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月十五&十五和弦◆第十二期●散文"三人行″作者○张浩明 刘宝库 向洪亭

成都,是一座与诗歌结缘的城市,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们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生命在场的伟大诗篇。这座诗文的魅力之城,《每月十五》几十年如一日,不争不喧,低调浅唱,以淌着小溪轻盈浅浅的流水,缓缓前行。成为浣花溪畔的一道月光风景线。在民间诗意栖居中,书写他们简单宁静、沉静有致的生活。他们不少人从青丝写到白发,从年少写到老叟,乐此不疲,坚守城市喧嚣中一方净土,在烟火中悟道人生,在草根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觅快乐。


散文篇

本期隆重推出散文"三人行″张浩明 刘宝库 向洪亭佳作

一一《每月十五》十五和弦平台编委会





八月里的阅读

张浩明

去年的八月热得冒烟,在灼热中打着赤膊读岳南先生三卷集的大著《南渡北归》实在过瘾。今年八月又来了,文学社要求交作业,便记起这个很震撼人心的故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冠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几天后京津地区的大学清华北大南开等都被日本占领军肆意闯进来,南开还遭到炮击,局势十分危急。那时刻所有大学校园内十分混乱,有的准备撒走,有的不知所措,有的苦苦支挣危局。
当时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突然收到了署名“东亚共荣协会”的一张请柬,邀请他出席会议并发表对“东亚共荣文化圈”的看法。梁思成本人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和在北平文化界中的影响,要想不做和日本人“共荣”的汉奸,就必须立即离开北平。于是他和妻子林徽因一面联系可结伴流亡的清华大学教授尽快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出城。
正在这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北布总胡同三号的梁家,神色紧张地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这是自己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成归国时,卢瑟福博士出于对中国的友好而特别赠送的。为了这一份世界都禁运的极其诊贵的高能物理材料,赵忠尧历尽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把它带回祖国。
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来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抢救出这份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
梁思成听罢,立即答应冒险一试。
黄昏时分,梁赵二人开车出城,冒着被日本军队和随日本人来到中国的高丽浪人们打劫的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进入显然是被日军骚扰过,散乱不堪,人去楼空的实验室,在特殊伪装的角落将盛装的镭的铅盒取出。二人借着朦胧的夜色,驱车驶出已变得阴森恐怖的清华园,躲过日军的盘查,伴着咚咚的心跳返回城中。
赵忠尧在一个偏辟的胡同下车后,携带着这份珍宝悄然隐入夜暮不见踪影……
这年底,根据国民政府的决定,京津和沪上部份高校已迁至长沙。一天有一个男人,他拄着一根木棍,手抱一个咸菜坛子,晃晃悠悠地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认为是一个乞丐未加理睬。待这个“气丐”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从室内出来送客,赵忠尧一声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
原来,当初在北平夜幕中与梁思成分手时的赵忠尧,把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跟着逃难的人群向长沙进发。为了躲避日军和伪军的盘查,他绞尽脑计,昼伏夜行,一路餐风露宿,几乎丟掉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破衣烂履,蓬头垢面,终于找到了学校。但迁到长沙的高校因日冠进攻武汉已不安全了,没多久又迁往昆明。这“宝贝”后来又随校迁移,一直保护很好很安全。
在国难当头的艰难时刻,一个科学家不计个人安危千辛万苦地保护了重要的科研材料,彰显了他圣洁的品质和高贵的情怀。但他并没有高喊爱什么,更没有说那些冠冕堂皇什么爱国什么主义之类的大话空话,但我们都明白了,赵忠尧教授是用生命,用行动证明,他真正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事情过去多年,这个故事重忆仍觉热气腾腾,就像盛夏八月的天气,让我辈知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爱国不需要说什么大话空话,而在于行动。
但稍作联想,当下有不少打着“爱国”旗号的乱象,其实背后是把“爱国”当作一桩生意来做。做“爱国”的生意最赚钱,最神气又最保险。至于他们怎么做的,国人看得比我更清楚。这些傢伙和赵忠尧教授的行为相比,真是人鬼之分,天渊之别!,
其它的议论不发了。

张浩明,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全国及省市级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发表小说散文评论逾百万字。其中获三次征文奖。`2020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巜老成都七十二行》,全书61篇,我撰文56篇。非自费出书。
2017年开始在《行脚成都》《平叔闲谭》《天府散文》等公众号发文,至今发文约300余篇。其中被腾迅新浪凤凰搜孤澎湃新闻市作协官网等转载约70多篇。
成都市作协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金牛区作协会员。




老兵的军礼 

刘宝库

同事发来一张照片。画面上,天降大雨,雨丝清晰可见,一位戴头盔,身着野战迷彩服的战士,站在雨中的铁路平板车上,身姿挺拔,英姿勃发,手语准确,指挥坦克开上平板车。他的背后,有战士给就位坦克进行加固。

这是部队正把装备装上军列。

风笛如军号,趟趟军列满载战士或重型武器,风驰电掣,勇猛向前方进发。

我认识老陈的时候,他也就二十四五岁。我们都这样叫他。

只要有军列通过,他无论手里多忙,都要停下立正,身姿笔直,挺胸收腹,右手掌五指并拢,向军列敬上最为庄重的军礼。

“你当过兵?”我当过基干民兵,也敬过军礼,但没见哪个民兵敬出这样标准规范的军礼。

军列远去,他不置可否地笑了一下,算是作答。

后来,我听人说,他确实当过兵。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兵的痕迹,散发出兵的气质,也才能够喜欢观赏列车奔驰的雄姿,听钢轮撞击铁轨的隆隆声响,更喜欢军列风驰电掣,在山野间夯下永不消逝的铿锵音符。

运输对战争的作用至关重要。

淮海战役后,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如此,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以及后来的几次战争中,铁路又何尝不是如此?从来都是“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托举一趟趟军列,日夜呼啸着,朝前线奔腾飞驰。

“1948年,四野入关。我们这些开火车的就闲不下来了,我们拉部队,运军火,一趟趟地往关内拉。部队打到哪里,我们就把军列拉到哪里。最紧张的时候,我们连续三个月没回家。全国解放了,朝鲜那边又开打,我又去朝鲜,冒着美国鬼子飞机的狂轰滥炸,日夜不停地朝前边运送部队,运送装备。我开的那台蒸汽机车,愣是被美国飞机先后打出了108个窟窿,所幸都没伤筋动骨。”一个老前辈回忆那段烽火岁月,脸上现出慈祥微笑,说得云淡风轻,仿佛与己无关。

唯有与军列有过密切接触的人,才会对军列有如此深厚的情感,有如此无法割舍的眷恋。每一趟军列的出征,无论训练或是奔赴前线,都是坚决反对外来侵略,保卫领土的国家意志体现。

军列值得每个公民尊敬。

刘才俊年轻时在部队服过役。1979年2月下旬,被派进成昆线东方红隧道内任临时防护人员。所谓防护,就是站在短时间无法处理的道床底冒泥浆处,给通过列车信号,引导司机以每小时5公里速度缓缓通过这近百米地段。

时值春节,养路工区没有富余人员,他独自坚守三天三夜。每趟军列通过,他都会像战士一样,向军列敬以最崇高的军礼。

机车向这位在隧道内战士般坚守的工人鸣响风笛致敬。

军列上的战士在隧道内黑暗中,借信号灯发出微弱的光,看见这位军姿标准的工务职工,兴奋地叫:“老兵,老兵!”

随手抛下压缩干粮。

三天三夜里,他究竟敬了多少军礼,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上边规定,列车通过时行注目礼。但我一看到军列,仿佛又回到部队,不由自主地敬了军礼。”他笑着回忆那几天的经历。

望着他朴实的面容,我被深深地感动。一日为兵,终生兵魂不散!我终于明白这句话最为深刻的内涵。

风笛凌厉,军列铿锵。新中国建立后,地球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已绕日公转了73周。但当过兵的铁路工人对军列情感犹如老酒,经岁月珍藏而越加浓厚。

前不久,我听说老陈病了,已经在医院躺了有些时日。

我去看他,他说话已相当困难,翻身都要护工帮助。见到我,他那早已失去光泽的眼睛眨了两下,示意看到我了。

我不知怎么安慰病情如此沉重的人。想了一下,摸出手机,翻出雨中坦克上平板车的照片,送到他眼前。

“军列?”他望着照片,嘴里含混不清地说了一句,眼睛有神起来,半张嘴,对着军列照片,颤颤巍巍举手,敬了一个军礼。

这个军礼让我震撼。我相信,只要有任何一点可能,无论是铁路前辈,后面的刘才俊,抑或是病床上的老陈,还是铁路上的年轻后继者,都会用自己生命的全部,注入军列,呵护军列,让其一路奔腾,一路呼啸,勇猛向前!

军礼表达了一切!

这是老兵的军礼!

刘宝库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门类文学作品。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闯过风雨的桥》。





王老师的幸福生活

向洪亭

王老师家住茶店子,她那小区绿化特别好。每天早上,王老师起床,推开窗子就可看见满眼的绿色。她洗漱完毕,不须走路,乘电梯很快就下楼去了。她走进小区树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她深深地吸着鲜美的空气,漫步在小区的花园里。

小区里有大榕树、小叶榕、洋槐、香樟、水杉、三叶树、罗汉松...还有许多树王老师叫不出名字,这些树遮天蔽日,微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 ,如听美妙的音乐 。树林中斑鸠、麻雀、画眉等等许多鸟儿飞来飞去,欢叫着与人和谐共处。有的老人提着鸟笼,把鸟笼挂在树上,笼中的鸟儿和树林里的鸟儿对唱,真是一场鸟儿的音乐会,其声悠扬悦耳,好一派欢乐的景象!

我们的城市是一座特大的花园城市 ,小区就是小花园。每当初春时节,红梅绽放,热烈而鲜艳,预报春天的来临。绿梅清雅含情,白梅玉动珠摇,潇潇洒洒。铁梗海棠红艳如火,铮铮铁骨,展示着她的骨气。紧接着杏花、桃花、李花、梨花、樱花盛开,春天真是百花争艳的美好时刻!夏日,香樟树的叶片发出阵阵清香,花园里栀子花白如美玉,浓香袭人。粉红色的玫瑰花、蔷薇花风姿绰约,鲜艳夺目。湖边柳丝飘拂,荷花在水中亭亭玉立。王老师在花丛中陶醉了。春赏百花,夏迎凉风,王老师愉快地边走边哼唱歌曲。秋天,王老师喜欢乘坐电梯到最高层的顶上,看西边天空落日熔金,满天红霞。夜晚,她面临东窗,静静地赏月。冬日,王老师除了散步而外,最快乐的事就是泡上一杯红茶,手捧书本,往写字台前一坐,细细地品读,与书中人物对话,和作者交流谈心。一年四季,王老师都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王老师的家距金牛公园不远,10多分钟 就可走到,她特别喜欢金牛公园,因为她喜欢那头雄健的金牛。早上,红日东升的时候 ,朝阳照在那头金牛身上,金光灿灿,光芒四射。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只见那金牛在晨光之中,奋蹄欲奔,勇往直前,为人类辛勤耕作,无私地奉献。这就是金牛区人的奉献精神;这就是金牛区人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奋斗不息的精神!

王老师望着金牛,感慨万千,她也想为家乡的建设作点贡献,可是她年高岁大,再也无能作贡献了。但她要把身体锻炼好,少生病,少消耗国家的医药费。她要好好活着,看到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像牛一样的奋斗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看到本地区不断地变化,看到现在大家共同过上了幸福生活,她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王老师看着金牛浮想联翩,她收回思绪,在金牛旁边做了一套体操,从头到脚都得到了锻炼,她又打了一套简易太极拳,那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使她心境宁静,超然。打完之后,她感到浑身舒坦,神清气合。此刻,她早已腹中空空,她走进一家小吃店,吃了一个盐茶蛋、一个包子,喝了一碗豆浆,吃得饱饱的。她走出小吃店,举目一望,则见满街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宽阔平坦的大街上飞奔。街心花园,花木繁茂,花枝随风摇曳,四处飘散着花的香气。多年前,茶店子只是些草棚卖茶而已,几十年后,变成现在这样: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生态极好,处处鸟语花香,真让人感到变化太大了!

王老师观赏一会,坐在花园里不想走了,她被眼前的景象所陶醉。她又坐了一会,她看着这些车流,她想,我要坐车回去。她有老年公交卡,这么方便的交通,为什么不坐车呢?她要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中国共产党对老年人的关怀。本来走路10多分钟就可到家,王老师她不走了,她从街心花园出来,慢慢地走到公交车站,爬上一辆公交车,一眨眼之间就下车了,她顺利平安回到家中。

王老师给自己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开始看《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报看两份,茶品三杯,不知不觉时已近午,她乘电梯下楼,楼下就有餐馆,她点了一份回锅肉、一份豆腐汤、一两米饭,就解决了午饭问题。有时她也在社区爱心食堂吃午饭,两荤一素三菜一汤才收8元钱。吃饱喝足,她感到有点疲倦,回到家中,往床上一躺,呼呼睡去。当她一觉醒来,已经睡了一个多小时。

王老师洗了一帕冷水脸 ,顿觉神清气爽,她下得楼去,只见一些老人在打麻将。王老师不喜欢打麻将,她也不会打。她到小区树林中散步,她看见爱心棋亭里有老人在下象棋。她会下棋,但她舍不得花时间去下棋,她的时间要用来锻炼身体,读书、学习、有灵感 时写点小诗,小文向报刊投稿。她也关心金牛区的变化,也写一点有关金牛区建设发展的文章,或历史题材的文章,为金牛区的《上风》杂志投稿。她路过棋亭,在花园里散步。只见一些老太太傍花而坐,她走近这些老姐妹,和她们摆起了龙门阵。

这些老姐妹的话题很广,但主要还是说本地区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自己的亲人、朋友对幸福生活的感受。她们最关心的事情还是今年我们的国家又要给离退休人员涨退休金了。说着,说着,哈哈连天,笑声朗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老姐妹高声地唱起来,她们从心底里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我们伟 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现在我们太享福了!吃了又耍,耍了又吃,吃好又睡,到时又拿钱,请问,哪朝哪代能像我们这样?老姐妹们感叹着欢笑着,不知不觉又该吃夜饭了。

王老师到菜市买了点绿叶蔬菜,回家后把菜洗干净,打开天然气炉烧水,下了一碗细挂面,酸辣清香,就这样,晚饭也解决了。晚饭后,她下楼散步半小时,回家看电视,自得其乐,看了电视,洗漱完毕,拉伸一觉,睡到天明。王老师的生活就这么简单,这么快乐。她要求不高只要夏天穿凉爽,冬日穿暖和,一天三顿吃饱,有规律地生活,她比神仙的日子还快乐。岂不长命百岁!哈哈哈!王老师想着,不禁笑出声来。此时,她的手机响了,翻开一看,银行通知:退休金到账。哈哈 ,又要领钱了!

向洪亭,笔名野鹤。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每月十五文学社社员。

每月十五文学社 主办

顾问

 林文询  张新泉

牛放

主编

杨光和

副主编

刘永喜  李明利

散文编辑

 李临雅  刘小革

莲子        阿蓉

执行主编

五块石匠

记得  分享留言关注,请给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南京军休军礼的由来
永德经典—张浩将军
散文||军 礼
连创西游记小精之张浩 王学成《钉耙会》欣赏
李太忠原创丨最后的军礼
张浩登老师花鸟新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