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的错位人生

他是一个亡国之君,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当金军大举南下,攻破汴京城。北宋灭亡后,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俘,押往北国,沦为阶下囚,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囚徒生活,受尽凌辱,最终惨死他乡。

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宋徽宗在文学、绘画、书法上造诣极深。他画艺精湛,重视写生,善于花鸟,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宋徽宗传世的绘画作品,在2009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曾被拍出天价,他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至今无人超越。

宋徽宗的人生是错位的。也正是因为这种错位,使得宋徽宗的一生变得跌宕起伏,充满矛盾争议。作为皇帝的宋徽宗是非常失败的,他在位二十余年,奸臣当道、朝政废弛、民怨鼎沸,最终北宋江山葬于他手。但是作为文学艺术家的宋徽宗却是极其成功的,他的书法绘画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文学诗词方面也颇有建树。

宋徽宗画像。他是北宋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靖康二年与儿子宋钦宗一同被金人所俘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是博采众家之长,然后自创一体。这个“瘦金体”的特点,就是“瘦”。不仅仅是“瘦”,而且刚劲、挺拔、秀丽,有屈金断铁之美。这就好像我们一个人穿衣服,如果穿的很臃肿,是看不出身材来的,但是如果穿了一件紧身衣,身材的哪一段的长短,哪一个比例不合适,那是一目了然。这个特点在他的楷书当中体现的最为全面,最为典型。他的草书也有“瘦金体”的神韵,虽不是那么的工整,但也是笔走龙蛇,非常的潇洒。

“瘦金体”书法在当时受到了宋朝国内外人崇拜。金主完颜璟,虽然政治上瞧不起宋徽宗,在书法上却是他的粉丝,他是出奇地爱好宋徽宗的书法,潜心研究临摹了好多年,最后学到可以以假乱真。

“瘦金体”书法刚劲、挺拔、秀丽,有屈金断铁之美

在绘画艺术方面,宋徽宗最擅长的是花鸟画。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的代表作之一,画的是一只锦鸡,站在芙蓉上扭头遥望,空中飞舞着蝴蝶。神态生动,色泽华丽,体现了一种雍容大度之气。

《柳鸦图》是一个横幅画,画面很长。这幅画的最大特点是,在构图上运用疏密和黑白的对比,非常成功,也很大胆。

还有一幅更有名的《瑞鹤图》,画的是汴京城里皇城的宣德门之上,飞舞着18只瑞鹤,另外还有两只分别站在殿宇顶的两个鸱吻(装饰物)上面。据说这是政和二年的上元节的次日,宋徽宗看到了这个情景之后,凭着记忆画下来的,体现了当时国泰民安的一种景象。不过后世的人们对这幅画议论纷纷,认为是不祥之兆:18只鹤预示着宋王朝传承18代皇帝后灭亡,两只栖息的鹤暗示了徽钦二宗被俘囚禁的命运。

宋徽宗的《瑞鹤图》

宋徽宗的画风,用笔细腻,逼真传神,体现了当时的一种被我们称之为的“宣和画风”,也是宋徽宗所提倡的写实主义画风。除了擅长画花鸟,对于人物、山水、墨竹等杂画宋徽宗也能画得得心应手。

《听琴图》是他的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松下抚琴赏曲的情景。画面中间,徽宗身着道袍,微微低头,双手抚琴。背后一株高大的苍松,枝繁叶茂。听琴者三人,其中两人朝服官帽,左右对坐,凝神恭听,一侧身一仰面。图中仅用松竹石表示庭院的环境,画面简单,构图凝练平衡,人物神态刻画得细致传神。画面上方,有蔡京题的诗,右上角有宋徽宗自己的瘦金体“听琴图”三字。

宋徽宗《听琴图》,上面有他亲笔题字“听琴图”三字

他的山水画代表作《雪江归棹图》,气势雄浑,格调苍茫,这与宋徽宗的花鸟画格调清雅的风格不一样,体现出一种雄浑而悲凉的画风。

身为皇帝的宋徽宗为什么能够在书画方面有这么深的造诣?当然首先与他本人的天赋爱好和痴迷用心密不可分,再者也与他出身高贵、所处的环境条件优越、很早受到的熏陶等等都有关系。

宋徽宗从小就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曾花重金买下了有蔡京亲笔题字的两把折扇。在他做端王的时候,又跟王诜、赵大年这些有名的书画家过从甚密。当了皇帝之后,又经常跟米芾这些人探讨书法。他自己说过:“朕万机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此话充分表明了书画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宋徽宗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太多了,下的功夫太深了,因此才能达到这样高度。

作为一个书法家,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对艺术这样的痴迷,当然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我们一直在说,宋徽宗人生的错位是很悲催、很令人惋惜的一件事情。

不仅如此,宋徽宗在位期间还非常重视绘画教育,提高书画家的待遇和地位,因此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北宋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绘画人才,中国的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他指导创办书画学校,将书画创作纳入科考,倡导发掘和培养绘画人才。为了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他还亲自设计考题。

宋徽宗重视绘画教育,指导创办许多书画学校,培养不少书画人才

宋徽宗在设计考题和测评上很有创意,他选取前人诗篇里的诗句作为考题,然后让考生把这个诗句的诗意绘画出来,这一考就有高下之分了。

比如有一句诗:竹锁桥边卖酒家

怎么画的呢?大多数人画的是:一个酒家坐落在小河边,河上有座小桥,房子周边一片竹林。景色画的也不错。但是宋徽宗不满意,他觉得诗中这个“锁”的意境没有画出来。最后他选出一幅中意的画卷出来,画的是:在一片竹林之中挑出一旗酒杆,酒家在竹林的掩映之中,虽然看不见,显然是被竹林“锁”住了 。

再比如这一句:乱山藏古寺

大家一看,这幅画也是要突出这个“藏”的意思,与上面那句诗的构思类似,于是普遍画的是在一片山石中或漏出古寺的一角,或在山中立一根寺庙的幡杆等等。徽宗认为,这些画把“藏”的意思确实构思出来了,但未免跟“竹锁”有点重复,没有新意。还有没有更出奇制胜的呢?结果他在这些画中翻了半天,终于找出来一幅画,大家一看不禁拍案叫绝。原来画的是:乱山之中有一条小路,路边有一潭溪水,有一个小和尚在溪水边打水,蜿蜒小路的尽头通往山中深处。这幅画构思新颖,给人充分遐想。

学生绘画作品《乱山藏古寺》

还有一句诗:踏花归来马蹄香

这个题目很有诗意,也很难。因为我们知道,绘画是视觉艺术,但是“马蹄香”的“香”是嗅觉意识,视觉艺术怎么能体现出嗅觉意识?这不是让人为难吗?所以很多考生绞尽脑汁,无非也就是画一个美女骑马在飞驰,马蹄下边踏着一些飞扬的花瓣;或者是在美女的手上,拿着一枝花等等。这样画感觉“马蹄香”的意思没完全表现出来。

但是有一个考生就画得很好,这个考生后来成为了一个大画家,叫李唐。他就在飞驰的马蹄的周边,画了一些追逐着马蹄的蝴蝶。因为骑马踏花的时间长了,马蹄上沾染了花的香味,所以蝴蝶就逐香而去。以这样一种形象化、视觉化的手法表现出了嗅觉意识。

宋徽宗的标新立异和慧眼识珠,当时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有水平的画家,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叫张择端。它是在宋徽宗的亲自关注和支持下完成的,有研究者认为,宋徽宗可能还参与了此画的构思。

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所作

普通人眼中,宋徽宗才华横溢、涉猎广泛。他写过一本关于茶叶的书,叫《大观茶论》,还写过一本医书,叫《圣济经》。不仅如此,他在诗词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可以与南唐后主李煜媲美。宋徽宗的诗词作品传世不多,尤以他被俘后的作品最为经典。那么宋徽宗为后世都留下了哪些传世之作?

我们先看一首题壁诗。

《燕山僧寺题壁诗》: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这是现存宋徽宗诗作当中写得最好的一首诗。“九叶鸿基”从宋太祖到宋钦宗传下来一共是九个皇帝、九代国君;“一旦休”一朝覆亡。“猖狂不听直臣谋”宋徽宗在位期间,曾经有许多大臣给他提出过有益的建议,他却听不进去。对自己用“猖狂”二字用的非常之重,充满了悔恨和自责,这种悔恨和自责不同于他曾经下的罪己诏,那个罪己诏是虚伪的,是为了政治上需要骗人的,这个悔恨是发自内心的。“甘心万里为降虏”“为降虏”就很悲催了,“万里为降虏”那就更悲催,但是为何要在前边加上“甘心”两个字?他甘心吗?他能甘心吗?他岂能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怎样?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多少的绝望?“故国悲凉玉殿秋”那故国的宫阙、故园的秋色能不能再回去?能不能再见到?不可能了!永远都不可能了。短短的28个字,写尽了一个国破家亡的君主的悲怆悔恨之情,可以说是:字字看来皆是血,此恨绵绵无绝期。

宋徽宗的诗中道出了身为降虏受尽屈辱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深深地悔恨自责之情

拿宋徽宗的这些诗放到盛唐时代的名家作品里相比较,也是毫不逊色。其实像宋徽宗这样水平的诗作应该是还有不少的,因为我们得知,在他被俘之后写了大量的诗歌,据说有千余首之多,可惜的是都没有留存下来。因为当时他的写作条件是很差的,有些是写在墙壁上的,有些是害怕招祸自己焚毁了,所以今天的我们不能看到他更多的杰作了。

再说一下他的词作。《眼儿媚》也是宋徽宗在被俘之后,囚禁在北国的时候写的:

玉京曾忆昔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

朝喧弦管,

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

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

忍听羌笛,

吹彻梅花。

全词使用对比手法,上阙写的是他对昔日的纸醉金迷、尊贵无比的帝王生活的追忆,终日笙管满耳;下阙写的是在北国的荒凉之地,耳朵里听到的却是异族的乐曲声,再想回到家乡、回到昔日的汴京,只有在梦里了。

这首词充满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凄凉和对家山的怀念,是他词作中比较好的作品,与李煜的词作相比较,在才情上、在艺术水平上也毫不逊色。

宋徽宗远在异国他乡,触景生情,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家乡深深地怀念

通过对宋徽宗的书画作品和诗词作品相比较,能看得出来,宋徽宗书画作品,主要是产生于他当皇帝的时候,他养尊处优的时候;而他的诗词作品当中的杰作,主要是产生于他退位或者是被俘的时候。书画创作相对地来讲,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甚至是比较安逸的环境;而搞诗词创作,除了技巧之外,更需要生活,更需要思想,而动荡的生活和不幸、沧桑和磨难,这些经历恰恰是提供丰富的生活滋养、思想滋养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对于这一点,清朝有一个文人叫赵翼,用两句诗概括得非常中肯。这两句诗是: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宋徽宗的这个亡国遭遇,中断了他的书画创作,但成全了他的诗词创作。宋徽宗诗词创作中的杰作,是他历经人生沧桑之后的、真实的生活和思想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宋徽宗的禀赋,爱好和才华,决定了他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优秀的艺术家,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皇帝。可是命运在给他的人生角色安排上,出了严重的偏差,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皇位是宋徽宗自己处心积虑争取到手的,但是从实质上讲,宋徽宗的人生道路是由当时的封建制度所决定的,所以宋徽宗的人生角色的错位,是在那个时代难以避免的历史。

宋徽宗的错位人生,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不幸

历史自有它本来的发展规律,不是人的喜好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说,宋徽宗的结局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北宋王朝国家的不幸,但是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首先,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其次加强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最重要的是加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壮大,如今不管是白山黑水的金国,还是茫茫大漠的西夏以及蒙古草原,不都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吗?从这个角度来看,宋徽宗的功绩就更大了。这仅仅是小编个人的观点,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宋徽宗在中国文人画史上的特殊地位 - 学术文章 - 张其凤教授个人网站
宋徽宗赵佶的艺术人生
宋徽宗——沉迷书画的“艺国之君”
宋徽宗《怪石诗帖》中的书画同源笔意,越品越有味,妙极了
千古画帝宋徽宗赵佶花鸟画
8宋徽宗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1100—1126年在位26年,终年54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