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届“阳光杯”格律诗词大赛启示

首届“阳光杯”格律诗词大赛启示

        金秋登临,盛世迎丰。阳光文苑,雅音和众。为启新人励良才,本社团拟举办首届“阳光杯”格律诗词命题大赛活动。

        一,大赛命题:秋

        二,体裁范围:律诗、绝句、词(诗依平水韵,中华新韵需注明,词依词林正韵)。

        三,写作要求:诗词合范,格调高雅,磅礴之气可赞,婉约之风亦赏。

        四,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五名,各奖金200元。优秀奖二十名,各奖金100元。

        五,投稿注意事项:

        1,投稿律绝的,每人投3一5首。投词的,若是小令词需投2首,投长调词的1首即可。均为原创并未在其它平台、微刊和纸刊发表,文责自负。

        2,来稿应注明“阳光杯大赛投稿”字样,并附个人简历(150字以内)和照片,务必留注联系电话。

        3,投稿邮箱:

443058746@qq.com

投稿微信:yuan758u7

                   f443058746

【本微信「QQ」群诗友可直接在群里投稿(将诗稿标注投稿字样)】

     4,截稿日期2018年9月1日一2018年9月30日。

        六,说明:

        1,组委会聘请古诗词专家组成评审团,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审。

        2,组委会在终审前,每天在平台择优发布参赛者诗稿,以飨读者,并接受公众监督。 

        3,评比揭晓后,平台发布获奖者名单及获奖作品。对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签约作家证书。全部获奖作品由阳光国际文学结集择机出版,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获奖作者可免费获赠书刊一套。

           阳光国际文学社团

                  2018.8.31

发掘人才,发现好诗

和河南诗人邹纪军老师半月前在「阳光国际文学」社团相识。当时引起我注意的是,邹纪军老师和旅外华人李晓明教授从赏析一位叫“拂禅”的老师的诗开始,深入探讨了诗词创作、诗作的精髓以及好诗的标准,往复几回,洋洋洒洒数千言。

我虽然对近体诗不懂,亦对近体诗这种盛唐以来形成的格律体诗对创作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头痛不已。但一直以来纯洁地爱好文字的我,对传扬于世的绝句、律诗的美欣赏有加,虽对创作一窍不通,但从形式和其所表现出来的凝练,甚为敬畏。

正因为这种形式的近体诗虽然精美,但我不能创作出来,我对所有的创作者们都表示出由衷的尊敬。今日竟然在自己作为秘书长的微信群里,亲眼目睹了邹纪军老师和李晓明教授的来回往复的关于这种于我为难的近体诗的探讨,深感履职的重要。于是把邹李二老师的对话收集起来,集成《邹李对》,准备发出来请爱好诗词创作的朋友们学习探讨。

但社群乃众人聚会之地,心各有所想,意亦理解不同,虽无互殁之心,然也有偏差之虞。担心贸然发送《邹李对》易引起误会,便征询了除邹之外的几位老师意见,皆同有此担心,只好作罢。

后来,在接触和观看邹老师发送的所有言辞中,发现邹老师不但如我爱好文字一样纯洁地爱好着这种要有丰富积攒才能写得出好作品的格律诗词,而且为人极是谦虚。从他言必“您”、称呼任何人除了职称都是“老师”,从无盛气凌人,安排交待诸事,尽皆商量口吻,从无颐指气使,深感邹老师的温文尔雅和儒士风范。

再看邹老师发送出来的作品,又见他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如人,邹老师的文功夺目而出,邹老师的胸怀跃然纸上。从他的诗作中,不但能感受到文字摄人心魄的美,还能从中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如今文坛,附庸风雅者众。作家无品、诗人无诗、教授变兽、校长贻笑、专家扔砖之类层出不穷。看世间几人,能纯洁地爱好文字?寻遍高山偏壤,哪有一片文学净土?我们的心灵家园,已经开始荒芜。正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时,邹老师一如一缕清风晨曦,瞬间照亮了我萎靡不振的内心。

骄阳八月,风滞天闷,身倦心疲,写怠读烦之际,邹老师忽然主动自费出资,举办格律诗词大奖赛,且不贪功求名,全然以「阳光国际文学」社团名义举办。且在筹谋之中,事事躬亲,对任何细节力求完美不说,在人事协调、具体运作上呕心沥血。不亲历身临,有谁能感受到邹老师的光明磊落和无私博大?

在和邹老师的语音对话中,邹老师的轻声慢语、有条不紊,对工作安排的有条有理、缓急有序,让我对浸染中原文化、并自觉把代表中华文化之根的中原文化继续发扬、大力推广出去的邹老师肃然起敬。

中原是自上古至唐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让它演变成中华文华的源头,成为中华文化的图腾。无论是先祖黄帝,还是蔡伦造纸,抑或是三教诞生,还有今天的文茂商繁,中原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中流砥柱。

邹老师无疑是这些砥柱中流人物中的一员,甚至会在有一天,锻炼成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因为邹老师已经在自觉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好诗美词,培养优秀人才,传播积极正能量这些工作中,开始默默无私地奉献!

@冯俊龙:秘书长、副总编: 

秘书长好!

读了您的简书美文,深为感动。您肯花时间在百忙中拨冗挥毫写就如此感言,娓娓道来,全是对阳光社团的寄望和对诗友的鼓励与提醒。特别是古诗词,乃中华文化的基因和符号,古圣先贤创立的这些文体和情理表达方式,给几千年来华夏社会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和诗意。我们既感恩璀璨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也更有必要学习和传承。故学古诗词任重道远,首先在于兴趣,其次在于践行,多学多写,则可跬步积远,参悟妙理。如是,应可能诗能吟,熟能生巧。在这方面我还是学生,一只脚在门外,另一只脚还搭在门槛上,愿意和群友诗友同学共进,也请秘书长不吝赐教![抱拳][抱拳][抱拳][咖啡][玫瑰]

@河南邹纪军(诗歌)

 邹老师:

       深感您的好学为人!特别是在群里亲见您的亲切随和,完全不同于今时世间某些人的飞扬跋扈,甚至胸无点墨却好名图利。我等不才,但自知之名尚有,也视尊重他人为做人根本。社会风气之善恶,以先检自身为首要,再要求他人循规蹈矩。方能提升国人基本素质。

        我和豫人接触良多,深感中华文化浸润下的中原人无论才华还是担当,都在他域之上。今有幸识君,更叹中原人才辈出。

        对近体诗词如此酷爱,并且能钻研至深,为推广中华深厚传统文化而甘愿无私奉献,老师已经超过无数人。

       更为感念的是,老师不但事求精确,还事必躬亲。才华横溢不说,还平易近人。无论做人行文,老师已是我等学习榜样。

        「阳光国际文学」社团能幸得老师等才高八斗之辈,是为盛事!「阳光国际文学」以得老师等人为荣!中华文化有老师等人推传为幸!

             谢谢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
邹国荣 :《邹国荣诗文集》自序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诗词常识,你都知道吗?
【扪虱谈诗】5 - 15 古体诗律说
晋如曰(四)| 小说是为人的文学,诗词是为己的文学
还有全平全仄的诗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