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建英●再去买残雪的书


再去买残雪的书

杜建英

这几天为残雪“要获”和“未获”诺贝尔文学奖,很热闹。喜欢的不喜欢的都多。但我想热闹中其实是没有几个读过她的作品,更没有去研究她的作品,想当然地人云亦云,真的很可怕,因为不知道真假。如今什么事都不知道真假,听谁的呐,听自己的。我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听从自己的心,对自己说话。

知道残雪是三年前,每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都要在网上浏览一下,于是就知道了。想买她的书,网上搜了一下,没有卖的,就算了。那时就认为一位中国女作家能出现在诺贝尔的系列里,必定有道理,但出生在中国较高阶层的她后来又一直生活在国外,离我们很远,又说她的文章很晦涩,那时的生活很不正常,也就不去关注了。后来通过微信断断续续读了她的几个短篇,喜欢文字的叙述方式,喜欢人物的复杂性,更喜欢透过文章背后给人的触动。她的小说读完后不会完,会有一种获得抑或叫思索,这就不简单了。她没获今年的奖,但她最终会获得这项奖的,无所谓时间的先后。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不朽的作品之所以不朽,在于它能跨越时间和空间,使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读者受到启示和感染。”很有同感。

残雪对自己的文学的定位是新实验文学。说自己的文学是有层次的,既有描写表层社会生活的,相对容易看懂的所谓现实主义文学,也有描写人类深层精神生活的、比较难懂的现代主义文学。并举例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很多,歌德的《浮士德》等说明。
她说的对。文学的表层精神生活的文学,往往因为写作者心灵的深邃,仍然可以感觉推测出深层精神活动的轨迹。而那种描述深层生活的文学,由于描述的是深层潜意识的结构也由于在描述时要将语言的功能颠覆,让她返回其原始的含义,往往是最难进入的。类似于哲学和严肃音乐那样的东西。这样的文学的读者与大众文学的读者在数量上比起来当然是少得可怜。

但一个民族如果不能让这种高层次的文学存在的话,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所以在东欧,在那些文学发达的国家里,实验文学受到人们很大的尊敬。因为他们的人民深深地懂得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是多么的可怕,他们也懂得将人的精神降为表层的社会意识形态,实用主义地用关心他人的口号来代替文学精神本身的探索,将个体之间的区别抹杀,是更为可怕的事。那终将成为一个民族的灾难。
于是我想再去买残雪的作品。
 2023.10.7

作者简介 杜建英,山西省临县人,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成都市金牛区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残雪:大部分作家越来越懒,读书人也在一天天减少
残雪:内省的深度和力量,是文学性的试金石
残雪——她的书,全世界只有一个半人能“读懂”
2023年诺奖热门作家残雪:不为人知的苦难经历
2021年上半年读书总结,分享我看过的几本高分书
诺奖提名作家残雪:诺贝尔文学奖含金量太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