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刚: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朱熹理学因素

  莱布尼茨是近代欧洲最早关注和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并富有成效的第一流学者之一,他对《周易 》《大学》《尚书》《中庸》及宋明理学家的著述钻研甚丰,《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论中国哲学 》① 是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欧洲理性主义启蒙思想的崛起及其中学西传的关系。

  (一)关于“理”的本质

  在古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范畴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则对这个多层次,含义殊异的哲学的核心范畴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的、完整的、淋漓尽至的阐发。

  莱布尼茨对“理”这个范畴有不少独到的见解:1、他认为,“理”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原则,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体,是万物的“所当然”,是“无声无息”、“无形无象”、尽善尽美的本体;2、理是“其它事物的第一推动者的理由”,是万物的秩序,是“仁义礼智信”的起源,是伦理学的“所以然”;3、理是“一种久恒相等的动”,它高于一切,“以天地的绝对主宰身份统治一切,产生一切”,他认为“理”很象他说的“最高单子”或“最崇高而最简单纯粹的本性”,也就是“神”。“理”是唯一无二的,尤如数学中的“一”是众数之元,“理”正是众实体的至高本原,万有之原,众善之元;4、理这个至上的实体是无限的,永恒的,自有的,不朽的,无本原的,无穷无尽的,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5、理是有“一切种类的完满性”,“完满到无以复加”,“他是至高无上的道,至高无上的正,至高无上的纯”,因此,“难道不能说中国人的理就是我们在上帝的名称之下所崇拜的至上实体吗?”6、理即太极,太极是作用于气的理。

  从上述分析可见,莱布尼茨对“理”的理解与评判与当时教士们的看法大有不同。这些传教士们断言,中国的哲学不允许任何精神实体,“理”是依气而存在的,而“气”是纯物质的,“理”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灵性和知觉的质料。莱布尼茨则认为,“理”即是中国哲学中典型的精神实体,理是中国哲学的第一,不是理依气而存在,而是气在理之后,依理而生,理即太极等等。莱布尼茨的这些理解与评判是深得朱熹理学精髓的。

  (二)关于“理”与“上帝”的概念

  “理”是不是“上帝”?以龙华民为代表的传教士的答案是否定的,其理由:一、“理本身无生命、无主张、无明智”,也就是无人格;二、“理不能自存,它需要元气”,理没有脱离原始的物质,所以理不能作为精神实体,不是上帝。莱布尼茨指出“这些理由是非常软弱无力的”。他认为,朱熹等中国哲学家已赋予理以崇高的完满性,理比造物主更高明,“比明智更明智”,故而理即上帝;若如传教士们说“理”只能通过“原始物质”(即气)产生万物,恰好证明理不是原始物质;可见“原始物质”是条件,是手段,只是被“理”借以发挥作用而已。莱布尼茨自然哲学核心理论是单子论,他主张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是单子。单子是一种没有部分、不占有空间的东西。它不是一种精神性的实体。他认为上帝本身也是一个单子,不过是一个最高单子。上帝是一种非人格世界的最高原因,它在创造每一个单子时,就预先安排好,使每一个单子都能各自独立,且与其它单子和谐一致地发展。由此可见,莱布尼茨的这种观点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神论,他与传教士们对上帝的规定性显然有很大区别,这差别的核心点之一是上帝有无人格,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学说,上帝有无人格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令莱布尼茨欣喜的是,朱熹理学中的“理”,正是他所说的“最高单子”——即对世界万物不直接具体干预的上帝。按他的理解,单子没有因为处处与物质相结合而失去自身的规定性,而理存在于气也并未失去它作为精神存在的规定性,世界上万物都是由作为精神实体的单子组合而成的,所以精神性的东西在万物中存在。

  朱熹说过“理是帝是主”②,但是这里的“帝”并无西方自然哲学中的“上帝”的含义,不是一种人格化的实体,而是指一种功用。在“理”与“上帝”的概念认识上,莱布尼茨的意图是要论证“理”与其“最高单子”(上帝)的等一性,他企图把“理”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强调理与上帝相同的一面。传教士们为了传教,关心的是维护他的教义,所以强调的是理与上帝相异的一面。实际上,他们对理与上帝的理解不一致,概念不一致,结论分歧不难理解。虽然莱布尼茨对“理”较之与传教士们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评判,但是朱熹理学中的“理”并非他说的“最高单子”(上帝),理与上帝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系统中都起着核心范畴的作用,莱布尼茨从西方的传统哲学角度去认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东方的朱熹理学,出现偏颇与错误,当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关于“理一分殊”与“万物一体”的命题

  在莱布尼茨给德雷蒙的长信中,他指出,“我认为应该看看龙华民神父在第12节第51-52页所引证的,书名为《朱子》的第28卷关于第13页的一段。著者说得非常好:心非气,而是气之力。他在稍后一点还说,心即理。以我的判断,这个词的意义大概是双关的,有时特指至高无上的心,有时也指全部的心,……中国著者接着这样说,‘心和理是同一种东西,从而理是万物之体’。我想象他的意思是要说:理(姑且这样说)是万物的精华、精力、力量和主要的体,因为他特意把理同气的物质区别开了,在这里好象不意味着原始的精神实体,而是一般地意味着精神实体或隐得来希,即象灵魂那样具有始动性和知觉或行动的规范的能力”。联系长信的其它部分,我们可见莱布尼茨对朱熹的“理一分殊”与“万物一体”的哲学命题是很感兴趣的。一些传教士们认为这句话可解释为一元论哲学,说万物只是唯一实体的表现。莱布尼茨则认为,要真正理解评判这个命题是很不容易的,但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能够给予其适当的解释。从静的方面而言,万物都属于同一原始的质料,只是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从动的方面而言,万物也正是因为同一个“理”而有各自的灵性。他这样解释道,“我们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一切即一’于‘一即一切’是有连带作用的。这句话指出,神是高于一切的……神是万物的心,‘一切即一’是指这个意思,……不是单指形式而说。‘一切’是由许多‘一’组成的,也不是说,‘一’是‘一切’的原质,而是说,‘一切’来自‘一’,‘一’是因,‘一切’是果”③。他还在其它文章中形象地阐发这个命题,“物质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设想成一座充满植物的花园,一个充满着鱼的池塘。可是植物的每个枝丫,动物的某个肢体,它们的每一滴体液,也是一个这样的花园或这样的池塘”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性与信仰:“哲学神”与“宗教神”的终极battle
莱布尼茨的中国文化星空 | 格物汉子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论
《人类理解新论》作者:莱布尼茨
48 莱布尼茨哲学(分享人:Mary)
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