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雨塔尔寺 ∣∣作者 野 草

烟雨塔尔寺

                    作者   野  草

       记得一部小说里写着,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讲到精妙处,空中竟然现出“天花乱坠,宝雨纷纷”的圣景。

        进得塔尔寺,尚未闻及诵经灵音,就见阴云四合,凉风习习,一天烟雨飘然而至。我辈凡人,俗念深重,到不得最彻悟或最糊涂的境界,所以一时也参不透洒在身上的是宝雨还是苦雨,只得急慌窜到小金瓦寺的菩提树下躲避,趁便聆听宗喀巴的嫡派弟子们撞钟击鼓和敲打木鱼之声,但听来听去,既不顿悟也不省悟,能感受到的,一是气温低冻得难受,二是酥油味浓呛得难受。

        不是来读贝叶伽傩的,且悟道悟禅需要有真功夫,我自知孽缘缠身,斩又舍不得斩,撕又撕扯不开,莫说是大道,小道也难企及,于是乎,就老老实实地跟在大伙后面,参观浏览一番,拜识佛殿经堂之风光,增些佛家知识罢了。

        从整体看,塔尔寺依山附势,约有600余亩,处在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之地。佛经故事里说,宗喀巴降生后,从剪脐带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其10万叶片上各长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宗喀巴功成业就之后,其母香萨阿切于明代洪武十二年,将白旃檀树用绸缎包裹起来,与印成的10万尊狮吼佛像作胎藏,周围砌石加固,建成一座莲聚宝塔,以纪念大师之诞生。此塔庄严宏伟,是塔尔寺最重要的圣迹。因先建此塔后建本寺,故俗称这里为“塔尔寺”。

         放眼望去,雨幕之中的塔尔寺瓦脊塔尖鳞次栉比,红墙粉壁环套围绕,彩光宝绘,好一派汉藏民族形式巧妙结合的建筑群落;超凡入圣,恰似鸿朦中的玉宇琼楼。走近了却又见门户林立,大金瓦寺,小金瓦寺,显宗经院,吉祥宫等不一而足,细数约计28处之多。想佛子们一旦多起来,也许要生出些勺把碰锅沿的事端,在一块混着过不下去了,就得分工设职,组建机构,盘起炉灶单列门户。故尔寺院之中庙门也就多了起来。

        我们这一拨来自四川、河北、陕西、青海的汉、藏、回以及撒拉族的混合编队,一群写散文编散文的骚人墨客,串门似的,东家出来西家进,走了南邻走北邻。眼见得这些房舍虽大小不一,色泽各异,但构造形式大致相同,只是建筑材料却大有区别,单看屋顶,有布瓦,硫璃瓦,魂金瓦,灰色、彩色、金黄色,标志着佛家社会里也贫富不攻。尽管罗汉们开口都讲贫僧如何,那只是外交辞令中的礼节性用语,据说佛、道诸教中也分处级、科级,工资待遇3、6、9等,怎能一概皆贫?不然、这殿堂之内的菩萨为何有泥塑的,石雕的,铁铸的?就是金玉之躯的也不胜枚举。好在成了佛是四大皆空六根清静的,不管塑在谁家,无论质地如何,模样儿是不改初衷的。四天王,八金刚,哼哈二将,一律暴眼环睁,吡牙咧嘴,不管你交不交门票,上沒上布施,谁也甭想见他笑脸。按说也对,做门岗对谁也得认真,一律不讲情面。正殿里的如来佛祖总是大家风范,正襟危坐,微闲二目,思考大事;就是观世音菩萨慌乱些个,又要普渡众生,又要送些娃儿去人世上受轮回之苦;弥勒佛,依旧好玩,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皆如人间众生相。引人注目的还是生在这里创立黄教的宗喀巴和他的弟子一世达赖嘉操杰,一世班禅克珠杰以及在这里住过并讲经的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大师等人的塑像,栩栩如生,各具丰仪,给人们留下许多依恋和怀想。

         佛堂都很幽邃,酥油灯燃着昏暗。喇叭们的诵经声很清亮,间或有钟磬交鸣,奏上一片肃穆。偷望望去,祥座行里也有些许僧人,眼神离开了黄卷,直勾勾地望着了我们这群色调杂乱的男女,几个小沙弥还不出声的哂笑。寺院用语中有“逃禅”二字,也许这即其一种吧。记得在校学习时,上着课也有类似之举动,老师说是“走思”,这些僧人走什么思泥?是笑我们这些俗人,忙忙碌碌,弋于苦海,觅岸无望呢?还是想我们这些追名逐利者最后和他们一样统统归于寂寞呢?不得而知。我之不理解他们犹如他们不理解我,我心中愀然慨叹他们的清苦和寂寞。

        最使人不能忘怀的,是佛殿门外的藏胞。他们、她们在那里进行一个又一个的五体投地的长跪,对于身外的声、色、人、事,对于漫天而来的风吹雨袭,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默默地干自己的事。真佩服他们,还有她们,那种专心致志的虔诚精神。看身下木板上残留的一道道深深地擦痕,看膝盖上,腕上那透出破损衣布的茧斑,写实地记寂着对一种信仰的坚定。假如世人在各自的事业中也如此苦修苦干,恐“成功”一词将是人间最忙的文字了;假如世人在各自的信仰和理想的范畴里如此不懈地钻研和探讨,即使不能达到玲珑剔透,也会留下深深的沟道。

        我非佛子,所行尽俗行,但对于这极大虔诚本身,扣除心头隐隐的痛楚和悲哀,剩下的全是敬慕了。

        雨不停地下,弥漫着酥油的灰雾中,我迷了方向,除了上下难分东西。故尔,佛殿外戏推法轮时竟转反了方向,寺僧说,转经轮可消灾解难,但转反了要倍受惩罚。几个女同仁真个又重转起来,一丝惆怅骤然而生,心想:世上的许多事物都是圆的,哪里去分反正!走过的已甩在了身后,都成了流年旧岁,一如泼出去的水,收又怎能收得起来,只要认真地朝前走也就是了,能不断地聆听自己的足音已是最伟大的享受,管它谢幕时看台上如何评论,反正,掌声和诽难都不是音乐。这也许不合佛法,但佛应是宽容的,应是眀达的,不能客百川怎么能叫大海?不明达怎能作圣人?且神职中“达赖”一词蒙语大海之意,“班禅”二字即藏文圣人之谓。

          看完了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艺术三绝,已是裤角挂泥,脊背潮湿了,在寺前红泥夹沙的路上一步一滑的走上走下,腿早已有些酸软了?朋友们开始抱怨:“收了那么多门票钱,也不修路,真够呛!”我想摆在脚下的泥趟,也许藏了不大被人注意的禅机。人生已非昜事,修行更多坎坷,步步登高险,一程一艰难,悟得透的认为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都是生命的乐章。悟只透的,整天愁云压鬓,叫苦连天,心永远淹于苦海。呵,朋友,愿你,我,他都有所悟!

特约作家专栏       刊名家名作         登名评名文    欢迎来稿 择优选录

广泛征稿     免费刊登    纯文学阵地    开学术新风

特约名家专栏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塔尔寺感受佛教圣地别样的魅力
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2 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的诞生地
美丽的塔尔寺酥油花
青海湟中县:塔尔寺
暴走西北三省——青海【6】
【中国现代名家写景美文 】(夏) 《青海塔尔寺记游》杜书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