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鲍复兴:濮院画家仲光煦先生

我小时候家在北横街,北横街中段有两家仲姓大家族紧邻而居,从大门间、大厅再到各房居住的楼厅厢房,一条幽长的弄堂把一进一进连通,一直到后河下庙桥港,可谓深宅大院。

仲光煦先生(1895—1983),字泳沂,濮院人,嘉禾著名书画家。

仲姓是濮院望族,仲泳沂先生是著名画家仲光勋的族弟,亦居此,仲泳沂先生住最后一进(第六进),还有一小园。

01       

我家是一楼一底沿街店面房,就在仲家的对门,儿时常去这大房子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捉迷藏,玩游戏。读小学、初中后,我爱上了画画与篆刻,更是常到仲泳沂先生家去,所以留下了我对他的不少记忆。

旧时的濮院镇人少,相互都认识,仲泳沂小名“松官”,我因母亲与仲先生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所以我称仲泳沂先生为“松爷爷”。他身材高大,声若洪钟,性情开朗,热心社会公益,解放前,他曾参与夏辛铭的《濮院镇志》的编纂工作,又是将香海寺遗址改建为梅泾公园的发起者,还是梅泾中学的创建者之一,曾是初创时的学校负责人。他还是社会慈善的热心人士,是嘉兴鸳鸯湖诗画社早期社员,他与当时沪嘉的许多文化人熟稔,又熟知地方文史,为地方文化事业作过不少贡献。

记得濮院刚解放没多时,他为每年例行的冬季慈善“施粥”一事去找驻濮解放军,可能那时队伍的领导都是山东刚过来,还搞不清江南一带“施粥”这种事,还以为有什么别样企图,“秀才碰到兵”,竟把仲先生扣在那里,家里人急得团团转,过了两天才放他回家。当然,这种旧时由富商大户出钱济贫扶困的善事,也随着新政权而不再,那些大户也成了地主、工商地主等成了被专政的对象。

02       

仲先生也划为地主,原住的三间楼房,分掉两间,剩下西边的一楼一底一厢房,因为仲先生曾为地方公益做过很多好事,又是文化界人士,属于“开明地主”,所以政府对他还是比较宽松。

记得那时西厢房玻璃长窗下是画桌,有两把柳条椅,一张藤躺椅,夏贞叔、岳石尘、刘雪樵、殳书铭等先生有时也会到这里聊天,兴致来时画几笔,挥毫谈艺,赏画论道。我在读初中时,星期日常会到仲先生画室,总会碰到一二位先生在那里,我就坐在一边静听他们的高谈阔论。那时我才十四五岁,可这些先生们并不嫌弃我,使我得益匪浅。我在嘉兴工学院求学时,每逢寒暑假回家,亦仍常去他处拜访,聆听教诲。因此,我青少年时期在他那里受到的艺术熏陶,使我终身难忘。

03       

由于仲先生熟悉乡邦文化,又热心地方文化公益事业,解放初,中央文史馆叶恭绰馆长来濮院寻访沈梓所著的《避寇日记》,政府延请仲先生协助接待陪同。此书现为嘉兴市图书馆最珍贵之手写本书籍,属于“镇馆之宝”。我曾与范汉光兄有幸在嘉兴图书馆看到过这本连史纸的线装本子,不大的本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皱皱巴巴,看得出是当时太平天国战乱时随时所记。

仲先生心灵手巧,因为常与裱画师打交道,看他们裱画多了,自己竟也能动手拓裱。我听他讲过怎么拓绫,他说绫子又轻又薄,用刷帚刷浆水,一碰就粘上,无法操作,后他才发现,裱画师只是用湿抹布在画桌上抹一下,绫子就因湿润而被吸住,再用刷帚就没有问题了,他对我说:“这就是‘关子’(秘诀),你不留意还真不清楚。”他通过细心观察,才“淘关子”得到了这方法,可见仲先生的认真。

04       

当时桐乡没有裱画的地方,所以常有朋友拿了书画作品请他拓裱,我因常看他操作,因此也知道了拓裱的基本操作工序、手法,对浆糊的要求等,我的字画裱装知识就是从他那里获得的。解放后县里有什么书画展,参展作品就常请仲先生拓裱,我去他家时,常见他家屏门成了拓板,贴满了书画,他也正好对我一一点评这些作品。

1956年濮院镇私营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庆祝这一历史性大事,镇上举行迎百花台盛会,这是濮院旧时珠宝会的余绪,主要有采莲船、鳌山、百花台三个台阁,仲先生和岳石尘、夏贞叔等都是主要扎制艺术总体设计指导者,再次显示了仲先生心灵手巧的艺术才能。

05       

仲先生还会制作剔墨纱灯,上世纪60年代初,政府要挖掘恢复优秀民间工艺品,就派人到濮院,请仲泳沂、岳石尘等帮助试制失传已久的剔墨纱灯,刘雪樵先生对工艺美术十分热爱,也积极参与。试制在仲先生家进行,见他找来了老的灯架,与岳石尘先生等共同研究试制。

那时我常去仲先生家,因此也略知制作过程:用麒麟菜熬胶,按所画图样涂于灯纱上,干燥后精心绘制成重彩工笔画,剔去画作边上留在纱上多余的胶片,将纱染黑,就成为灯片。灯点亮后,黑纱影去,花样就凌空在灯上,胶片薄而透明,红花绿叶,翠羽飞翎,栩栩如生。用什么样的纱、涂胶厚度、均度、结合度等许多材料、操作工序、工艺上的问题,他们碰到了很多困难,反复摸索试验,最后才试制成功。

傅海铭兄从岳石尘先生学画,也学得了这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并加以继承发展,现已成为我省这一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仲先生在恢复剔墨纱灯制作上功不可没,不可把他忘了。

06       

仲先生是仲小某的堂弟,均师承潘振镛一门,擅花卉翎毛,淡雅可人,书法学恽南田,秀润清丽。仲小某在书画上是他的老师,又是兄长和艺友,两人关系密切,我藏有仲小某为仲泳沂铭刻的小端砚,砚盒上刻了一杆梅花,虽镌刻刀法一般,但这是仲小某绘画外的余事,为族弟偶尔玩一下,亦足说明两人之间的情谊。只是仲小某英年早逝,失去了亦师亦友的兄长,仲先生深感惋惜。

解放后五六十年代政冶运动不断,仲先生也很少作画,故作品流传不多。我有幸得到他在1961年所作的《红梅图》立轴一幅,岳石尘先生补麻雀。整幅画梅花怒放,勃发向上,充满生气,笔法生动,色彩雅静,我深宝爱之。另有一书法扇面写的是唐诗,清丽秀润。

07       

仲先生夫人是太平巷曹家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患乳癌过世,他们有一子一女,儿子在金华邮电局工作,女儿仲丽丽是小学老师,曾是我上一年级时的启蒙老师,她是濮院文化名人沈梓后辈沈访磻的儿媳,后去上海。仲先生70多岁后一人在家,缺少照顾,上世纪70年代被他儿子接至金华安度晚年,我也与他失去联系,再一没有见到他。

仲泳沂先生是一位书画家,又为地方文史、工艺美术、文化教育事业等多方面作出过杰出贡献,是应当受到我们的尊敬和深切怀念的文化人。

【作者简介】鲍复兴,名谦,别署砺斋、三西堂主人,清代歙县鲍氏后裔。1942年10月生于浙江桐乡。文博副研究馆员。擅篆刻、书法,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浙江西湖美术馆馆长,浙江省书协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省书协第三届篆刻创作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省书协篆刻创作委员会顾问,省博物馆学会顾问。著有《鲍复兴印存》《茅盾小说篇目印谱》《鲁迅小说篇目人物印谱》《紫玉锦言·鲍复兴紫砂陶印集》《缘缘堂印谱》等,主编《濮院名家书画集》《吴昌硕书画篆刻集》《沙孟海全集·印学卷》《邓石如隶书鲍氏五伦述》等,印学论文多次入选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讨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秦康祥-近代印人|篆刻,名家,印人|::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
曲阿乡民吴仲坰
邓散木先生篆刻印谱(三):
祝竹│竹斋梅花印谱
印坛精英 安多民
兰亭百家 |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最高奖获得者- 刘一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