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时令:秋季养生,顺应天时

立秋时令知养生

8月7日是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8月7日是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同样,立秋过后,天气慢慢由热转凉。每逢季节更替,人们多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因而立秋对于我们养生治病尤为重要,今期静静就为大家介绍立秋的养生知识。

贴秋膘”?

民间重视节气养生,素有立秋“抢秋膘”一说。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胃口差,两三个月炎夏过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立秋之后,大家食欲逐渐好转,于是准备把夏天“流失”的“膘”补回来,所以在立秋这天各种肉类食物进入人们的菜单,“以肉贴膘”。

不过从中医看来, 立秋开始贴秋膘为时过早,并不是最佳时节,因为此时虽然已开始入秋,但仍是三伏天, 天气仍非常炎热, 人的胃肠功能较弱, 还没有调理过来, 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 会增加肠胃负担, 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 等到天气真正凉下来以后, 再多增加肉食。立秋“贴秋膘”应适度,不适宜“大补”,否则会破坏人体生理需要的平衡。

拔火罐?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会使腰肌劳损、棘间韧带损伤等疾病的症状加重,原本并不明显的痛症或许会一下子暴露出来。秋季还易外感风寒,导致很多关节、颈椎、脊椎、腰椎有病变的人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因此不少人青睐用拔火罐的方法抽出体内的寒气。但是立秋过后不宜多拔火罐,尤其是一些体质比较虚寒者及老年人,否则外环境中的寒气容易随着治疗过程进入体内,反而会加重原有的症状。

立秋谨防疾病入侵

立秋后早晚开始有凉意,但短期回热还可能导致气温忽高忽低。专家提醒,在这个气温多变的季节,更要注意保健养生,否则容易患感冒、发热等多种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和关节炎等慢性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感冒

立秋后天气忽热忽凉, 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 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 的规律,尽早开始有规律的锻炼,并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草枯叶落后,空气中过敏物质较多,是诱发支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敏感人群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胃病

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血液中的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 导致胃病的复发。此类病人除注意保暖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食多餐。

关节炎

立秋后,时而暑湿蒸腾,时而凉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

皮肤感染

秋后蚊虫多,被叮咬后易出现红肿瘙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等。所以被叮咬后切不可搔抓,应涂抹风油精来消肿止痒。

肺炎

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肺部。因此,应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饮食方面调养也很重要,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

抑郁

在多雨季节,人的新陈代谢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要克服悲秋情绪,应保持按时作息,尽量多做户外运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夏天人们的血管扩张,慢性病人的药量相对少一点,立秋以后气温会降低一点,慢性病人应该适当增加药物。同时,慢性病人要加强自身保健, 定时复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立秋养生四法

立秋以清肺祛湿为主

  老人们常说,贴秋膘要吃肉,因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大部分人都需要在室外劳作,在烈日下劳作,体力消耗大,胃口好,需要补充动物蛋白。而现在,人们多在有空调的室内工作。不建议老年人在秋季吃太多的肉类。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脾胃功能在减弱,即便吃了肉,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当然,这条也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到了秋季,脾胃虚弱的老人和青年人要从健脾胃入手,多吃山药、莲子、茯苓这一类的食物。养生也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夏天和秋天的连接叫做长夏季节,多湿热。在中医看来,立秋时节正处于长夏过后,基本延续了湿热的特点,所以在立秋时节应该以祛湿为主。同时,此时还伴有暑热,而暑热也可以导致肺热。可以说,立秋时节应该以清肺祛湿为主。

金银花是最好的代茶饮

  日常人们说上火了,无非就是嗓子疼或鼻子干,多半都由于肺火造成。祛肺火,金银花是最好的代茶饮,能够祛除肺火和胃火。有不少人认为百合花和月季花也是可以祛火的,百合是一种滋阴的药,没有祛火的功效。月季花性温,多吃它只会“火上浇油”。

  用金银花做代茶饮用量是比较大的,在处方中,金银花的用量都在15克左右。日常泡水,用6~10克金银花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加入菊花,在祛肺火的同时还能起到清肝的作用。一般来讲,一次的量冲泡2~3次为宜。如果不能接受金银花的苦涩味道,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如果在家种植金银花,现摘现冲效果就会更好,味道也更清香。

在冲泡的代茶饮中加入的菊花一般用的是白菊花、杭菊、雏菊等,如果采用野菊花,祛火的药效则过大,也不适宜。

通过掐按穴位去肺火

除了通过喝茶祛火,按摩手掌上的穴位也是可以达到祛肺火的功效。推荐两个穴位:鱼际穴和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指甲盖左下侧0.1厘米的地方;鱼际穴位于手掌骨中间,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手掌里侧偏白外侧偏红,鱼际穴就在这之中。

当人体的肺热现象很严重的时候,例如嗓子疼、肿,咳嗽,可用手指甲掐按这两个穴位,每次掐按10次左右,起到辅助的祛肺火功效。

冬瓜的清肺祛湿效果最好

  哪种食物清肺祛湿效果最好?中医认为冬瓜可以祛湿又可以清热,是清肺祛湿最好的食物。

  《本草纲目》中记载,冬瓜,甘,微寒的,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冬瓜主要用来治疗水肿。在中医药用中,多采用冬瓜皮。食疗的过程中,建议多吃冬瓜,和冬瓜皮药用的效果是相同的。

  湿气重的时候,人的舌苔比较厚、比较白,大便不成形。这一症状也多集中在肥胖人群中。对此,可以多食用冬瓜汤,不仅清肺祛湿,还具有减肥的作用。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喜欢将冬瓜子晾晒干炒制食用。在中医中,冬瓜子有润肺化痰的作用,一般用生的冬瓜子煮在药里,如果炒制会降低其润肺的功效。

除了冬瓜,还有不少可以祛湿的食物。在立秋时节,首先推荐的是荷叶。

“立秋时节暑热还在,采用荷叶祛湿效果是最好的。如果采不到新鲜的荷叶,可以用干荷叶,搭配薏米、山楂、大米熬粥,效果最好。”荷叶和薏米都是祛湿效果比较好的食物,加入山楂,不仅能降血脂,吃起来的口感也会好一些。推荐方法:先将干荷叶熬水,用荷叶水来煮粥。

分享了这么多立秋养生知识,相信大家应该这个立秋节气必定能够过得身心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卫芳讲立秋养生,祛湿,肺火
酸梅汤与炎夏消暑茶饮合集~区分不同脏腑之火,对症食疗各有所长
《健康之路》节气养生——立秋
多数现代人不宜贴秋膘
聊聊初秋的保健养生
荷叶冬瓜降血脂 莲藕百合解秋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