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现南宋盐钞制度的广东钞库银铤

在林林总总的南宋银铤当中,有一种錾有“广东钞库”字样的银铤显得非常特殊,通常在约4.5平方厘米、不及手掌大的铤面上打满了密密麻麻的戳记。这些戳记代表什么含义?它向我们传递了哪些神秘信息?这些银铤在南宋是做什么用的?要清楚地了解广东钞库银铤的真实身份,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宋代的盐专卖、盐钞、榷货务、交引铺等基本概念。

盐专卖、盐钞、榷货务及交引铺

食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消费品。《管子·海王》中讲到“十人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由于食盐消费需求大而且稳定,从而成为一种极易掌控的垄断商品。同时盐作为一种矿产,它蕴藏在地下、内陆盐湖和海洋里,其供给不仅受到资源的地域限制,而且其开采加工都是政府控制的。由于盐的这些特性,在古代中国,食盐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的来源,政府对于盐的煮制和买卖都非常重视,并制订各种法律,称之为盐专卖法或盐法。盐铁司是宋代主管中央财政的三司之一,其盐铁使执掌盐政。京城榷货务主办盐的专卖和盐课收入,地方盐政由朝廷委派高级官员或当地官员兼管盐法。而这一套完整的盐专卖制度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据记载宋朝盐的生产销售曾经先后实行过四种运营方式:“民制—官收—官运—官销”、“民制—官收—官运—商销”、“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在前三种运营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生产、运输、销售主体都有一些变化,但唯有收购主体没有变化,始终是由政府收购;而在第四种运营方式表面上看主要是商人运销,政府不介入任何产销环节,但事实是,商人要获得盐的运销权必须到榷货务算请(购买)钞引,凭钞引到盐产地支盐,生产者也不能随意将盐出售给无钞引的商人。所以最终收益者依然是政府。这里讲的钞引,就是盐钞。之所以称之为钞,是因为它事实上是代表实钱,是一种支盐贩卖的信用票据,用今天话来说是一种有价证券。

榷货务是宋代独有的重要的财政机构。榷的本义的独木桥,后引伸为专卖、专营,形容独占其利的垄断性的经济行为。榷货就是由官方专卖某种商品,并独占其利。南宋时期,榷货务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经销盐茶等专卖品,买卖钞引,即所谓的算请钞引。商人取得钞引方可经营盐茶等商品。“榷”如同是架设在生产者、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需要通过这座桥,商人要经营盐茶等商品,也需要经过这座桥。建造这座桥的是政府,政府作为这座桥的专有权持有人,要求生产者将所有的商品销售给政府,而政府通过自己的分销渠道或利用商人的力量,将这些商品销售给消费者,从中获取专卖带来的高额利润。就盐钞而言,不管政府采用官般法、通商法、钞盐法还是盐引法,最终都是将卖钞收入转入中央财政。

据史书记载,凡是有榷货务的地方,都开设金银盐钞交引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铺席呢? 《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中载:“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是作者孟元老在崇宁二年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写成的,这里记述的是北宋末年汴京的金银交引铺的情景。吴自牧《梦粱录铺席》记载:“杭州大街,自和宁门权子外五间楼,一直至朝天门外清和坊,南至南瓦子北,谓之界北,中瓦子前,谓之五花儿中心,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见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准榷货务算请盐钞引,并诸作分打及炉鞲无数。”从这些文献记载大致可以知道金银盐钞交引铺是为榷货务算请盐钞引,算请的意思是用钱或金银购买盐钞,而且涉及金额巨大。

那是什么人能够开设这样的铺席呢?答案当然是那些殷实的金银铺商。据戴裔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中分析:“商人开设交引铺之目的,固在乎蓄茶盐钞引以射利。”这种铺席初期是对客商负有一定的担保责任的,客人在边州入中粮或物以后,政府支付商人“交引”。商人拿此“交引”到京城榷货务换取钱物或茶盐钞引时,必须得到交引铺的作保,方可领取。政府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冒领。当然客商需要支付交引铺不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交引铺的担保。而那些殷实的金银铺户与榷货务官员相互勾结,利益共分,操作盐钞市场,从而获取了很大的利润。

还有一种情况是假如商人取得盐茶钞而不做此类买卖,就可以拿到金银盐钞交引铺出售。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金银钞引交易铺内陈列着金银和现钱,是准备兑换、清算盐钞引的:“门列金银及见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入纳算请钞引”。可见,金银交引铺还承担收购盐茶钞引的业务,低买高卖。而且这种钞引买卖除了用铜钱交易外,还可以用金银交易。《宋会要食货五》榷货务建炎三年(1129)十月二十五日条记载:“诏:客人愿于行在送纳现钱,或用金银算请钞引者,听,仍令提领司措置受纳,限日下给公据或合同,揭榜前去,令杭州本场,侯到日下,算给钞引”。这里说的是商人携带金银或现钱到杭州榷货务算请钞引时的有关规定。即商人带钱或金银去杭州的榷货务算请盐钞,需由提领务场的监督官发给公据或合同,而这个公据或合同也是免税的证书。免税是为了更多地吸引买卖钞引的商人。

卖钞库和广东钞库

卖钞库,是买卖兑换盐钞的机构,隶属榷货务。南宋高宗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筹集军费。朝廷采取卖钞换钱的办法,大量印制盐钞,以换取资金财物。《宋史·张悫传》载:“高宗为兵马大元帅,募诸道兵勤王,悫飞挽踵道,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盐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 “印卖东南、北盐钞引。”(《宋会要·食货》32之19)大元帅府卖钞换钱的办法,初衷是高宗即位前为应付急需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但高宗即位后的十几年里,在金军追逐下东逃西窜,这种权宜之计,竞成了经常性敛财的办法。高宗和孟太后等在逃经的扬州、镇江、建康(南京)、越州(绍兴)、明州(宁波)、温州、吉州、杭州等地先后设立卖钞库,靠沿途卖钞来维持日常开销。而且在整个南宋时期,卖钞一直没有中断过,成为南宋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自南渡以来,国计所赖者,唯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0)而且,巨大的军费开支也来源于盐钞。盐钞事实上已变成债券,通过卖钞而直接获得较多的现钱。这时的盐钞已经具备某些信用货币的功能。

广东钞库是设立在广南东路的卖钞库,专门承接广东盐钞的印发、买卖、兑换等业务。具体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在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只是在《宋会要·食货二七》中提到一句“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十二日广东提举盐事石敦义言:广州卖钞库准给降广东路、广、惠、潮、南恩四州盐钞共五十万贯,计盐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箩。”据此可知,在乾道元年广州即广东卖钞库已经存在。因为广东卖钞库设在广州,所以也称广州卖钞库。

我们先回顾一下在广东卖钞库建立之前,广南两路的盐专卖的情况。广南因地处岭外,盐从来都是由官买官卖,完全由政府控制。建炎四年正月八日,应权户部侍郎提举榷货务都茶场高卫之要求,准许印制广南盐钞二十万贯,招商人入纳算请,所得的钱供行宫之用。这是广东实行盐钞通商法的最早的记录。绍兴三年,政府在镇江和吉州设立榷货务,其中吉州榷货务是为专卖广东盐钞而特设的。但是,因为广东盐大部分依旧采用官买官卖,所以于绍兴五年十一月撤消了吉州榷货务。尽管如此,盐钞通商法从绍兴年间已经在广东开始实行了。《宋会要辑稿·食货》28之22记载:“(淳熙十年十二月)广东路奉行钞法,自绍兴间客铺赴广州卖钞库人纳,皆是用银……今二广通行客钞……今相度欲将客人入纳算买广西钞引,每箩钞面正钱五贯省,一例作每两(银)价钱三贯五十文九十八佰折银。”这里讲的是从绍兴年间起,广东路通行盐钞法,商客买钞是去广州卖钞库,使用的就是白银。而且,广西也流行此法。《宋史食货志下四》卷46记载:度宗本记咸淳七年四月辛亥条:“免广南提举司盐箩银三万两”。所谓盐箩银就是盐钞官卖的收入。可见,至少自南宋中期起,广东卖钞库已经存在。到了晚期依然在行使卖钞的业务。

下面选几个典型的广东钞库的银铤铭文解读来做一下分析:


1.霸南街东广东钞库二十五两银铤

戳记:霸南街东广东钞库京销铤银金三郎梁平验口口铺特(押记)


2.霸北街西旧日苏韩张二郎二十五两银铤

戳记:霸北街西旧日苏韩张二郎广东钞库重二十五两

这两件二十五两银铤的铭文都是戳记的,内容有地名、京销铤银、金银铺主名、检验人名、重量等。霸南街东、霸北街西地处方位相近,位于南宋京城临安的商业中心。霸即坝,因古时为防海潮侵袭,在此修建防海大塘,而得名“坝头”,属市西坊,《咸淳临安志》记载:“市西坊,俗称坝头,又曰三桥街,今为市曹。” 京销铤银意思是京城销铸的铤状白银。旧日苏韩张二郎和金三郎是金银铺主的名字,旧日苏韩意思是原来合伙铺主名。梁平验□是检验银铤质量后砸上戳记,梁平是检验人。重二十五两是表示银铤的重量。


3.京销铤银丁宅广东钞库十二两半银铤

戳记:京销铤银丁宅钞铺黎金梁平验广东钞库   刻字陈彦昭


4.铁线巷广东钞库十二两半银铤

戳记:铁线巷钞铺黎金□广东钞库梁平验重壹拾贰两半顾铺铤银   刻字:候庆龙

这两件十二两半银铤的铭文有戳记也有刻字,戳记和二十五两银铤上的类似,有京销铤银、金银铺名、街巷名、钞铺名、检验人名和重量。

丁宅、顾铺是金银铺名,铁线巷是临安街巷名,据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记载:“今铁线巷一带就是修文坊所在地。铁线巷之名始于南宋,可能和坊内还设有监管军火生产的机构——军器监有关。钞铺,即买卖盐钞的店铺,或者是作为盐钞买卖担保的铺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件广东钞库银铤上还带有刻字,从内容看应该是人名。问题是这个人名是代表的是什么人?从这种银铤的使用功能上来看,应该是买卖盐钞的官方机构(榷货务卖钞库)的官员留下的。

从上述实物来观察,錾有“广东钞库”字样的,有以下一些特征:1.都是带戳记(部分还刻字)的银铤;2.戳记内容大多是京销铤银和临安地名;3. 和钞铺, 梁平验一起显现, 而且这些戳记是浅打,这说明是在银铤铸就后,加打上去的;4.只有二十五两和十二两半两种形制, 以十二两半多见。

这些特征告诉我们这些广东钞库银铤的原产地是在临安城的金银交引铺,是作为特殊商品被需要买盐钞的客商拿到广东卖钞库交易盐钞。换句话说,是用作盐钞的买卖。浅打的戳记如广东钞库、钞铺□□和梁平验等,说明是经过当地的钞铺或钞库检验后打上去的。梁平是验色人,验是验成色,所以梁平验是检验成色的标记。人名刻字是榷货务的监督官名,显示是该监督官办理的。所有这些特征都说明这些银铤是经过钞铺和钞库严格检验的,再加打“广东钞库”等的戳记和刻字上交朝廷的。


5.广东钞库十二两半银铤

戳记:广东钞库钞铺黎金口梁平验


6.广东钞库十二两半银铤

戳记:广东钞库梁平验钞铺口口口   刻字:戴□□

这两件十两银铤的式样很特别,一件细束腰,一件是边缘略高,和临安金银铺的标准铤很有很大的差异。戳记铭文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广东钞库、钞铺和检验人名,一件还有刻上戴□□人名。这显然不是临安的金银铺铸造的。从戳记打砸的情况看,没有先后,应该是一次性打砸完成的。说明是京城以外的地方的金银铺铸造的,由当地的商人带到广东卖钞库算请盐钞之用,由广东榷货务或卖钞库的官员打砸上广东钞库、钞铺黎金、梁平验的戳记及表示榷货务的监督官名的戴□□刻字。然而,不管是临安铸造的银铤还是外地铸造的银铤,其算请盐钞的功能是一样的,最终都是上交中央财政。也就是说所有买卖盐钞的收入都是归入中央财政的。

南宋特有的卖盐钞制度通过砸有广东钞库戳记的银铤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向我们叙述了一千多年前政府如何运用买卖盐钞来扩大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作为贵金属的金银较好地完成了这种使命,以量轻质重的优势在其他货币面前独占鳌头,并且获得了政府的青睐。从发现不多的广东钞库银铤来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戳记和刻字显现的信息是较为完整的,解读它们如同解读一部南宋盐钞专卖的历史。以史证物、以物补史,这就是研究古代金银货币的魅力。

(资料来源:浙江省博物馆李晓萍女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银锭收藏之元代银锭
古代茶业法规之三说法
宋朝的证券交易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第二卷
诚轩20秋拍·钱币丨货币天然是金银:早期银锭撷选
晋商经营谋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