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高院:《关于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异议案件审查指引》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异议案件

审查指引

陕高法发〔2022〕9号
为规范办理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异议案件,提高审查质效,统一裁决尺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以下审查指引。
1.【变更、追加法定原则】在执行程序中,变更、追加当事人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司法解释规定。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一条

第一条  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当事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合议庭审查原则】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异议案件,应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的规定,以“执异”字案件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第(四)项
第九条  下列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执行异议案件予以立案: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提出书面异议的;
(二)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
(三)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
(四)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
(五)被执行人以债权消灭、超过申请执行期间或者其他阻止执行的实体事由提出阻止执行的;
(六)被执行人对仲裁裁决或者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申请不予执行的;
(七)其他依法可以申请执行异议的。
3.【公开听证原则】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异议案件,执行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并公开听证。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书面审查。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
除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外,执行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并公开听证。经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变更、追加;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执行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4.【变更申请执行人的审查】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转让,受让人申请变更其为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法院在审查变更申请执行人的执行异议案件中应审查转让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是否存在规避执行的情形。若债权受让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的规定,或债权转让存在损害第三人、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受让人申请变更其为申请执行人的,应不予支持。债权多次转让的,应当审查历次转让行为的连续性、合法性等。
当事人申请执行前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转让,债权受让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立案后,被执行人、原债权人、利害关系人对债权转让提出异议的,应予立案审查。异议成立的,驳回执行申请。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九条

第九条  申请执行人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且书面认可第三人取得该债权,该第三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5.【追加第三人中的保全】执行法院审查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第三人期间,申请执行人要求保全该第三人的财产的,执行法院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诉讼保全的规定办理。
申请执行人在申请追加第三人前,向执行法院申请对该第三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执行法院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诉前保全的规定办理。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执行法院审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申请期间,申请人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执行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办理。
申请执行人在申请变更、追加第三人前,向执行法院申请查封、扣押、冻结该第三人财产的,执行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办理。
6.【保全裁定作出部门】执行法院立“执异”字号案件后审查申请追加第三人异议期间,申请执行人申请对该第三人的财产保全的,由负责执行裁决的部门作出保全裁定。
申请执行人在申请追加第三人前,向执行法院申请对第三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由立案部门作出诉前保全裁定。
执行法院作出追加被执行人或不予追加被执行人执行裁定后,当事人提起追加被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其保全申请由审理该异议之诉的审判部门作出保全裁定。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执行法院审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申请期间,申请人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执行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办理。
申请执行人在申请变更、追加第三人前,向执行法院申请查封、扣押、冻结该第三人财产的,执行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办理。
7.【明确第三人承诺内容】执行过程中,第三人向执行法院书面承诺自愿代被执行人清偿债务的,该第三人因其自身原因未履行承诺的内容,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按其承诺的履行期间、方式、责任范围等承担责任的,应予支持。
第三人向执行法院书面概括承诺或与被执行人共同承诺自愿代被执行人清偿债务的,第三人未履行承诺,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应予支持,并与被执行人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执行过程中,第三人向执行法院书面承诺自愿代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在承诺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8.【追加当事人异议案件的受理】执行法院受理申请执行人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申请追加被执行人公司股东、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人的,执行部门作出的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终本裁定或者财产调查结果可以作为证明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的证据。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至二十一条

第十四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被执行人的有限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人,在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九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9.【申请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有限合伙人的证明材料】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有限合伙企业及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该营利法人、有限合伙企业及公司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有限合伙人、原股东等为被执行人的,应当提供被执行人的企业公示信息,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出资情况等,以及股东是否履行出资义务的银行凭证或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等初步证明该股东、有限合伙人等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证据。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十八、十九条

第十四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被执行人的有限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人,在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九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0.【申请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的证明材料】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主张该营利法人的股东存在抽逃出资的情形,应当提供该股东在完成出资义务后将注册资本抽回的初步证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认定: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第十四条

第十二条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第十四条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1.【申请启动司法审计】申请执行人以被执行人公司股东出资不实、抽逃出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等,要求追加该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申请执行人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向执行实施部门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审计。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法〔2011〕195号)第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七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认为其有拒绝报告、虚假报告财产情况,隐匿、转移财产等逃避债务情形或者其股东、出资人有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等情形的,可以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委托审计机构对该被执行人进行审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法〔2011〕195号)
4.适当运用审计方法调查被执行人财产。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有转移隐匿处分财产、投资开设分支机构、入股其他企业或者抽逃注册资金等情形的,执行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委托中介机构对被执行人进行审计。审计费用由申请执行人垫付,被执行人确有转移隐匿处分财产等情形的,实际执行到位后由被执行人承担。

12.【申请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证明标准】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该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应当由被执行人公司提供公司银行账户流水、每一年度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以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

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执行实施部门申请调取被执行人公司及股东银行账户流水等能够证明被执行人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的证据。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条、《公司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

《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

第二十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法》
第六十二条 【一人公司的财会报告】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六十三条 【一人公司的债务承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3.【公司未经依法清算情形的追加】申请执行人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变更、追加在登记机关书面承诺对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的被执行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应予支持。并在执行异议裁定书中告知当事人,如不服本裁定的,可以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未经依法清算”还包括公司清算存在未公告或未通知已知债权人等程序存在严重瑕疵情形,或虽然启动清算程序但清算报告虚假的。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一条第一款
《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

第二十三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第三人书面承诺对被执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在承诺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一条第一款
第十一条  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

清算组未按照前款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14.【注册资本实缴制下追加未缴出资的股东】法律法规规定或者被执行人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应当缴纳出资而股东未实缴的,申请执行人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的规定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在其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应予支持。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第十八条

第十三条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第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15.【明确责任范围及形式】执行异议裁定作出追加被申请人为被执行人的,应当在执行裁定主文中同时明确承担责任的范围及责任形式(依据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申请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人民法院经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理由成立的,判决变更、追加被申请人为被执行人并承担相应责任或者判决变更责任范围;  

(二)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16.【不得超责任范围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未出资、未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法院作出生效裁判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并在其未出资或未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不得超出其责任范围执行。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四条第二款

第十四条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7.【导入异议之诉】执行法院按照《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作出变更、追加裁定或驳回申请裁定,应在执行异议裁定书中告知当事人可以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

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年202012月28日发布的《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法〔2020〕346号第43条“增加472、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

《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
 第三十二条  被申请人或申请人对执行法院依据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作出的变更、追加裁定或驳回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被申请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以申请人为被告。申请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以被申请人为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法〔2020〕346号

43.在新变更的第二级案由“五十四、执行程序中的异议之诉”项下:增加“471.执行异议之诉”;变更“422.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423.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为新增加的第三级案由“471.执行异议之诉”项下的第四级案由“(1)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2)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增加“472.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

18.【变更、追加当事人的救济程序】执行法院作出追加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异议裁定后,第三人认为执行异议裁定存在送达方式违反法律规定等程序错误严重影响其诉权的,可向执行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监督。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2022年4月2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牟驰:律师代理执行案件操作指引
独家解析最新《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处理办法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试题解析
司法解释丨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执行一本通(执行实务108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