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濮院,全民扫盲识字运动

当年的职工教育课本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劳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濮院镇人民与全国各地一样,齐心合力鼓足干劲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百废待兴的濮院镇迎来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先后创办起了濮院农具修造厂、濮院食品加工厂、濮院建筑造船厂、濮院棕麻制绳厂、濮院被服厂、濮院丝线厂、濮院镇电厂、濮院缝纫机厂、濮院化工厂、濮院酿造厂、濮院纺织机械厂、濮院砖瓦厂、濮院造纸厂、濮院钢铁厂以及搬运服务站、弹花社、印染组、制鞋社、服装生产合作社、草织生产合作社、丝织生产合作社等工厂企业,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了,家庭妇女走出家门了,大家都出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但是濮院镇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有待完成,那就是文化知识对于大多数濮院镇居民来说,还是一片茫茫然,因为解放前的濮院镇居民70%为文盲、半文盲,大多数人是属于“睁眼瞎”。根据这一现象,一场全民扫盲运动战在濮院镇范围内轰轰烈烈打响了。

辅助识字课本

那是在1956年9月的一天,刚就任濮院镇副镇长的朱月清(不脱产),在女儿桥街遇到我母亲,因为同是南河头人,是很熟悉的,两人停下脚步就拉起家常,朱月清说起当前濮院镇还有项重要任务需完成,就是全民扫盲运动还要扩大规模,现在虽有几所夜校扫盲班,但是远远还不够,接下去准备在各街道扩办识字班夜校,但民校老师缺少,我看你完全能担任夜校教师的。

我母亲一听感到有些为难,因为自己只是念到小学五年级,较低的文化水平如何敢为人师?朱月清说这没关系,因学员原本就是文盲,你有这小学五年级知识教认字是足够的,我母亲答应试一下。

文化扫盲班的开办是难以想象的,一是没有场地(教室),二是学员未定,随时有进出的现象,三是没有课本,需要自找材料。在镇政府支持帮助下,由原大街北面的一所房子整理出一小间作为教室,再从镇上拿来几条长凳作为学员座位、推荐十多名家庭妇女作为学员,其他让我母亲自己操办。

当年的扫盲班教室(中间的红色门里面)

这样,每星期两个晚上,我母亲拿着课本,从“上下来去、大小多少”等常用字教起,初步完成了镇政府所交的任务,这时濮院镇副镇长、镇文教委员会主任张发利正式向我母亲颁发了镇民校语文教师的聘书。

大街这间教室还是镇图书馆(后来曾做过邮电所、派出所),不是久长之计,况且由于学员流动较大或来去不方便,很难在这里长期办学,镇政府决定扩展在各街道举办民校识字班。没多久,我母亲就在所属的南市街担任民校教师,招收的学员也多为南市街的居民,在归家湾中段朝东的沈家厅,本是居委会的会议室,又兼作了居民夜校的教室。大厅里挂上从街对面的竹联营(即竹器社,当时居民习惯称组织起来的竹、铁合作社为竹联营、铁联营等这些解放初的称呼)借来的汽油灯,民校上课时间仍然为傍晚吃好晚饭之后。

辅助识字课本

当时摘盲认字的居民积极性很高,在长凳不够的情况下,从自己家里带了小凳子来旁听,教材为当时部分小学低年级的课本,加上桐乡县出刊的工人诗歌、常用小调新填词句再配合当时的“除四害”“消灭血吸虫病”等科普卫生知识读本,这些课文都充满那个时代的激情,如“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雨是好天……”等,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后来在女儿桥街杨公昌的厅屋也曾经作过居民识字和开会的场所,一直持续到近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中后期,我母亲参加了工作进入单位,进入新环境后,企业领导得知母亲原先是镇民校教师,单位里也要组织举办识字班,于是要求我母亲仍然担任工厂识字班的老师,母亲也答应下来,这样平时就更忙了,但街道里的民校工作却从来未中断过。

为了让全部精力放在扫盲工作上,我母亲在空余时间就加强自身的学习。我当时尚幼,唱着刚学来的“我真快乐 我真快乐,幼儿班里朋友多 我真快乐……”的儿歌,被送进原谭家桥浜闵家厅的幼儿园上学了,而母亲则有了更多时间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师训班。

桐乡县第一期职工教育师训班

前排左起第四人系笔者母亲

1960年,在桐乡县总工会组织的县第一期职工教育师训班中,我母亲被评为思想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优秀学员”,曾荣获中共桐乡县委员会、桐乡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桐乡县1959年度职工业余文化教育教学积极分子。

作者母亲获得的奖状

据有关文史资料介绍所示:濮院镇在1950年就创办了吸收20多名家庭妇女参加的“妇女识字班”,并由一名退休教师义务执教,坚持了三四年时间;在1950年冬镇政府又兴办了“冬学扫盲夜校”,开展扫盲运动。同时对夜校教师开办第一期训练班,抽调了有文化而热心于扫盲教育者共24人参加了培训;随后全镇办起7所扫盲夜校,共招收学员450名,学习课程为语文、算术的1-3册。除了“识字班”“冬学扫盲夜校”外,濮院镇在1950年还开办“濮院镇常年民校”,招收男女学员且年龄不限,共有10个班级400名学生,借用镇小教室,由小学教师义务上课。在1951-1958年间,共扫除文盲500多人,32人达到高小毕业水平,由县文教局发给高小毕业文凭。其余学员均能读书看报,能写简单信件、便条。镇民校曾有7年连续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1954年、1956年曾两次在全县冬学民校扫盲教师大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而从1959年起,镇上众多厂家单位均自办起识字班,业余教育一直持续到文革前夕。如濮院镇油厂职工扫盲班在1952年就已创办,每天业余学习2小时,直到1965年才停办。

作者母亲的民校教师聘书

作者母亲的工作证

从全民扫盲识字运动开始,民校教师对濮院镇所做的工作一直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他们既不是先进生产工作者,也不是有偿服务者,他们所干的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义务工作,从不想到要有多少回报。在这支没有编制、没有报酬的民校教师队伍中,也有我母亲的一员。他们为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需要,从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因为那时是一个真正的“火红的年代。”

【作者简介】朱家伦,濮院人,喜欢旅游、地方文史与写作。现居桐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府谷县孤山镇妇联举办“妇女扫盲”识字班
煙雨江南
濮院时尚古镇
徐德培 | 扫盲运动
10月6日,濮院镇将开展全域全员核酸检测!
沈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