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中,一生中发生转折的地方

小学毕业,不知怎么搞的,三中校门口的榜文上,竟然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名字。回家后想想,又再回到那里找,心慌意乱的我,几经反复,终于在榜文的下方乌镇初中一栏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很长时间里,我都记得当时自己惶恐的心情。就这样,1958年的8月底,我在濮院镇东河头的码头,登上了去乌镇的轮船。两个学期,来回四趟,就随着这船底的流水哗哗趟过。

01

在乌镇初中,一所由城隍庙改建的学校,其实就是利用了原来的庙宇建筑,基本上原封不动。上课就是放在大殿中,宿舍就是原来和尚、香客的住处。不过这里也有一棵千年的银杏树,看起来比我们濮院的粗壮一些,也矮一些。以我的眼光看,总比濮院香海寺的差。还有值得说一下的是,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的乌镇人茅盾为乌镇初中捐资500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我们看到了有领导陪来参观学校的一个卷着头发、浑身长着红毛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就是因为茅盾为这所学校捐了款。这在当时也是稀罕之事。


在乌镇初中,十三虚岁的我开始自己管理自己,尽管管得不太好,有时甚至差点吃不上饭,但是,在完全没有人帮助指导的情况下,自己会洗衣服洗被子,依靠母亲每月寄来的十元钱,学会过日子。但是,最要命的是学习不好。我觉得老师也不大管我,老师只管上课,我们只管听课,好不好勿搭界。糊里糊涂,一年学完,英语和数学两门功课挂红灯。


这一下,父母有点慌了,但是又束手无策,无从着手。几乎是在绝望之中,父亲忽然想到解放前在南货店学生意时的师兄王友昌伯伯,他正好在乌镇当镇委书记,看看是否帮助联系一下,把我转到濮院的桐乡三中。想不到,此事不难,当即成功了。在此之前,原来在镇上补习班的同学也已经转到三中。在1959年九月开学前,顺利地办好转学手续,可以到三中读书了。

02

回到家乡的三中读书,心情是愉快的,但也还是懵里懵懂的,既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也不知道三中和乌镇初中的差别。一开学,我才知道我和班上优秀的同学,差距是如此之大,好多同学的成绩远远在我之上。


那时节,大跃进年代刚过,到处困难重重,学校里在操场上修沼气池、开荒种菜。但是,学校里还是抓紧学生的学习。


那天,就在教室南面的空地上开荒种菜,班主任沈高荣先生来到我的身旁,一边教我种菜,怎么样才能使种下去的菜成活率高,一方面和我谈学习。沈先生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他和蔼亲切,循循善诱,我真觉得他是一个大哥哥。他指出我和同学们的差距,分析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指出学习中的问题,然后断然告诉我,只要知道自己的毛病,坚持纠正,肯定可以学好。他还告诫我,要积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融合到班级中去。他建议我当一个小组长。


有了沈先生的这一次谈话,我的学习态度立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切都认真对待,一切都认真思考,也积极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和同学们和谐相处。我的学习成绩也随之很快地上去了,各门功课都在班级的前列,包括初一阶段不及格的数学和英语。


沈先生确实为我高兴,他向我母亲报告了我的学习进步情况,母亲根本想不到我会有那么快的进步,高兴极了。

03

英语老师徐雪韵看到我的进步,也是极其喜悦的,她对我学习英语提出了高一些的要求,我在上新课之前先预习,因此,在上完一课之时,新的单词语法基本上了然于胸。老师常常在此时,要我在黑板上默写出课堂上新学的全部单词,而这对于我却不是难事。确实,两位老师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成绩有了明显好转之后,有一天,沈先生把我叫去谈话。这一次,他说的不是学习问题,而是谈性格。他说:“你现在都比较好,学习进步也大,老师很高兴。但是,你还有一个问题,希望引起你自己注意。什么问题你自己知道吗?”


我回答:“不知道。”


沈先生说:“你的气性比较重,是个缺点。”也就是说比较容易生气。告诫我:“气性重,对你的成长不利,对你以后工作生活都没有好处,希望你一定要注意改正。”


在期末的成绩单上,沈先生在夸赞我学习进步的同时,又语重心长地在评语中指出我“气性较重”的毛病,必须认真加以注意并且克服。

04

我母亲看到沈先生的评语,也一再嘱咐我要改正缺点。实际上沈先生的提醒,在我一辈子都在起作用,每当我急躁时,当我容易生气时,沈先生的话简直就是法宝,让我平复下来。


而我的学习成绩,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完全进入了正常轨道。到高中,上大学,始终处在比较轻松稳定的状态。少了气性的性格,也给了我和周围同学、同事和睦相处的气氛,在待人接物、处事处世中留出了更多的余地。


参加工作之后,静下心来,常常想到桐乡三中沈高荣等先生对我的谆谆教导,以及他们的言行对我的巨大影响。是他们让我在混沌中清醒,是他们让我及时转身。不然,我还要糊涂到何时!


三中曾经苦心教育过我的老师,当然不仅仅是沈高荣、徐雪韵两位,几乎所有教过我们的先生都是那么尽心尽责,那么慈爱,那么动情!


语文老师阮观训先生传授给我的语文功底,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一直在发挥作用,他讲的徐文长的幽默故事,到今天我讲给孙子听,他也是一样笑得捧腹弯腰。


化学老师龚文怡先生,踮着脚写出一黑板漂亮的板书,让我们走进化学的世界,直到我进入杭州大学化学系。


还有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却在为我们认认真真上课,生怕我们不懂而竭尽心力的蒋福铨、陆慕韩、陈明生先生;带着严重病体却在上课时又是生龙活虎讲解的包长青先生;生得人高马大、却又心细如绵的班主任程家福先生。更有在三中工作生活了50多年、几乎现在所有健在校友都认识的、常年陪伴我们在运动场上的沈肃文先生……


常常想起他们的千般好,常常想去看看他们,只是因为当时通讯不畅,路途远工作忙,大多未能如愿。在最近几年的同学会上,我见到了程家福和沈肃文先生,十分高兴。

05

在温州工作时,我去南京出差,每次都去看望阮观训、徐雪韵先生夫妇。阮观训先生也到过温州。记得有一次吃饭期间,阮先生说起师生之谊,竟在席间失声,并又呜咽,实在让人动情。


而最让我遗憾的是,三中毕业以后,我最敬爱的沈高荣先生,竟然未曾再见面。在温州时,我曾打听他的消息,却无法得知。前几年回到桐乡,却获悉沈先生已经仙逝。我现在住在雅园,离开沈先生的家乡炉头,只是咫尺之遥,可是先生不在了,心头常常升起一缕思念和淡淡的悲哀……


三中,三中的老师,在我一生重要时刻中,给了我转身的最大帮助和力量。我永远感谢你们!

【作者简介】柏守支,濮院长大,十八岁离家求学,然后在温州工作,爱好写作、摄影、音乐、书法。退休后居乌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守望_摄于桐乡乌镇
桐乡乌镇
山塘记忆——青春,在练溪之畔绽放(二)
【国内旅游景区】桐乡乌镇
浙江桐乡乌镇,那个江南小镇
桐乡 乌镇西栅:水乡乌镇、小桥流水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