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凯:活力城市的观察与思考

大会现场.

      12月3日,由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承办的2021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广州举办。论坛以“寻找城市活力之源”为主题,意在寻找城市活力的内在逻辑,总结城市发展经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论坛汇聚专家学者、城市与企业嘉宾,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林波,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吕振亚,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承办方代表广州市荔湾区委书记刘晨辉、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区长谭明鹤;以及多个城市代表、企业代表现场参与活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通过视频方式,与现场嘉宾共话城市活力之源。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论坛上的演讲报告全文,欢迎分享。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会议上发言场景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过去40年,我们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浪潮,约7亿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形成了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和600多个设市城市、2000多个县的大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进步。

如果把40年分成两段,前30年城市的大发展可以说是“普惠”,而最近这10年城市在吸引人方面却出现了显著的“分化”,一些城市人口增长,一些城市人口减少,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

从“七普”得到的启示

1 “七普”十大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

根据“七普”人口调查的数据可知,我国十大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是深圳、成都、广州、郑州、西安、杭州、重庆、长沙、武汉、佛山的总人口为1.58亿,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数量达0.42亿,占全国人口比重提升2.5个百分点。可以说,这些城市都是我们心目中充满活力的城市,其中有6座城市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对比2000-2010年人口增长最多的前十座城市中,仅有成都、郑州位于中西部地区。


人口增长最快十大城市的主题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城市表现出来的一些活力特点。广州生活场景多样且丰富,深圳就业场景多元且活力,上海文化休闲场景多姿且分时,成都交往场景多态且活泼。如上海能够提供给年轻人一天的休闲活动场景,比如上午10点去衡山·和集书店,11点去武康大楼打卡,下午1点去漫步梧桐道,3点去马勒别墅品尝海派下午茶,傍晚6点邂逅石库门或新天地用餐,晚上9点后去享受丰富各类艺术表演。又如成都的街头巷尾具有很强的活力,其咖啡馆、茶馆密度已经比肩世界一流城市伦敦、巴黎。成都的“彩虹街”是年轻人十分喜好的打卡、聊天与创意之地。

广州的活力——多样的生活场景

深圳的活力——多元的就业场景

成都的活力——多态的交往场景

2 人口增长最多的十大城市共性特征

人口增长最多的十大城市共性特征主要体现为:人才红利潜力大、人口红利依然显著、经济增长动力足等,具体如下图所示。如人才红利方面,“七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杭州、成都的大学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新增人口数量占新增总人口的比例接近50%,这为后续城市创新转型发展储备了很好的人才基础。人口红利方面,这三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总负担系数分别为27.7%、32.8%、36.8%,均明显低于全国45.9%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动力方面,这三座城市的经济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小结来看,城市的繁荣活力终究是靠人,通过善待人、吸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带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使城市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长久的活力。正如上海市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结合上海市超特大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了五个“人人”的工作目标。五个“人人”具体表述如下: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  机会

人人都能有序参与  治理

人人都能享有品质  生活

人人都能切实感受  温度

人人都能拥有归属  认同


活力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不同时期对于城市活力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以前的30多年里,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城市活力主要体现在投资、出口和消费等领域。再来看近10年来北上广深和人口增长最多城市的活力,我们发现环境、文化、服务成为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而不是简单看经济总量比拼。

1 吸引年轻人是城市持续活力的关键

开放、包容与多元的生活场景是活力的重要前提,社交为主的“第三空间”是吸引年轻人的触媒。而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拥有大量非正式公共聚会空间,正如500年前伊斯坦布尔的威齐尔、佛罗伦萨的休闲广场 (piazza),维也纳环城大街 (Ringstrasse) 上的咖啡店,伦敦街角的小啤酒馆,这些“第三空间”都是不断吸引年轻人到来的重要载体。

“第三空间”“飞入寻常巷陌”,丰富的公共场景是推动年轻人交往与消费业态的重要载体,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生活热情。营建多元复合的公园场景,创新生态建设投入产出平衡机制,发展新业态、培育新消费、植入新服务。

依托“第三空间”,也能够使城市拥有人生的穿越演绎和仪式感。刘易斯 · 芒福德曾说过:城市就是一座社会活动的剧场,而其他因素——艺术、政治、教育、商业等等都是为了让社会戏剧更丰富,精心设计的舞台可以彰显演员和演出活动。

沉浸式文化体验创意——
汉口  知音号


2 全龄友好是城市活力的基本保障

“全龄友好城市”,全龄友好体现包容性思想,即面向并回应各类人群身边服务的需求。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年龄友好型城市和社区的框架,其是指通过设计与物质和社会环境有关的政策和服务来支持各年龄段人口,这些政策和服务可帮助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与儿童安全地生活,享受健康,并保持社会参与积极性。

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新城市议程》

以社会包容和消除贫困为目的的永续城市发展

我们致力于无歧视、公平和合理地向所有人提供可持续的基本物质和社会的基础设施……

我们致力于进一步确保这些服务是回应妇女、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移民、原住民和地方社区,以及其他处于弱势情况的群体的权利和需求的。关于这点,我们鼓励消除法律、制度、社会经济或物质上的壁垒。

市空间发展的规划与管理

我们将采取措施改进道路安全并将其整合到可持续机动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中……尤其将关注所有妇女、女童、儿童、青年、老年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需求。


全龄友好城市模式图.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第一,要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中提升对适老宜少的关注

完整居住社区就是要按照步行可达要求,在5-10分钟距离范围内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社区服务,完整居住社区包括宜人的公共空间、完整的服务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的社区认同感、兼容的治理体系等内容。

完整居住社区模式


北川的绿色“学径”与开敞空间

案例——雄安新区建设邻里社区

结合学径系统构建,推动十分钟邻里空间多样化,保证儿童活动安全有趣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推动附属绿地公共化、底层界面公共化、活动空间规模保证等各项措施,确保儿童活动空间的安全、舒适、有趣。


第二,要关注各年龄人群的健康,切实改善活动与休闲空间

国家已经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关注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体育运动与休闲空间就尤为重要。针对体育设施建设“重大型场馆、缺群众健身”等短板,为青少年提供身边的体育活动场地;提供结识朋友,尽情游戏和娱乐的空间。

案例——成都社区体育公园

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制定了《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积极推动街道边角地带、灰色地带改造为健身休闲场所。

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运动空间(高架路下的活动场地)

3 自然与人文是城市活力的基础

第一,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是留住人的基础条件。这里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也包括多元文化生活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中规院深圳分院)



第二,文化繁荣凸显城市的软实力和自信。一座可以持续“阅读”历史的城市,保留了历代人群的记忆,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崇雍大街的500天蝶变

案例——泉州古城更新

泉州古城在城市更新中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功能置换,逐步疏解行政办公、教育、散乱工业等功能;增加文化、旅游、市民活动空间。

中山路改造前后

古厝修缮后的收储与租赁

第三,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

近些年来,发达地区在通过改善环境品质,高水平建设科技园区、产业新城方面走出了一条“风景融城”发展道路。而诸多创新型产业和研发机构也在有风景的地方“扎堆”。杭州城西科创走廊贯通了100km风景路,链接了创新节点、共享客厅和城市公园。


因此,总结来看,有风景、有文化、有服务,城市才有更多可能,更广阔的未来。

大数据分析显示,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更偏爱文化与自然丰富的风景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及周边地区。

深汕合作区滨海地区规划设计(中规院深圳分院)

城市更新助力活力城市

1 对人的精细化态度、精细化服务是关键

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入到存量更新时代,如何盘活既有空间资源服务好人群,提升城市的品质或活力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议题;对人的精细化态度、精细化服务是关键。


2 更新要从各类人群需求出发,在小微处见真知

更新不是大拆大建,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从各类人群的需求出发, “飞入寻常巷陌”,在小微处见真知。让老城区焕发活力,城市街道充满活力,园区拥有创新能力,更多是能够将各类人群吸引到城市落脚、生活与创业。

长沙植入老社区的咖啡馆(物色咖啡)

 · 更新目的是容纳更多元的场景,街道空间、社区空间的更新改造意义重大

 · “小街区,密路网”:健康、安全与便利性的城市“填充式”改造       

居住区城市支路间距宜为150米~200米(不超过300米),促进城市支路网的优化与完善;老人、儿童可以步行到达各类活动场地和儿童服务设施;沿街拥有更多元的商业空间与交往场所。

  • “微更新”:将更多消费、服务、就业植入老城区、老旧社区,增加社区人文关怀。

广州的城中村分布. 来源:中规院信息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城市买房?
让城市更加紧凑
天空之城——嘉兴南湖甪里未来社区城市设计
“15分钟生活圈”让人欲望匮乏,您怎么看?
i+美好生活体系丨融创未来金融城,指向理想城市生活的新范本
公园里的聚场|金地·国际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