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唱反调富了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县里当农业技术员时,曾遇见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生产队,它的工分值的高低,与队长的智慧有很大关系。在一个大队蹲点,发现第三生产小队的工分值比其他小队都高。领导这个生产小队的队长貌不惊人,且是个瘸子。

    当地每个小队都种水稻,其他小队打完稻子就把稻草一分了事,这个小队却挖了一个地窖,成了稻草加工厂。他组织一些妇女,把稻草打成床垫,打成草包,加工以后的稻草价值成倍上升,在那个年代,成为队里的一项“大副业”,旁的生产小队都把稻草卖给他。

    我问他:“你在种植业上并无特别技术,为什么你们会富裕?”他说:“除了搞点副业以外,没什么窍门,我常常是与公社领导唱‘反调’。譬如公社号召大家今年多种大白菜,我就不种,因为大家都种,明年白菜一定掉价。相反,公社要我们明年不要种啥,我非种;大家不种,我种,我的东西就成了稀罕东西,就贵。”

    这位小队长没什么文化,但他用这种独特的方法对付当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领导模式,旁的生产队只能自认倒霉的事,他们队却能从中得到好处。这样,第三生产队的社员们就比其他队的社员生活好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年生产队时期的轶事
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历程: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
我的“生产队”印记
为什么“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华县农村“生产队”时期的三大要素
乡村往事漫忆(7):1961年国家为稳农三''箭''齐发,精中''靶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