头,和卖菜的人讨价还价。街道本来就窄,两边的箩筐,再加上讨价还价的买菜人,把整条街都堵满了。小镇上的人们工资低,月薪五十元就是高工资了。所以那时的菜价都很便宜,我记得豆腐两分钱一块,西红柿二三分钱一斤,两条小鲫鱼,也就三毛来钱。买了一篮子蔬菜,如果没有肉,也就几毛钱。菜市到九点来钟就慢慢散了,如果没有卖完的,菜农就廉价卖了。外地的菜也有,不过不多。比方说,春天的毛笋,是从长兴那边进的。还有长长白萝卜,我们叫太湖萝卜,胡葱(大葱),也是外地的,本地只有红萝卜,小水萝卜和小葱。这些外地菜大多都在水果店卖,那时水果店也卖菜。夏天,还会有平湖来的西瓜船到镇上来卖西瓜。

 

菜市不卖猪肉。卖猪肉的有专门的肉墩头,是国营(公私合营?)的商店。肉墩头是个直径一米,高一米的树墩,是卖肉专用的。每天屠宰场都会送几头猪来,都是当天宰的连皮带骨猪,卖肉的人手持一把很象李逵那种短斧(很重),很是威风凛凛。他们在墩头上先把一片猪砍成几大块,挂在肉钩子上,再一块一块地卖。买肉也在早上买,中午还有,下午就不一定了。有的肉墩头是单独的,也有的和卖鱼的商店在一起。卖鱼的店叫鱼行,北横街的端的鱼行汇就有一家。他们卖的鱼好像是从水产大队进的,不是每天都有。咸鱼咸肉倒总是有的,还有海带什么的,远远的就可以闻到咸腥味。五十年代中,常有咸带鱼,咸黄花鱼,后来慢慢就没有了。尽管商店里卖肉也卖鱼,许多人还是在菜市上买鱼虾。江南水乡,鱼总是有的,白鲢,花鲢,草鱼,黑鱼。离我们家不远的女儿桥边,就有一位捕鱼的。他有一只小小的脚划船和几只鱼鹰。每天早上,他很早就划船出去,十点来钟就回来了,他的鱼好像都卖给饭店了,因为我很少见到他在街上卖鱼。街上每天都有卖螺蛳的,她们一边吆喝一边用桑剪剪螺蛳尾巴,有时傍边还有些小鱼小虾。她们都生活在船上,有时候我看见他们(船上人)站在小河边的浅水里,左手拿一个方形的网,右手拿一个长棍往里赶小鱼。还有一些水产品,不是渔民卖,而是农民在卖。象田螺,田鸡(青蛙),泥鳅,甲鱼等等,这些都是农民在田里捕捉的。田螺比螺蛳大,那时候常常在田边看到,后来就慢慢少了,现在,杭州的小吃店里还卖炒田螺。田鸡就是青蛙,夏夜的田里到处是青蛙叫,人一过去,就跑了。记得六六年夏天,我们到农村帮助双抢(抢收抢种),晚上就跟村里的小青年到刚收割过的稻田里去抓青蛙。突然打开手电照着青蛙,青蛙会有一瞬间的停顿,用自做的四股叉(磨尖的铁丝固定在细竹竿上)去扎,不一会就能扎到一只。还有一些农副产品,如农民家自己养的鸡鸭,兔子,鸡蛋,烟叶等等,常常在菜市上卖。也有的人在小茶馆门口卖这些东西,卖主喝着茶,鸡鸭,烟叶就在脚边,有时下午还能看到。六0年的困难时期,粮食和肉价是没有涨,但是要凭票,记得每人一个月半斤猪肉。商店里卖的副食品很少,什么都要票证。菜市还是每天有,也不用凭票,但是价格就贵多了。我记得那时市场上的鸡蛋卖三毛钱一个,活鸡五块钱一斤,南瓜大概三四毛钱一斤吧。那一年冬天,父亲买不到足够的猪肉过年,从乡下带了几只兔子回来过年。

 

买菜似乎是家庭主妇的特权。男人买菜不多,男孩子买菜就更少了。就是去买菜,父母也不放心,不会买,班上同学也会嘲笑你。男孩子帮家里买米打酱油,买两块酱豆腐什么的,就不错了。可那时候的我,还真有一段买小菜的经历。那是因为我外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妹妹年纪还小,我就得买菜了。外婆每天告诉我去买什么菜,大概什么价钱。象别的年轻人一样,我也不好意思和卖菜的人讨价还价。所以我提着菜篮子,先从街的这头到那头走一遍,看看有什么菜,再听听别人讨价还价的价钱,然后挑一个合适摊位上去买。后来外婆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买菜当然就是我的事了。只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还要靠父亲在农村挣钱养活自己,心里实在难受。几个月后我报名去了内蒙,才结束了买小菜的任务。不过这一辈子,却没有离开过买菜做饭。

 

老家发展很快,当年的北横街已经拆掉了。卖菜也集中在几个菜市场。小镇附近的农民大多不种菜了。有的农民开羊毛衫厂,也有的农民到镇上来开个小店,收入都比种菜好。本地虽然也有菜,但是大宗的菜都是从外地运来的。卖菜也慢慢专业化了,大多是小贩在卖,他们也是镇上居民。不过大家每天买菜的习惯却一直没有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手机实拍:在城郊,那些卖小菜的农民小贩
快手惹味小菜——香辣花生拌皮蛋豆腐
安仁的酒席习俗你知多少呢
豆腐加上这种小菜炒一下,吃着比肉还香
逛逛菜市场
古镇菜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