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高情商,是不轻易指责他人



▲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黑匣子思维》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有书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共读《黑匣子思维》第十一章到第十二章,也就是第209页到第241页的内容。




几乎每个人都有谴责别人的冲动。《黑匣子思维》提到了这么一个试验,有人请了一群开过车的人做测试,让他们看一段视频。


视频里一名司机强行变道,所有受试者第一反应都在谴责这名司机。他们会觉得这个司机太自私了,不把别人的生命安全当回事儿。


但这个司机具体为什么要变道,大家似乎第一时间都把这个细节忽略了。


只有当受试者被询问说,“你上次变道是因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代入性的思考,他们会说当时是为了什么这样做的。


你看,评价别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但关系到自己,才会想客观因素。


单看这个强行变道的视频,实际存在的可能性很多。比如,他完全有可能是被阳光晃眼了,所以才变道的。


也可能是其他不得已的原因,如果我们不去多想一步,那么就不会看到这个客观因素。


换句话说,当错误发生的时候,人们很容易粗暴直接地做谴责,但这个判断往往是不符合实际的。


如果个人或者组织动不动放任这种谴责文化,基本上你就很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




这种惯性在企业里最常见,我相信参加工作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哈佛商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在他们任职期间所经历的失败中,仅有2%~5%是“真正应该谴责某个人的”。




但当被问到在这些失败中有多少以“谴责某人”为处理办法,他们承认,这一数字在“70%~90%之间”。


也就是说,管理人员他们把谴责当成了一种工具。在企业中工作过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谴责他人,自己甩锅的事情非常常见。


尤其是管理者更热衷谴责别人,毕竟把责任推到其他人头上对他们来讲是有利的。而且谴责文化在一般的管理者看来有好处,这样可以给员工压力,他们会更有干劲,更认真负责。


但其实这个认知是有问题的。


2004年,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艾米·埃德蒙森和她的同事们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把两个以严格著称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两个医院犯错的人不会被原谅,只要出错就很可能会被解雇。他们的管理者认为只有纪律严明,才会给患者带来好的服务水平。


乍一看,严格点似乎没问题。


但实际上,为期半年的调查结果却显示越是管理严格的团队,护士上报错误率越低,但是实际犯的错误越多。


出于怕被惩罚的原因,护士们选择了隐瞒。而较少谴责他人的团队中结果正相反,他们上报了更多错误,但是总体犯错不多。


用我们之前共读的内容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因为护士的进步是建立在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上的。


所以在那种不谴责人的团队里,护士们有意愿从不断的失误中学习,因而犯错率逐步减少。


而那种严格的团队,护士们不敢上报错误,所以学习机会被逃避心理彻底浪费掉了。


作为一种管理技巧,谴责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可适用的范围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广泛。


相反,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人们犯错的原因难以分辨。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你的惩罚不一定会带来正向的反馈。就像上面举的例子,高压管理之下,护士们选择了隐瞒错误。




为进一步了解“谴责文化”的负面影响,让我们来看看2007年,骇人听闻的伦敦婴儿P死亡事件。


一名17个月大的男婴,遭到母亲、母亲的同居男友和同住的男房客三人的长期虐待,身上出现多达50处伤痕,死前被打至脊椎断裂。


当地媒体认为社工和医护人员是有责任的,男婴曾经几度被送院治疗,这些人上门探访多达60次,却没有人察觉孩子被受虐。




所以,判决公布后的第二天,以《太阳报》为首的媒体就指责当地儿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和一名社工。说他们有责任保护彼得的安全,但是他们没有做到。


《太阳报》呼吁解雇这两个人,当时支持这个倡议的人有160万人签名。


被指责的儿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莎伦·休史密斯,不仅被人人肉,还遭到了死亡威胁,事件甚至波及她的女儿,所以不得已她们只好躲了起来。


这个事儿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支持,是因为大家相信,这样的舆论压力会让社工服务质量提升,至少大家会认真关注这个问题。


但是事实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这个事发生以后,社会工作者开始大批离职,而且申请这类型岗位的人也变少了,数据统计大约出现了1350个岗位空缺。


最后市政委员会不得不拨更多款雇人来做事。


剩下的还坚持做这一行的,发现工作量剧增,而且由于自己负责的孩子太多了,他们怕出事受责罚,因此他们要求孩子必须从家中带出来,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催生了更多问题。有的孩子太小了,离开家庭反而是一种伤害。


更重要的问题是,从此以后,自我保护的意识开始渗透进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


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服务记录十分谨慎,生怕这些记录会成为日后招致惩罚的证据。行政部门的文件越来越长,但文件的意义不再是传达信息,而是掩盖问题。


出于对不良后果的恐惧心理,宝贵的信息被隐瞒了。社会工作者为保护自己在未来免受惩罚花费了大量精力,反而影响了真正该做的工作。


几乎所有的评论人士和学者都认为,在媒体引导的“增强责任心”舆论形成后,儿童受到的伤害反而增加了。


据统计在160万人大签名后1年里,被亲生父母杀害的儿童数量上升了25%。在接下来的3年中,这一比例持续增加。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谴责都是不公正的。只是说在缺乏公正的风气中加强纪律、追究责任,就会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会打击从业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忙于自我保护,并使得关键信息无法公开。


总而言之,正如西德尼·戴克在《公正文化》中说的那样: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自欺欺人地认为,通过谴责、控告从业人员的手段,把他们送上法庭,就能从他们身上压榨出所谓的责任。似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样做行得通。”


创立进步的文化是一门学问,谴责太多,人们就会闭口不言;谴责太少,人们又会懒惰散漫。那么怎么调和这个矛盾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管理者应该愿意花时间做调查,并且听取各方面的声音,这种做法会形成一种氛围,给人感觉很公正。而且正当的谴责并不会影响一个组织的开放性。


因为管理者没有过早地谴责任何人,而是花时间找出了事情的真相,让从业人员有信心承认错误,而不必担心受到非难。


这章还有一部分内容讲解了两起航空事故被谴责文化影响的案例,在《黑匣子思维》一书中我们把航空业当成是进步的标杆,但即便是航空业也难逃谴责文化的影响。


所以,从我们个人角度看,如果你能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多考虑一小步,你就已经克服了大部分人克服不了的短视行为。



有书君语:本周我们共读的书是《黑匣子思维》,“黑匣子思维”是一种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


无论是开发新产品、提高运动技能,还是做出正确的决策,黑匣子思维者们从不惧怕面对失败,反而视失败为学习的最佳途径。


感兴趣的书友们,可以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纸质书籍,抢先一步汲取知识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匣子思维让你的演讲充满激情(三维树)
世界公认好书之《黑匣子思维》
失败不可怕,害怕失败才可怕
稳步提升孩子学业成绩的两种思维方式
白色周四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这样拉开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