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镇风情一 傘(转"落拓狂生"文)

小镇风情一 傘(转"落拓狂生"文)  

2010-08-20 12:18:44|  分类: 小镇记忆 |  标签:油布  蓑衣  桐油  下雨  小镇   |字号 订阅

 

我这个人出门不爱带傘。一个男人有事没事手里总拿着一把小折叠傘,不是很好看。去年回国,儿子给了我们一把傘,我收下了。当然儿子送的东西,不能随便拒绝,不过,主要是因为我很喜欢这把伞。这是一把墨绿色的布傘,不能折叠,一个黑色的拐弯的把。立在地上,象一根手杖,打开了,有一米二的直径,又宽又深。没想到,在杭州,这把傘还真用上了。因为在杭州那几天,正好赶上台风。连着三四天,不是小雨就是大雨。下雨也有好处,天不那么热。我每次出外都带着这把傘,不下雨时,就当拿着一根手杖,下雨时打开,两人遮雨绰绰有余。不少路人对我们这把傘有点好奇和羡慕。好景不长,傘大受力面积也大,台风一吹,两天就断了两根傘骨。拿着戳着断傘骨的傘,心里很不自在。于是想找人修,打听了两个地方,人家听了都很奇怪,都说:现在哪有修傘的地方。是啊,想想也对,现在傘那么便宜,用坏了就扔了,谁还修呢。没有办法,回美国时把傘留在了北京,希望有机会能找个钳工帮我把傘骨换一下。

 

    记得小时候老家常下雨,家家都有几把傘。农村人家,除了雨傘,还有簑衣和斗笠。蓑衣是棕褐色的,有点重,穿在身上就像穿上打仗的盔甲。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诗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知道是不是这种蓑衣。我没有见过有人穿着蓑衣钓鱼。不过我见过穿着蓑衣的放牛郎,见过有人穿着蓑衣在小河上捻河泥,也见过有人穿着蓑衣踩水车,那是雨多了,给田里排水吧。见得最多的,是门前小河上那来来往往的小船,船上的人穿着蓑衣摇着橹,咿咿呀呀地消失在细雨蒙蒙中,回想起来真像一幅水墨画。那时的雨傘都是纸傘和油布傘。纸伞很好看,就像白蛇传中许仙拿着的那把傘。它是用纸浸泡了桐油,再固定在傘骨上,傘骨是竹子做的,很细很密,这样会增加傘的强度。不过,油纸总是不结实,一刮就坏。遇上狂风暴雨,纸傘简直就不敢打开。油布傘是用刷上桐油的布固定在傘骨上做成的。刷上桐油的布比较重,也很结实,傘骨也是竹子做的,不过比较粗大,所以油布傘要比纸傘结实多了,也不容易坏。我记得上学常用的傘就是一把油布傘。

 

 

  我们镇上有不少卖傘的店。五十年代,还有卖纸傘的。六十年代,油布傘慢慢地就代替了纸傘。后来,洋傘也出现了。其实洋傘没有油布傘实用,尤其下大雨的时候,油布傘要比洋傘管用多了。所以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还有不少人还用油布傘,尤其在农村,油布傘还很多。有卖傘的就有修傘的。那时候镇上有一家专门修纸傘和油布傘的店,在大街上,隔老远就可以闻到那桐油的味了。他们店有两个门面,好象也卖傘,不过以修傘为主。店里常常挂着一把把张开的傘,那是刷了桐油的傘在晾干。纸傘要修常常是因为油纸破了,粘上纸,再刷上油和颜色就行了。油布傘坏了常常要换傘骨。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洋傘越来越多,漂亮,携带也方便,尤其能折叠的傘。所以年轻人都愿意用洋傘。油布傘又慢慢被洋傘淘汰了。我想,他们的生意也就慢慢清淡了。这次回国,又回老家小镇上看看,这条老街还在,这老房子还在,这傘店却早就关门了。也许,这行业就永远消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修 伞
行走丨小镇
远去的蓑衣
斗篷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古代用得比较多,现代反而不怎么用了?
油布是什么材质?
探访云南腾冲最后的制伞人,油纸伞打开时,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