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巴都市:美国加州大学女博士 回到巴中种竹子
美国加州大学女博士 回到巴中种竹子
www.bznews.org 巴中传媒网 2010-12-08 来源:巴中传媒网  【打印】【关闭】
 

 

她叫成燕   巴州区花丛镇人

      ■4岁那年,成燕被父母送到美国哥伦比亚的舅舅家里,从此,成燕一直在美国生活,并读完博士。
      ■2007年,成燕放弃跨国公司经济顾问的高薪职位,回到了家乡创业,建生态林农基地。
      ■整个项目总投资5200余万元,到2013年底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
      ■回国后,一次与朋友聚会,成燕吃完饭后起身买单,朋友们见状,都起身离开。一帮朋友还没走出店门口,便被老板叫住了。原来,成燕按国外习惯,只付了自己的餐费。

  12月2日中午,在巴州区青木镇石马村的竹园生态基地,秦巴都市记者看到,基地内苍劲挺拔的吊丝球竹一望无垠,几百只山地乌鸡正在竹林里自由觅食。一名戴着眼镜、知性文雅的青年女子蹲在地上喂养一群刚孵化出来的山地乌鸡。工作人员介绍,她就是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巴中老家,投身生态农业的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成燕。

  从2007年回到巴中,成燕已在巴州玉堂、白云,平昌岳家等地建立起3处生态林木基地。去年开始,她又在巴州区青木镇建立了1016亩种养殖基地。尽管创业之初困难重重,但骨子里透着坚毅的成燕始终坚信:自己的未来不是梦。

  4岁到美国  与舅舅一起生活

  成燕的老家在巴州区花丛镇,4岁那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哥伦比亚的舅舅家中。从此,成燕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国外生活。初三那年,因舅妈回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她被送回老家读了一年书。在美国读书期间,每逢学校放假,成燕都会回国探亲,而此时,国内学校正在上课,成燕便会利用假期,到国内的学校旁听。1997年,成燕在成都外国语学校学习了一个学期后,回到美国哥伦比亚读硕士,后又考入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被家乡小伙感动  她坠入爱河

  1999年春节,回巴中探亲的成燕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在巴城从事家电经营的巴州小伙刘丁天,她被刘丁天的绅士风度、真诚豪爽和幽默风趣等特质吸引,而刘丁天也被成燕的知性、爽朗所吸引。从此,刘丁天对成燕开始了长达1年的追求。成燕说,当时她虽对刘丁天有好感,但考虑到两人相隔遥远,她一直逃避这份感情。春节过后,成燕回到美国加州继续学业。当她以为自己与刘丁天的故事会画上句号时,痴情的刘丁天却每天准时给她打一个问候电话。一开始,成燕总是在电话里以“你好,请问有事么?”或“我现在很忙”搪塞刘丁天。但刘丁天始终坚持按时给成燕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刘丁天的真心付出,终于打动了成燕,她不再逃避,接受了这份感情。

 
放弃外企高薪工作  她回国创业

  有情人终成眷属,2001年,成燕和刘丁天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2004年,成燕顺利获得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我从小就向往世外桃源式的田园生活。在美国加州学习期间,对当地人的田园生活羡慕不已,觉得男耕女织的日子很是惬意。”成燕说,她决定回家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身为人母后,很想回归家庭。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家庭,2007年,成燕毅然放弃在跨国公司担任经济顾问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

  自主创业  她已建成4个生态林农基地

  2007年回国后,成燕先后在巴州玉堂种植了100多亩吊丝球竹,在巴州白云种植了160多亩巨桉,在平昌岳家种植2000多亩吊丝竹球。目前,这3个基地即将投产。2009年开始,她在巴州区青木镇沿河两岸承包租赁土地1016亩,投入560万元,挂牌成立了“天豪竹园生态开发中心”,准备发展笋、材两用的吊丝球竹,目前,她已在园区内修建了180平方米的孵抱房、600平方米的小鸡炼苗房,引进600只山地乌鸡种鸡、200只山地柴鸡种鸡。

  在青木找到连片土地  她很高兴

   “搞生态农业,必须要有连片的土地、优越的地理环境,青木成为我另一个林农基地,原因也正是如此。”成燕说,早在2008年,巴州区扶贫办在招商引资中,看中了她的生态农业项目,并建议选点青木镇。当年,她便到青木镇石马村实地考察,“一到这里,我就被眼前的青山绿水和成片的土地所吸引。”她当即决定,将另一个基地建在青木。

  2009年2月9日,成燕与青木镇街道居委会、石马村、方坪、青木、铜观等5个村9个组的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正式在该镇建设生态农业基地。

  村民不理解  办公用房被拆

  初到青木镇时,成燕的项目并不被当地村民看好。今年2月22日,也是大年初九,因当地一村民想承包成燕已承包的土地搞养殖,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将成燕刚刚建起的办公用房拆除。“头一天,基地刚刚挂牌,第二天就出了这样的事。”成燕说,当天上午,她和工作人员放完线回办公室时,有村民提醒:“你的办公场地被拆了。”成燕以为村民在开玩笑,并没在意。“你的办公场地真的被人拆了!”第二位好心村民提醒时,成燕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一路奔到办公场地,看到刚刚搭建的简易板房已成一片废墟时,真想放声大哭。

  “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出成绩,带动周围的村民致富,改变他们的看法。”成燕说,她早就料到,创业不会一帆风顺,创业就要吃苦。在当地党政干部的协调下,一个多月后,又一座办公用房出现在基地内。


地方党政很支持  她带动农户创业

  成燕说,在建设基地的过程中,她得到了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她要在青木把事业做大做强。

  石马村村支书刘亚军告诉秦巴都市记者,成燕刚到当地时,部分村民不支持不认可。镇村两级干部积极下户宣传,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目前,该村正筹备成立一个协会,吸纳当地村民参与,帮助成燕集约土地、扩建厂房、调和矛盾。“我们村已有30多户农户在成燕的指导下搞起了生态种养,而且效益明显。

  青木镇党支部书记成万银说,成燕的到来,对转变该镇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脱贫致富都有很大的帮助。该镇会积极争取项目补助,协调矛盾,为其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并指导其以基地带动整个青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施“公司+农户”模式   村民受益

  为了转变当地村民的传统农业和种养殖观念,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成燕聘请当地村民到基地务工,每月据实发放工资,以此带动部分村民的积极性。随后,她开始在基地周围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免费向当地村民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及鸡苗、饲料,并承诺,产品成熟后公司以不低于双方约定的保底价格全部收购,公司提供的种苗等成本从收购款里扣除,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村民白大爷说,当地人传统观念浓厚,听说成燕要承包土地搞生态农业时,很多村民都不理解,在土地配置和技术推广上处处为难成燕。经过党委政府的宣传引导,加上成燕推广的“公司+农户”模式,村民的思想慢慢得到了转变。“我现在每个月在成燕的基地里干活,工资800元钱,自己家里还种了些竹子,养了些鸡,真正是照顾家庭挣钱两不误。”

  “成燕不仅免费提供技术,还给我们提供鸡苗和饲料,我家现在养了800多只山鸡。”村民汤中兰说,因为成燕保证收购产品,他便可以安心在家搞养殖,年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

  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是她最终目的

  “坚持就是胜利,我已在青木站稳脚跟。”聊起创业经历,成燕的眼神中充满了信心。

  成燕说,下一步,她还将建竹笋、竹产品加工房5000平米,利用竹园立体养殖生态土鸡30万只,建鸡舍12间,建微生物制品厂1000平米及3个沼气池,并配套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及机器设备。“整个项目总投资5200余万元,预计建设工期3年。到2013年,就可正式投产,到时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年创税820万元,年利润2600万元。”成燕说,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还可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30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

  在成燕心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生活习惯差异大  海归博士笑话多

  因从小生活在国外,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教育,成燕对国内的很多生活习惯不是很了解。刚回巴中时,成燕在朋友和家人面前闹了不少笑话。

  朋友聚会  她只付自己的饭钱

  在美国,成燕和朋友吃饭向来都是AA制。刚回巴中时,有一次朋友聚会,成燕吃完饭后起身买单,朋友们见状,都起身离开。谁知一帮朋友还没走出店门口,便被老板叫了回去,原来,成燕只付了她一人的餐费。“你这个人咋这么自私呢?”当时就有朋友玩笑似的“教训”成燕。“在美国,朋友聚餐都是AA制,国内不一样吗?”成燕连忙解释。

  成燕说,从那之后,她便开始慢慢适应并接受国内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让自己在朋友和家人面前闹笑话。

  和异性朋友逛街  被其妻子当“小三”

  “在国外,男女普通朋友一起逛街很正常,有时甚至还会手挽手,但在国内就不同了。”成燕说,刚回国时,有一次她准备上街买一些生活用品。刚好那天老公工作太忙,无暇陪她逛街。自己对巴城不是很熟悉,咋办呢?成燕便找到老公的一位好友陪自己逛街。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习惯了国外生活方式的成燕并不知道,那位陪她逛街的朋友的老婆盯上了他们,不问青红皂白,极不友好地把成燕和自己的丈夫骂了一通,让成燕和那位朋友百口莫辩。“幸好我老公及时赶到现场,平息了那场误会。”成燕说,从那以后,如果没有丈夫陪同,她一个人很少逛街。

  “现在,我已经逐渐适应了国内的生活方式,再也不会闹那些笑话了。”成燕笑着说。

延伸

吊丝球竹

  别名:甜竹马尾竹、大头典、大头竹、坭竹(均广东)。主干高16米,直径粗约9.5厘米,顶端稍弯垂;节间长30-35厘米,壁厚1.5—2厘米,秆基部数节的秆环上有根点及毯毛状毛环。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常见于河岸、村边和路旁,为常见栽培竹类。竹竿可劈篾编制粗大竹器,多用于建筑、生排、水管,还可做造纸、烧制竹炭的原料等。其笋大而多肉、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其竹茹还可入药,具清热止呕功效,中医常用之治胃热呕吐。

适合我省引种的吊丝球DD—1

  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从广西引种吊丝球竹,经培育和造林试验,选育出了吊丝球竹DD-1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被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其特点是成活率高、成林快、投资省、产量高、收益大,管理粗放,既可规模种植又可零散种植。具有很强的耐旱、抗盐碱、耐寒性。如果经营得好,春季栽种,夏季即可出笋。

  在山地科学种植吊丝球竹,平均每亩可年产鲜笋1500~2000公斤,其竹可供建筑和造纸之用,又可起到美化环境、蓄水保土的作用。(秦巴都市记者  蒲婧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溪85后大学生村官园“猪倌梦”富乡邻
【喜报】四川省秦巴农商贸易公司与农信互联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燕君芳:养猪成就大事业
巴中融入秦巴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路径
8景区冲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经济林中药材套种项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