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时期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

  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指近代中国的全国运动会,共计7届。从宣统二年(1910)由美国传教士爱克斯纳(D.T.Max Esner)发起“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在南京举行开始,已开过三届全运会,但因所有组织、裁判等工作,均由外国人担任,国内体育界对此早有意见。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国民体育法》,决定是年下半年举办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各项组织工作均由国人担任。国民党要员戴季陶为此著文《由中国历史文化上见到的教育意义》指出:“由中央政府发起、主持,这次第四届要算第一回。”中央政府又专门通电各省“奉中央政治会议193次决议,聘任蒋中正为大会名誉会长,戴传贤为正会长,张人杰、何应钦为副会长,朱家骅为筹备主任……”。当时,国民党元老张人杰主政浙江,他为1929年在杭州举行盛大的西湖博览会,力主同时在杭州举行举行第四届全运会和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为此,他积极活动,多方游说。1929年9月,经中华民国政府中央193次政治会议决议,中华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市举行,以期与博览会共办而相互增辉。只是首次由国人自己筹组如此大规模的全运会,各方面有相当难度,经商讨后把会期推迟半年,改在1930年4月举行。

  1929年9月,“第四届全运会筹备处”在杭州马坡巷“省自治专校”门口挂牌。杭州市体育界著名人士舒鸿与市党政军警各界要员,均参加筹备工作。原定经费26万,后减为15.5万元,其中,浙江省出资10万,中央及部分省市赞助5.5万。运动场址初定杭州笕桥附近,因距市区较远,改在杭州梅登高桥东边原清军大营盘基地,东西长380米,南北宽243米,面积约150亩。前后费银4.4万元,建成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各1个,各场间以竹篱相隔,均建有木质看台,可同时容观众万余。会场时称国立杭州运动场。游泳比赛场地一时来不及改建,遂商定借用之江大学游泳池使用。

  1930年4月,由浙江省政府筹办的中华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隆重举行,与会者有14省7个特别市及各地华侨代表队共22个单位,运动员1640人(男1219、女421)。《浙江省体育志》记载,其中上海198人,江西159人,湖南152人,浙江125人,辽宁123人,南京113人,湖北110人,北平(即今北京)104人,天津92人,河南91人,广东87人,江苏79人,香港65人,福建49人,青岛19人,东特区(哈尔滨)19人,山东14人,绥远12人,四川10人,河北9人,日本神户华侨10人,规模远超前三届全运会。由于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运动会,所以国民政府特别重视,力图通过全运会来体现其新兴政府建国强国精神,大会特聘请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任名誉会长。

  第四届全运会于4月1日在梅登高桥体育场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开幕式当天盛况空前,上空飞机翱翔,地面军乐阵阵,杭州小学生集队,齐唱欢迎歌,并表演5000人大型欢迎操。蒋介石、国民党中央代表邵元冲、中委吴稚晖、褚民谊、外长王正廷、财长宋子文、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海军次长陈绍宽、工商次长穆湘玬及大会会长戴季陶、副会长张人杰、朱家骅等登主席台就座。开幕式于上午九时半举行,首先鸣炮奏乐,全体脱帽肃立,由蒋介石升旗,会长戴季陶致开幕辞,副会长张静江致欢迎辞,朱家骅主任报告筹备经过,邵元冲代表中央党部致训词。其间,蒋介石先后两次下主席台走到会场正中,于摄影台上作即席讲话。后华侨代表袁敦礼答辞,运动员宣誓。当天下午6时,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在西湖蒋庄设茶点招待各地代表70余人;下午7时后,复在西湖畔举行欢迎会,运动员及工作人员2000余人到场,蒋氏再致欢迎词。

  国民党要人林森、何应钦、陈果夫、蔡元培、蒋梦麟、于右任等,开幕式后也先后到会。蔡元培致词略云:“运动有两种意义,一在人类身体健康,一是人类竞争状况。”他还鼓励运动员们胜不骄,败不馁,以“参与即为荣”给运动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4月1日下午1时,运动会各比赛项目分别有序展开。这次大会比赛项目男子组有:田径、游泳、全能、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和网球8个项目。女子组开始设锦标,其竞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网球4个项目。田径和全能分设锦标,表演项目:男子有自行车及国术;女子有舞蹈。大会主要裁判有马约翰、吴蕴瑞、舒鸿、金兆钧、蒋湘青、张信孚、王复旦等。运动会工作人员均由国人担任。竞赛规则,除女子篮球和掷棒球外,均以远东运动会竞赛规则为依据。比赛结果男子总锦标为香港、上海、广东并列夺得,女子总锦标被广东队夺得。

  在杭州举行的这届全运会可谓盛况空前,参加的团体、单位以及运动员阵容强大——这届全运会最耀眼之处,诞生了一个田径明星——刘长春。他在这届运动会上一举拿下100、200、400米三个冠军,并获得个人总分锦标而轰动全国,他的“东北短跑怪杰”也由此名噪一时。1932年,他只身前往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的单刀赴会让世人开始了解中国体育,也激发了中国的奥运梦想。

  这届全运会有了一些较大的变化:首先,大会为了与运动运动会对口,首次改为按省、市及华侨团体为单位参加的办法。其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身份的变化,以前运动员都为学生,由于提倡业余运动风气渐浓,因此这次参加大会比赛者政、工、商等界皆有人参加。第三,大会之前各省、市都进行了预赛,由于这次运动会是国民政府筹办举行,所以各省市群起追随,纷纷召开预选大会,选拔代表赴杭州参加比赛。

  以第三届全运会为分水岭,近代中国女子体育运动此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以后历届全运会、各省市地区运动会、远运会乃至奥运会的赛场上,人们都能看到中国女运动员的身影。一些在全运会上表现突出的女运动员一时间成了女明星,受到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专门设立了女子组,并正式设立女子竞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网球4个项目,都设有锦标。全国女子参加较为踊跃,总共有421名女运动员。在本次全运会上,东北女将孙桂云一鸣惊人,以7.4秒获女子50米短跑第一名,以13.8秒获100米短跑第一名。另外,她参加的100米、200米接力赛跑也都获得第一名,最后获田径个人总分第一名。孙桂云“每到一处,赛场内外索取签名者蜂拥而至”。会后孙桂云还被选为中国田径代表队员,参加了当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女子体育的开展,在中国女子体育发展史上抹下一笔重彩。

  这届全运会上,出现了体育史上第一面全运会会旗。会旗为长方形,中间是一个36齿的黑色齿轮,喻意当时的省市;下面是绿色的波纹,表示全运会赛址——杭州的钱塘江水;左边为红色;中间为白色;右边为蓝色。全部5色,代表世界五大洲。这面全运会会旗的文化内涵是此届全运会的精神缩影,用不同的物色描绘出现实的赛会图景,在中国竞技运动史上开其先河。

  4月1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华民国第四届全运会,一扫前三届全运会上那种洋人到处颐指气使,国人深感屈辱的情况,裁判等工作全由国人井然有序地进行,开得热烈、圆满、周到,获得前后来观赛的13万余人(其中外省观众5800余人次,发放记者证222张,摄影证30张)的一致赞扬。天津《大公报》做了高度评价:“此次开会十一日,参加者十四省区、七市,选手达一千六百余人,可谓极从来未有之盛,预料今后提倡体育之风气,益有进展,诚国家前途大可乐观之一现象也。” 当时上海《时报》敏感地看出社会已经对体育比赛深感兴趣,为提高报纸知名度,率先及时地利用《图画时报》,整版刊载体育赛事。

  可惜的是,浙江省与杭州市先在3月份举办了浙江省首届省运会,为本省选练“全四运”精兵,以期在全运会中占地利并抢得名次。岂知虽出“雄兵”125人,参加了男女田径、篮、排、足、网球及游泳等多项比赛,却未获一个名次,落了个“全军覆灭”。但参加万米跑的杭州四中学邵文龙在比赛中,虽跑在最后,仍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何坚持到底的精神,跑到终点,获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大会特授予他特等荣誉——大银杯。

  由于国民政府第一次组织这种大规模的体育赛事经验不足,组织工作仓促,在比赛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尤以裁判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女子200米接力跑不能判出第一、二名,最后只好各赠锦旗1面,含糊了事,判哈尔滨与广东并列田径冠军。而“男子万米赛时,因记圈错误”,发令员技术不高,使得男子田径锦标难以判断属谁。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也大闹“裁判不公”。

  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作为国民政府的首举,为日后各届全运会的举办起到了积累经验,起了引领中国竞技体育赛事发展的作用。因这届全运会而修建的从杭州横跨东河的宝善桥开始,到中河梅东高桥的“体育场路”则见证了浙江省乃至杭州市体育事业的起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回顾:旧中国的历届全运会:
奥运首位中国裁判:执法男篮决赛
了解全运会
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看那时各省市运动健儿的风采
中国十大田径运动员应该是谁?
朱建华一共破了多少次世界纪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