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足厥阴肝经:
X

大敦穴(五输穴之井穴):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0.1寸。
主治功效: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子宫垂脱、尿路感染、中风、睾丸炎、癫痫。
其他功效:治肝之要穴;与隐白穴配合使用,止血效果更好,治疗下焦出血症状,堪比云南白药。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治疗疝气要穴:一般疝气取大墩,灸罢大墩除疝气。


行间穴(五输穴之性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功效:高血压、眩晕、癫痫、糖尿病、青光眼、月经病、尿路感染、牙痛、两腮肿痛、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健忘抑郁症
其他功效:去火功效显著 且是泻心火 上述症状乃心火太旺所致 “实则泻其子”
太冲穴(五输穴之输穴,肝的原穴):在足背部,于第1、2跖骨之间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功效:清肝热、头顶痛、眩晕、高血压、神经官能症、青光眼、月经病、糖尿病。
其他功效:很多慢性疾病从源头调理,诸如高血脂、高血压、心脏供血不足、肝病等。抑郁症疏肝理气,排毒解毒大穴。肝火旺脾气大者,爱生闷气者,常忍气吞声者。欲美容养颜者。不痛者可先按摩阴包穴。

中封穴(经穴):在足背部,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的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
处。(图不是很清楚,请结合大墩穴第一张图看吧)

蠡沟穴(络穴):蠡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功效: 瘙痒症阴囊瘙痒湿疹 阴道瘙痒 妇科病 如月经不调 痛经等要穴
其他功效:慢性肝病、慢性胆病有疗效


中都穴(郄穴):小腿内侧 内踝尖上7寸 胫骨内侧面中央
主治功效:腹痛、腹泻、疝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下肢关节痛。
其他功效:治疗急症、急性肋间疼痛、急性眼睛胀痛。


膝关: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曲泉穴(合穴):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取穴。
主治功效:癔症、精神病、月经病、阴痒、遗精、阳痿、疝气、膀胱炎、膝关节痛。
其他功效:滋阴、祛湿、肝肾阴虚、沟通肝肾要穴、堪比杞菊地黄丸和二妙丸。膝盖疾病要穴,降血压要穴。


阴包:大腿内侧胫骨内上髁(音科)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主治功效:腰痛阳痿月经不调
其他功效:肝经脉易血瘀之处
说明:若按揉太冲不敏感可能阴包穴处有瘀滞
足五里: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阴廉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急脉穴:该穴位于人体的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章门穴(脾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脏会章门,肝、胆经的交会穴):在侧腹部,垂肩屈肘,于肘尖下侧腹处取穴。
主治功效:腹胀、腹痛、胃痛、腹泻、肠鸣、呕吐、水肿、肝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
其他功效:调节五脏功能之要穴


期门穴(肝的募穴,足厥阴、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在胸部,于乳头直下第二根肋骨凹陷处取穴。
主治功效:胸膜炎、肝炎、肝硬化、胸肋胀痛、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肠炎。
其他功效:肝经气血会聚之地、疏肝要穴、调理肝脏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蠡沟穴的准确位置及按摩蠡沟穴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图及14个穴位位置图  | 经络图解
经络第2课:足厥阴肝经穴位
中都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