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涟源历史和地域文化初探

  涟源地处湘中腹地,典型的丘陵山地。东毗娄底、双峰,南接邵东、新邵,西邻新化、冷水江,北连安化、宁乡。处北纬27?27′至28?2′,东经111?33′至112?2′。东西宽40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5公里,总面积1896.87平方公里。境内有孙水、涟水、湄水三大水系,自西向东汇入涟水入湘江。

  涟源境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属长沙郡。几千年来,涟源境域分属多县直到1951年8月,才从安化、湘乡、邵阳三县各划出一部分政区新建蓝田县,因与陕西蓝田县同名,1952年8月更名为涟源县。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涟源撤县建市,11月1日正式成立涟源市。

  一方山水养育了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剽悍刚勇、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涟源人,在这片三面环山、沟壑纵横、环境恶劣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争取生存平等,追求光明幸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即本文所要初步探索的涟源地域文化。

  一、涟源的地域文化具有多要素文化的特点

  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地域文化也是如此。广义的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文化”,有的是单要素的,有的是多要素的。而涟源境域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构成,受朝廷统治管理的先后及时间长短,分属多个县管辖以及江西移民与本地土著民族的融合交会等,因此呈现出多要素地域文化的特点。

  1.从自然地理构成来看。涟源西南边陲有龙山山脉,主要山峰有岳坪峰(海拔1513.6米)、谢家山等。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脉,最高峰寨子山海拔1071米。中部是雷锋山脉呈屋脊状隆起,近似东西走向,将涟源分割成南北两大盆地走廊,南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呈“E”字形。北有湄水、中有涟水、南有孙水三大水系,南北分界线相当明显。从远古先秦至北宋时期,涟源境内生活着以梅山峒蛮为主的土著居民,北部穷山恶水,地势险要,又常有地震、水灾、旱灾、蝗灾、冰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生存条件极差,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狩猎生活。同时,交通不发达,高山又阻碍了文化的传播,致使涟源北部长期处于梅山文化的区域范围。

  2.从王化的时间和管辖来看。涟源境域属古梅山地区。北宋前,涟源北部梅山峒蛮多次与朝廷发生战争,从不接受朝廷的统治管理,基本上不与外界接触,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11月,梅山正是归附北宋中央王朝,设新化、安化。涟源北部属安化县的丰乐乡(今伏口、湄江、桥头河、七星街一带)、常安乡(今古塘、安平、蓝田、三甲一带)。归顺不久,蒙古入侵中原,继而攻入梅山地区而向南挺进,尽管梅山人吃尽了苦头和元朝对梅山实行了控制,但也不闻不问。明朝将梅山纳入了管制,但梅山人仍我行我素。清朝开始才真正对这一地方比较关注和扶持,从此也标志着梅山地区正式回归湖湘文化的家族中来。因此有人称涟源北部应属典型的梅山文化。

  涟源南部(原杨家滩区和山塘区)自西汉(公元前202年)设立连道县建制开始,既有文字记载又有文物可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涟源北部朝廷初始建制相距千年。南朝时连道县并入湘乡县,直至民初没有改变。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湘乡设12乡,该地为湘乡县的集祥乡,辖五都即锦石三十六都(金石、常林、灌湄),清溪四十一都(新禾、水洞底、百亩和明镜一部分),纯化四十二都(杨家滩、枫坪、甘溪和斗笠山一部分),崇信四十三都(太和、快溪和龙山一部分),敦行四十四都(山塘、古楼、塘湾等地)。民国十九年(1930年)湘乡县改制设10个区,该地属湘乡县第十区,将原有的五都改为五乡,并新增杨市镇,其地域基本未改变。因此,有人认为涟源南部应属湖湘文化。涟源西南部即原来的白马区(孙家桥、田心、白马、茅塘等)在西汉时属昭陵县(后改为邵阳县)管辖,应归为宝庆文化范围。

  3.从建县的区域整合来看。1951年8月建蓝田县。从安化原有的四乡五都划出丰乐乡和常安乡,从湘乡的十个区划出第十区并将原有的6个乡镇析为32个,从邵阳的唯一乡、敦安乡、宝普乡划出部分或全部,至此,涟源的行政区域才基本确定。虽后有反复变动,也仅现娄星区析出而已。

  4.从移民与本地居民融合来看。五代、两宋时期,中原战火不断,中原汉人因避战祸纷纷南迁,一些接受朝廷统治较早的地方如江西人户剧增,因当时生产水平难以承受,遂向四周移民。赣西南的吉安、泰和、瑞州、庐陵等县邑地近湖南,故迁徒湖南为多,古有“江西填湖广”之说,湖南人也昵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赣人入湘一方面是政府招抚垦荒,开发湖湘;另一方面是自发移民。有避难流亡、脱贫发家、仕官入湘、贬谪逐湘、逆境迁湘等。据统计,自五代始,经宋、元、明、清四朝至民国初年,一批批赣籍移民陆续迁入涟源境域,后发展到100多个姓氏。赣人入湘的大多是汉人,他们迁入涟源境内后传播了汉族先进文化,当地的土著居民逐渐被汉化,至清末涟源境内基本上是汉族人,盛成的是汉文化。

  此后,在涟源境域不同的时期所发生的重要的颇具影响事件而命名的地域文化五花八门。在蓝田创建国师而称“国师文化”,以蓝田抗战为背景而著《围城》称“围城文化”,因抗战从外地搬来许多大、中学校及机关工厂等而称“抗战文化”等等。此外还有湘军文化、双拥文化、爱心文化、诗词文化、古镇文化等。

  二、涟源的地域文化具有阶段性主流文化的特点

  涟源历史从文化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远古先秦至北宋时期,第二阶段是北宋末至晚清时期,第三阶段是民国至涟源建县前后。由于各个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和方式不同,社会人文环境迥异,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的影响,因而各个不同阶段的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心里状态等及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了各个不同阶段的主流文化。当然,地域文化或阶段性主流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一般不会消亡,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其主流文化的特质逐渐弱化,被一种新的主流文化所取代,但其仍然在发挥着潜在的影响和作用。

  1.远古先秦至北宋时期的主流文化为荆楚文化和梅山文化。

  远古,我国有东夷、南蛮、西戎、北荻之说。涟源境域属南蛮之地。商周时期中原民族把长江中游的南方民族称为荆蛮、楚蛮或荆楚。周武王分封荆楚民族一支的首领熊绎于荆山丹阳,为楚子,标志着楚国历史的开始。春秋时期,以荆楚文化为主体,以楚国为中心的楚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其文化精神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楚国的农业、手工业、青铜、铁器、丝织品、建筑、造船业相当发达,又历来重商,商业成就突出,它生产的产品,不仅输出到大江南北,而且远至中亚、东南亚地区。战国时间,楚国不断扩张,占有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方,并控制了今河南、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成为“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广阔的政权。荆楚文化的精神在如今的涟源人中仍能得到体现,尤其是它重商的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涟源人。

  梅山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长沙),南接邵(邵州,今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常德)。”即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两水之间呈西南-东北走向的资水河流域——雪峰山区,面积5万平方公里。《宋史》有一个四至描述: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北界益阳泗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由此看来,涟源全境都属于梅山地区。而生活在涟源境域内的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是南蛮的一个分支——梅山峒蛮。梅山峒蛮长期过着原始氏族的生活,生存环境极差,但却自我封闭,“旧不与中国通”,也不接受王化,历代王朝曾多次用武力征服无果,就对梅山地区实行经济封锁,但遭到梅山蛮的强烈反抗。唐乾宁四年(879年)梅山蛮攻潭州,五代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年)攻邵州,开宝八年(975年)又犯邵州武冈、潭州长沙,多次抢夺盐巴、铁器、布匹等。太平兴国六年(976年),宋太宗派兵进攻梅山,俘斩峒民数千,激起峒民反抗。次年,梅山峒民在左甲首领扶汉阳率领下,攻打北宋边界,宋太宗令翟守素调潭州兵镇压,俘斩峒民2万,仍未使梅山蛮屈服。直至北宋熙宁五年,宋神宗改用怀柔政策,蔡煜章惇开梅山,设新化(王化之新地)、安化(人安德化),梅山才正式归顺朝廷。而接受朝廷统治较早的涟源南部蛮夷,在宋太宗即位后派大将周武率数万大军围攻,激战七天七夜,蛮夷寡不敌众,大多战死,少数逃往他乡。因此,在北宋前涟源境内的主流文化是荆楚文化和梅山文化。

  2.北宋末至晚清时期的主流文化是耕读文化和家族文化。

  自五代始,经宋、元、明、清至民国初年,江西大量移民分批陆续迁入涟源境内,姓氏百余个。迁涟后,他们劈山开土,沿河造田,就地建居,以耕养家,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农耕文明逐渐取代了狩猎文明。经过数百年的苦心经营,各个家族边耕边读不断发展壮大。如李氏,在五代时,李茂隆公偕妻及二子,由江西吉州泰安县迁今荷塘镇,另一支元隆公迁今桥头河镇,还有一支迁今水洞底天堂。梁氏,梁万隆公(五十九世祖)在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由江西泰和县迁常林迪康。六十世祖经公从迪康迁六亩塘镇良溪。南宋时(1177年)六十六世祖大义公由良溪迁三甲。后子孙分布在三甲、四甲、六甲、十甲等地,统称“三甲梁家”。龙氏,北宋时(960年)龙通方公由江西茶陵迁湘潭十四都,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通方公后裔龙跃公迁荷塘富田桥。1343年,通方公另支后裔龙贵公、道公兄弟迁居安化县栗山桥之排门和苦竹(今伏口镇),成为湄江、伏口、龙塘等地龙姓始祖。周氏,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始祖文旺公从江西泰和县迁湘乡四十一都,后迁居四十二都金盆湾。明、清二代江西周氏又数批迁湘。入涟后的各家族通过勤劳奋斗,繁衍生息,以耕养家,以读旺家,力耕力读,耕读并举。同时以学举仕,学优则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后各家族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农耕家族、耕读家族、仕宦家族。这三类不同家族,都靠耕读传家,但他们的生计之策不同,因此其家境贫富、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各有差异。

  明清时期,以耕起家,靠耕读传家的境内各姓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其人口和经济实力显著倍增,为此,各家族大兴土木,修建堂屋祠庙、桥梁渡口、石路茶亭等。同时,纂写家族谱牒,颂祖存史垂教;兴办家族教育,以教振家兴族;制订家族宗规,规范伦理道德等。逐渐形成了融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教育学、艺文学于一体的家族文化。一是家族建筑。仅原白马、杨市、山塘区就有家堂148个,屋场136个,其中以刘氏老刘家为代表的统式结构家族大堂,以周氏金盆周家为代表的联式结构家族堂屋,以毛氏冲虚为代表的古式居庐。据统计,从康熙至同治100多年内,原杨家滩境内就修建了桥梁82座,石路28条,渡口24处,寺庙51个,茶亭6个,宗祠100余栋,在涟源南部构成了一个古建筑群体。二是家族谱牒。自古至今,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累族谱而为县志,积县志而为国史”。族谱的内容包括谱序、凡例、源流、班序、宗祠、祖墓、族居、族产、传赞、墓志铭、礼仪、乐章、服制、家训、诗词、格言、族规等,这些内容涵盖着家族的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习俗等文化,可称为家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族谱与国史、方志同出于一义,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各姓大多有族谱,从明万历时开始修谱,至今有的是四修、五修。如《桥头李氏四修族谱》共41卷,其卷首部分收录有《清史稿》中该族名将李续宾、李续宜、李光久列传3篇,朝廷诏书16篇,敕2篇,诰命101篇,御制祭文5篇,碑文2篇,另有忠烈传219人,贞孝节烈传38人等以及李家等战功卓著的事迹。这些资料是研究湘军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三是家族教育。“一族之隆潜在于人才,人才的盛衰在于教育”。县有学、族有馆、家有塾。境内众姓家族建书院、办塾馆、兴新学等以教兴族,家风大振,人才大旺,族业大兴。最有名的有桥头河的观澜书院,安平的培兰书院,岛石的江南、江北书院和西冲书院,孙家桥的涟河书院。此外彭族义塾、杨市刘姓的传经家塾和汲古书屋,甘溪肖姓的凤藻书屋,桥头李姓的将就书屋,板桥姚氏的兰友私塾等也很有名气,为此培养了大批人才,最著名的有11位湘军名将和烧车御史谢振定均记入了清史人物列传。

  3.民国至涟源建县前后的主流文化是新文化(革命文化)和市场文化。

  新文化也可称革命文化,是指五四运动前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的文化。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的,它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指导,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目标,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国后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新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集体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这段时期,涟源的仁人志士纷纷走出家门、国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原石狗乡人颜息庵,为湖南首批官费留日学生,在日本与黄兴、蔡锷交往甚密,后加入“华兴会”,辛亥革命后成为倒袁驱张的先导之人。蓝田光明山人李燮和,先后加入“华兴会”、“光复会”,后东渡日本考入警官学校,与孙中山、黄兴会晤,改为同盟会员,参与黄花岗起义,后为光复军总司令。其弟李云龙考取官费留日,“中国同盟会”会员,助兄率领江浙起义军攻克南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被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军衔。国立师范学校在蓝田创办时,他让出“李园”作为校舍。原南风乡人李任、李海,先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成为光复军的主要骨干。此外,还有同盟会会员梁焜耀、梁竞魂(三甲乡人),李鑫(杨家滩人),中华革命党人廖湘芸(蓝田人),孙中山大元帅府少校参谋王校膺(龙塘人)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涟源境内党员和支部发展迅速,乡、区、县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省城长沙许多学校相继迁入涟源的蓝田、杨家滩、桥头河、七星街等地。如1938年12月,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创办。1939年春,建国、长郡等14所普通中学和省立五职等5所职业中学也相继迁入,以后达德、国立师范附中等4所中学又迁入并附带民办小学。与此同时,大批名流学者也来到涟源,这有力地促进了涟源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及涟源人思想观念的大改变。迁涟学生广泛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组织了“文化界抗敌后援会”支持前线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涟源境内的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一支队第五团,通过桥头河暴动逐步发展壮大。湘中一支五团在夺取地主庄园、枪支,消灭国民党县、区、乡武装及警察所、保安团、自卫队武装,歼灭匪首尹立言的“西南民主联军”,粉碎白崇禧6个正规师的“围剿”,配合解放大军南下,促进湖南和平解放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涟源人为争取自由解放,建立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湘西剿匪,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等多种职务的陈浴新(蓝田光明街人)。参加常德会战,阻拦日军入涟,后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军政部中将附员、湖南省政府顾问的梁祗六(三甲人)。和毛泽东并肩作战的省立第一师范同年级学友罗驭雄、罗宗翰(均为伏口人),同班共读后赴法勤工俭学的王蛟池(七星人)。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刘中(青烟人)。早年加入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任中共留法总支部书记,后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刘若文(青烟人)。荣幸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肖作霖(茅塘人)以及开国上将李聚奎、开国少将罗云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涟源人,又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令世人瞩目。

  改革开放后,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敢立潮头的涟源人再一次走出了家门,搏击商海,迈出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逐步完善,涟源的民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经商办厂的涟源农军遍布全国各地,涌现了三一、五江集团等全国闻名的民营企业。同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通过筑巢引凤、引凤回巢等策略招商引资,一批产值上千万甚至过亿元的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涟源,涟源经济又出现了空前发展的好势头,现正在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同时一种新的主流文化也逐步形成,那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法律法规为准则,以新时期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市场文化。

  三、涟源的地域文化可定位或可概括为涟河文化

  1.涟水流域概况及涟河文化综述。

  涟源境内北有湄水,中有涟水(建县前称蓝田水),南有孙水(建县前称涟水)三大河流,共有大小支流172条,其中166条均分别汇入湄水、涟水和孙水,呈树枝状水系,最后在娄星区犁头嘴(原属涟源)汇合成涟水干流,经湘乡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涟水流域(上游)流经市内总长694.35公里,流域面积1749.4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涟源全境。

  涟水发源于新邵县观音山西南麓,从财溪落马江入境,由西向东至马埠桥右合墨溪水,至三甲右合沿田江,至毛坪磨石桥左合良溪水,至蓝田双江口左合新涟河,至石马山右合小冲水,至湖泉石门左合温江水,经石狗至渡头塘铜铃桥与来自西北的湄水汇合,继左接增加水进入娄底市。孙水发源于新邵县龙山之麓的界江坳,从田心郁溪村入境,自西向东注入白马水库,流经白马、茅塘、枫坪,至太和石湾园合沙溪水,至杨家滩合枧埠凼水,至水洞底进入娄底市,在犁田嘴汇涟水。湄水发源于安化县高明乡步岩村,经驿头铺、槐家山、罗福堂入涟源柏树乡,经石陶大江口、湄塘至龙塘湾左合归水,经南风至桂花豆子冲左合七星河,至桥头河桥头山左合曲溪水,至渡头塘铜铃汇入涟水。

  涟河应指涟源境内以涟水为主干(包括汇合的湄水和孙水)的河流总称,人们也习惯称涟水为涟河。涟河是涟源人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沿河两岸的人们,也孕育了涟源独特的地域文化。一般来说,地域文化的生存、传播与发展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涟源特殊的“E”字形地理结构,在交通不发达、生产生活水平极低的狩猎和农耕时代,无疑将自己封闭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艰苦漫长的“独立王国”生活。但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涟河流域却成了阡陌交通的发达之地,商贸流通的集散之地和文化繁荣的辐射之地。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涟河两岸的涟源人,凭着超人的智慧和胆识,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造就了富有涟源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涟河文化。流水不腐,涟水多情。滔滔东去的涟河水,以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姿态,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逐步充实和完善。

  2.涟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涟河文化是指生活在涟河两岸的涟源境域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延绵和影响至今的文化传统。它分为孕育、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

  ①孕育阶段。远古先秦到北宋时期,也就是市境内唯一存在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时期。远古至先秦和北宋时期,涟源境内生活着南蛮的一支少数民族——梅山峒蛮。春秋战国时期称“荆蛮”,汉代称“长沙蛮”,隋代称“莫徭”,唐代称“梅山蛮”,是湘中苗瑶的前身。生活在境内的峒民们,过着刀耕火种渔猎的原始氏族生活,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在长期的与自然抗争、与生存抗争和反抗朝廷的压迫中,逐渐形成了剽悍刚强、勇敢无畏、百折不挠的个性心理特征。为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他们崇尚巫傩,通过祭祀仪式乞求平安幸福。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形成了颇具神秘色彩的原始巫傩宗教文化。它涵盖了人类学(人类的诞生、民族的形成、民情风俗等)、原始科学(如医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学等)、原始艺术(如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这是最原始的涟河文化(当然有梅山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子),后绵延数千年。

  ②形成阶段。北宋末至晚清时期,也就是市境内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汉化及消亡时期。自五代始一直到民国初年,大量的江西移民分批陆续迁入我市境内,他们带来了汉族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境内少数民族一起开山劈土,拦河造田,聚族而居,以耕养家,以读旺族,各姓家族逐渐壮大。后又开矿办厂,设铺经营,利用涟河的水运优势进行工矿和商品贸易,有力地推动了涟源农业、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末清初,涟源的经济出现了首次繁荣。一些先富起来的大姓家庭开始修建族居祠庙,纂编家族谱牒,兴办公益事业等。北以桥头河,西以蓝田,南以杨家滩为中心的经济文化中心初步形成。随着汉族的不断涌入和发展壮大,境内原有的少数民族已基本汉化,原存于少数民族的个性心理特点也在汉族中得以传承和升华完善。淳朴重义、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经世致用的心理特征已形成。狩猎文明已被农耕文明冲击而破碎,原始的巫傩文化中,有的内容和形式已逐步弱化或消亡,有的已被新的儒道释思想所取代。以儒学思想为主导,辅之以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辩方法的理学思想已占统治地位。涵盖着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教育学、医药学、艺文学等于一体的涟河文化已经形成。在涟河文化的薰陶和影响下,涟河两岸人才辈出。如“父子两翰林,祖孙三进士”中的“烧车御史谢振定;湘军名将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刘腾鹤、刘连捷等11人载入《清史》人物列传;光绪进士、刑部主事李希圣、医学家肖琢如、榜眼书法大家黄自元等。

  ③发展阶段。民国初年至建县前后,也就是争取自由解放,建设新中国及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的打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与以群体主义为核心的儒家传统伦理发生碰撞交融,儒家传统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一些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中国封建文化的腐朽性,这样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传统伦理越来越失去它规范现实的作用;有的年轻个体甚至以出走的方式来挣脱封建伦理和家庭礼教的束缚。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许多进步青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吸收,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集体主义道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和礼教思想得到彻底遏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使儒家传统伦理文化面临现实生活的挑战。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儒家传统伦理是重义轻利的,由此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尖锐对立。虽然说,儒家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相关公平诚信的伦理,这与市场经济是相通的,但是儒家传统伦理作为一种典型的道义伦理,它与功利的市场经济在整体上还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儒家传统群体伦理已经难以真正规范当今人们的市场行为,它已经成为一种飘浮现实生活之上的道德理想。

  3.涟河文化的精神及开发利用。

  研究地域文化,最主要的是研究地域文化的精神。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将涟源的地域文化——涟河文化的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淳朴重义的正义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这五种精神一直在影响和推动着涟源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也必将成为实现美丽幸福涟源梦的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文化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世人青睐。而地域文化既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又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条件,更成为了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和探讨涟源的地域文化——涟河文化,把握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当前我们的共识,并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宣传推介研究涟河文化,着力打造涟河文化品牌。成立涟河文化研究会,深入探讨研究涟河文化的历史、演变轨迹及规律以及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推介涟河文化及精神,打出涟河文化口号。同时,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招商活动,着力打造涟河文化品牌。如征集一首反映涟河文化精神的歌曲,建立反映涟河文化的主题公园;利用涟河文化中的重要历史人文故事命名城区的公园、广场、街道等。二是挖掘涟河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实现文化旅游的完美结合。重点打造红色、绿色、古色三条旅游线路。红色:毛泽东游学伏口——开国上将李聚奎故居——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墓——抗战时创立的国立师范及迁涟的学校旧址——三甲的抗日战壕——开国少将罗云故居——湘中一支五团纪念馆——新闻家李普及军旅作家蒋牧良故居等。绿色:湄江——白马湖——龙山——飞水漂流等。古色:谭家花屋——三甲古村落群(世业堂、共产主义新村等)——杨市湘军名将故居群——彭氏宗祠——锡三堂——乐恺堂等。挖掘和开发利用民俗文化和戏剧:珠梅抬故事、龙塘木偶戏、湄江山歌、古塘伏口的诗词和锣鼓土、桥头河和七星的花鼓戏、石狗的骨牌灯、涟源湘剧、板凳龙、枫坪杨市的傩狮舞、荷塘的花灯等。饮食文化:蓝溪桥的面、珠梅土鸡煨鸡、杨市水浒席、富田桥豆腐、金石豆皮、龙山腊肉野菜、甘溪粉丝、桥头河蔬菜、湄江鱼、伏口吊锅菜、三甲猪全席等。同时着力打造古装湘剧《烧车御史》,拍摄电视连续剧《烧车御史谢振定》,大力宣传推介乐恺堂与《红楼梦》的故事等。三是尽快新建博物馆,引资修复古民居。让反映涟河文化的历史文物尽快展出,也可复制我市的国家一级文物作为礼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赠与外宾。同时通过招商引资,让古民居群重焕异彩。

[编辑:彭诗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药王孙思邈和湘中龙山
双峰县
2019-1《十月》·散文·涟源行︱徐可、王十月:塘江湖海一水间
徒步母亲河,我们用心丈量这方沃土的厚度与宽度
涟源市特邀专家学者到荷塘调研地域文化
【娄底读本】印象娄底:娄底市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