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菲利亚| 美丽与死亡
《水中的奥菲利亚》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1851年

现存于英国伦敦泰特画廊

画中的女人是谁?

她的原型来源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是一个史诗级别的大乱斗,一个关于“王子复仇记”的故事.....

还是跟你们讲讲吧,话说哈姆雷特王子原本是个阳光大男孩,纯情好少年,女朋友也好看的不要不要的,正在外国幸福美满的留学。

突然有一天!什么,我爹死了??我妈还要跟我叔结婚?

但我爹托梦给我说是我叔搞死了他,而且我女朋友她爹居然也参与了!靠北!我一怒之下把女朋友她爹也搞死了,希望亲爱的能原谅我!

天哪!我女朋友疯了, 去河边采野花时掉进水里死了......然后我大舅子要跟我决斗,悲伤。好好准备中......等等,我妈喝了我叔给我的毒酒死掉了!回头一看我大舅子的剑上还有毒?这下我也要死了......不过我刚拿大舅子的剑也划伤了他,大舅子也被我搞死了!不行!在死之前我还要搞死我叔.....(不懂我在说什么的请看完本文后回看《哈姆雷特》全文)

就这样,大家都死了

而今天讲的这幅画画的就是

哈姆雷特女友——

奥菲利亚死亡的时刻

在莎士比亚笔下

奥菲莉亚是个纯粹的干净的不经世事的女子

“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馋人的诽谤。”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她无法接受自己深爱的男友杀了自己的父亲

所以她疯了

她采了在山野间烂漫的野花,

编成花环想挂在树上

却失足跌在了水里

死亡解脱了她

也只有死亡才能解脱她

“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处境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场

画作中正是奥菲利亚死亡的这一幕

手中拿着烂漫的野花,唱着古老的歌谣

她神色空洞的陷入水中

她没有伸出手去挣扎

就这么平静的逝去

可是画作外的我们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她的悲伤以及绝望

这幅画的细节也是让人细思恐极

比如水面上漂浮的花

在那小溪旁, 有株倾斜的杨柳树,它的灰白叶子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在那儿, 她用金凤花、荨麻、雏菊、与紫兰编制了一些绮丽的花圈。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场

当她企图挂此花圈於那枝梢时,那根摇摇欲坠的枝干就折断了,使她与花一并落入那正在低泣的小溪中, 她的衣裳漂散在水面上。有段时间, 她的衣裳使她像人鱼般的漂浮起来,那时, 她口里只哼唱著一些老诗歌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场

奥菲利亚没有隆重的葬礼,

只有伤心的王后用片片花瓣装点她的坟墓,

还有哈姆雷特那一句迟来的真心告白:

“我爱奥菲莉娅,

四万个兄弟的爱加起来也比不上我对她的爱。”

奥菲利亚的死亡直击哈姆雷特的内心

奥菲利亚的哀伤也溢出画布直击观者的内心

因为奥菲利亚本身的的故事

富有戏剧冲而让画家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所以有很多画家都画过奥菲利亚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

沃特豪斯

沃特豪斯

沃特豪斯

可是最为世人熟知的

还是那幅眼神空洞吟唱歌谣的奥菲莉亚

仿佛可以想象

奥菲利亚慢慢接近湖面,回眸张望,

唱着她的最后一支歌:

“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

【他会不会再来?】

  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

【他会不会再来?】

No,no he is dead.

【不,他已经死了。】

  Go to the death—bed he never will come again.”

【去吧,在你死前他永远不会回来。】

奥菲利亚死亡的那一幕,

不仅是过去画家热衷的题材,

也成了现代人不断尝试重现的特殊的美

Valentino SS 2015

电影《忧郁症》海报

'love' Magazine, FM 2011

by Mario Testino

“你已得到太多水了, 可怜的奥菲利亚, 所以, 我不许我流泪。”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场

【番外篇】

花的象征:

奥菲丽娅头顶的垂柳 被弃的爱

环绕柳枝的荨麻 痛苦

她右手附近漂浮的雏菊 清白

紫罗兰 忠诚、纯洁和英年早逝

绣线菊 她的死毫无益处

浅蓝的勿忘我 勿忘我

三色紫罗兰象 思考,而它们也意味着无益的爱

鲜红的罂粟带 长眠和死亡

画中原型:

画家为了这幅作品,在1851年的五个月间,潜心作画,每天在萨里的霍格斯米尔河畔作画11小时,每周六天,试图对自然进行前无古人的描绘。可是这样的投入是有代价的,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时常处于被大风吹落到河里的危险。为了最准确地描绘奥菲利亚漂在水里的样子,说服某个美少女躺在冰冷的河里似乎不太可能,于是画家想到让模特Elizabeth Siddall 躺在浴缸里。浴缸下点着蜡烛灯,使水温热着。

画作在日本:

2008年,这幅画作为米莱斯展的代表作在日本巡展时,展方决定不用这幅画作海报。原因竟是担心此画的罗曼蒂克号召力太强,可能会让万千少女模仿,使她们的生命遭遇自溺威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频】哈姆雷特奥菲利亚独舞 Lopatkina
19世纪英国画家约翰.米莱斯代表作:悲剧《奥菲利亚》的神奇意境
一年前,为了去看一眼英国来的美女奥菲利亚,我专门去了一趟上海
创意写作|Bunny给《哈姆雷特》的女性角色加了一些【译制腔台词】
俗话说得好,万物皆可猫
【西画之美】 奥菲莉娅——哈姆雷特的画中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