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展览回顾:“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一)

精品展览回顾:“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一)

2013年10月18日,“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在福建省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联展由福建省博物馆牵头,历经3年筹备,跨越7省选“宝”,45家博物馆联办,从1万余件文物精心挑选出与“海丝”主题相关的文物300余件,可谓是名品荟萃,阵容强大。

  

  据悉,联展将在福建省博物院举办3个月,随后前往江西、山东等省巡展,并进入国家博物馆展览,最终进驻联合国总部展览,大约历时5年。由于出差在外,某人直到上周末这才得空前往参观,陶醉其中的同时,也不免为规格如此之高的展览居然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参观者而心生感慨——人们都在忙什么呢?!

  

  闲话少说,先选一部分联展重点推介的和某人最感兴趣的文物展示如下:

  蝉冠菩萨造像(东魏)

  1976年3月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山东博物馆收藏。

  蝉冠菩萨造像之所以珍贵,在于它迷人的微笑,以及菩萨宝冠正中极其罕见的蝉纹装饰。更值得一提的是,蝉冠菩萨像发现之时就已断为三截,当地文物干部李少南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分三次从三位村民家中找到,终于拼接成这尊较为完整的菩萨像。1994年7月初,蝉冠菩萨像不幸被盗,流落英国文物市场,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馆购得,后经多方努力,2008年1月,在外流浪长达14年的蝉冠菩萨像终于回到故乡,入藏山东博物馆并成为该馆镇镇之宝。

  

  

  

  

  铜钺(战国)

  1976年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宁波市博物馆收藏。

  斧形,中空、单面刃。单面通体阴刻,边框线内上方是两条相向的龙,下部边框底线表示轻舟,内坐四人,头戴羽冠,双手奋力划船。

  注:联展中展出的是复制品,但本文中用的是某人在宁波市博物馆所拍的真品照。

  

  翔鹭纹铜鼓(西汉)

  1976年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广西博物馆收藏。

  铜鼓器身遍布翔鹭及羽人纹。其中羽人所划双身船形,与太平洋汤加、萨摩亚使用的双身独木舟极为相似。

  

  

  

  

  船纹铜提筒(西汉)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

  提筒是古代越族储酒的器物。墓中出土大小不一的提筒共9件,这是最精美的一件。筒身绘有四组船纹,船上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扬起的风帆、戴羽冠的武士、裸体的俘虏、满载的战利品及铜鼓等。

  

  

  图示:铜提筒船纹全摹本(网络下载)

  弦纹玻璃杯(西汉)

  1987年合浦文昌塔70号墓出土。广西博物馆收藏。

  器形规矩完整,色泽匀净鲜亮,不愧为汉代玻璃制品中的佼佼者。

  

  鎏金熏炉(西汉)

  1980年齐王墓五号陪葬坑出土。淄博市博物馆收藏。

  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盘龙两条,首尾衔接,龙身蜷曲盘绕。子母口,腹部微凸一周带纹,饰一对铺首衔环。底部刻“左重三两”、底座外缘部刻“今二斤十二两”。

  

  “广陵王玺”金印(东汉)

   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南京博物院收藏。

  金质,正方形,上置龟钮,边长2.3、厚0.9、通高2.1厘米,重123克,阴刻篆文“广陵王玺”四字,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的佩印。1784年日本福冈志贺岛发现一枚方形金印,上缀蛇钮,阴刻篆文“汉委奴国王”。两者在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上均如出一辙,且前后只相差一年。该玺的发现也成为中日两国交往的最早实物证据之一。

  

  昆仑女人头像铜杖首(唐)

  高州良德水库冼庙背岭出土。广东湛江市博物馆收藏。

  杖高12.45厘米,造型为一昆仑女人头像,卷发黑身,高鼻大眼,十分罕见。唐代“昆仑奴”指来自异域的黑色人种。

  

  巩县窑青花瓷盘(唐)

  扬州市万家福二期工程出土。扬州市博物馆收藏。

  此盘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青花瓷,可能采用釉上彩或釉中彩的制作工艺,为河南巩义窑产品。

  

  越窑青瓷盏托、越窑青瓷瓜棱执壶(唐)

  1975年浙江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出土。宁波市博物馆收藏

  唐代茶具。盏为敞口五瓣荷花形,弧腹压印五棱,圈足。盏托相合,宛若荷叶托着盛开的荷花。胎质细密,釉色莹润欲滴,为越窑秘色瓷中珍品。

  

  

  马球纹铜镜(唐)

  扬州邗江泰安花园大队王庄生产队出土。扬州市博物馆收藏

  该镜为半圆钮,菱花形黄蜂枝纹缘。主体纹饰为四名骑士手持鞠杖,跃马奔驰,作击球状,其间衬以高山、花卉纹,铸造精美,是罕见的以马球为题材的唐代铜镜。

  

  图示:唐章怀太子墓马球图壁画。

  

  摩羯纹多曲银碗(唐)

  唐陈元通夫人汪氏墓出土。厦门市博物馆收藏。

  器身鎏金,为五瓣莲花状,圈足。碗内底心为摩羯鱼戏双珠图案,至碗口锤揲、錾刻出联珠纹、卷草纹、长尾凤鸟纹、西番莲、旋纹等组成的四层纹饰,珍贵罕见。

  

  铜菩萨立像(唐-五代)

  1957年金华万佛塔地宫出土。浙江博物馆收藏。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五代)

  福州五代闽国刘华墓出土。福建博物院收藏。

  敛口,丰肩,长腹渐收,平底而沿外突。颈肩间附四个环耳。肩腹部堆塑四道粗绳状纹。陶胎质较疏松,呈橙红色。通体施蓝绿釉,釉色晶莹。该器为波斯类型陶瓶,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

  

  磁灶窑酱釉刻明教会碗(宋)

  1980年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出土。福建晋江市博物馆收藏。

  器内部阴刻“明教会”三字,匀称排列,应为宋代泉州草庵摩尼教徒的生活用具。

  

  图示:晋江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世界上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摩尼教石刻造像。

  

  香草纹银瓶(南宋)

  南京江浦黄悦岭南宋庆元元年张同之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出筋菊瓣斗笠碗(南宋)

  “南海一号”沉船出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收藏。

  

  镶宝石金带饰(明)

  1970年山东省邹城市明鲁荒王墓出土。山东博物馆收藏。

  嵌宝石33颗、重395克,呈如意云头状,为上下夹层式,主件两层为镂空串枝花卉,两侧活件上层为镂空串枝花卉,下层为金板。明鲁荒王为朱元璋第十子,年少就藩于山东兖州。

  

  云纹金冠(明)

  南京中华门外小行明宣德七年蔡国公夫人武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德化窑堆贴梅花双耳三足炉(明)

  福建博物馆收藏

  

  剔红九老图圆盒(明)

  青岛市博物馆收藏。

  

  康熙二十五年款五彩九龙瓶(清)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收藏。

  胎白质坚。器身以黄色为地,满饰红、黄、蓝、绿、棕等色图案。底足内用矾红彩书“康熙二十五年知德化縣事鄞縣范正輅選制”款。为罕见的清早期德化窑五彩精品。

  

  青花花卉纹大将军盖罐(清·康熙)

  平潭“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福州市博物馆收藏。

  

  象牙红楼梦人物故事瓶(清)

  山东博物馆收藏。

  

  广彩开光人物故事图大碗(清·嘉庆)

  广东博物馆收藏。

  碗内外、口沿多开光人物故事图装饰,色彩华美富丽,纹饰繁密。此类大碗被称作“punchbowl”,译为“潘趣碗”或“宾治碗”,用来盛装一种由酒、果汁、汽水或苏打水调和而成并加有香料的“潘趣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国家级重点培育博物馆之二——首都博物馆的32件馆藏珍宝
盼国家博物馆和河北省博物馆的保定文物有回家的那一天
婺源博物馆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绝品收藏)
故宫2015年汝窑联展(1)
5·18国际博物馆日”《又绿江南——南京都市圈八城文物联展》细心挑选的25件精品文物展现芜湖风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