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还是不扶,这是个问题(2)

    “彭宇案”引发的蝴蝶效应

    2011年9月,武汉88岁的李大爷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搀扶,最终李大爷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亡。李大爷的子女感到困惑:“难道现在老人倒地后,就真的没人敢扶吗?难道助人为乐的美德就这样丢失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人们真的害怕了。纵观“彭宇案”等这些“索赔”案例,公众已不再愿意冒着风险、受着委屈去做好事。

    在经历了诸如“女子报警救人前连续找7名见证人”“大学生扶起倒地老太被判赔7.9万元”等事件后,最近连续发生的“司机救人反赔偿”(天津)、“摄像头清晰记录老太太诬陷好人”(南通)已令人们确信,什么“道德滑坡论”“旁观者效应”都是次要的。造成这个社会出现连老人都不敢扶的尴尬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老人品质不好,习惯讹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反咬一口,诬陷帮助自己的好人?

    信任危机作为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或可解释这一现象。老年人自己跌倒后难以承担高额的医药费;如果被人撞倒,又担心无人替他们做主,因而被迫违背良心诬陷好心人。有心救助者,也要为救起人后是否会担责任而担心,不少人最终放弃。

    客观来说,这与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不无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不敢扶老人,并不一定是因为“道德滑坡”,更多的原因可能在于民众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出现了分化,以致社会广泛出现不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感。我们或许都有此经验,在影视剧中,我们见惯了这样的镜头:在路上遇到老奶奶拎着重重的包裹,主人公走上前去帮忙,老人露出了慈祥的笑脸。如果在现实环境中,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想,非亲非故贸然提出帮忙,也许会被认为是骗子或强盗。即使提出帮忙,老人恐怕也会忙不迭地拎着自己的东西“逃走”。

    一个理性、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陌生人社会”。著名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曾在他的《美国法简史》中这样阐述:“现代社会有一个较简单社会中几乎完全没有的特征——依赖陌生人。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为我们扑灭大火;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在陌生人社会,虽然大家素不相识,但凭借无所不在的秩序和规则意识,以及对法律的敬畏,每个人都是井然有序的“社会齿轮”,自然正常地运转。

    而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出现了很多进步,但这些进步却相当不均衡,一个显著的落后之处是:我们的社会还是“熟人社会”,人们互相之间只信任熟悉人。所谓“陌生人社会”的特征,最主要就是法律作为规范社会成员关系的核心制度比较健全,从而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行为规范作用自然可以相应减弱。而在法律健全、信任度高的情况下,法律的规范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彭宇案”这些“索赔”案例的出现,使国人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进一步发酵。现代社会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公开场合会适当“降低”自己的责任感,但如今老人倒地竟无一人相扶已违背了一定的客观规律,变成公众没有了责任感,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公众内心深处都有英雄情结,“扶起”老人很容易,但万一引起了纠纷,法律不能合情处理、谨慎判决,“倒下”的将是公众面对社会公益失望的身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讹人老太被拘 不能指望法律为道德解围
围观猝死 契约与道德的损伤-搜狐评论
老人摔倒无人扶最终死亡,家属起诉路人,法院却是这样判?
“彭宇案”诱发救助恐惧症 空喊口号难鼓励善行
信息社会要了解法律程序中的真实
法律要扶起“摔倒的道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