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日益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这是方兴未艾的电视、广告、电脑、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在我们眼前策动的一场文化巨变。如今电视、广告、电脑、互联网已几乎将所有的文化样式收归于自己名下,将其统统变成视觉文化:MTV是将音乐变成视觉文化,戏曲TV是将演唱变成视觉文化,诗TV、散文TV是将抒情写意变成视觉文化,而那些根据名著或畅销书改编的电视剧,则将小说变成了视觉文化。与之同步,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相继“触电”,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而涉足于影视圈、广告圈,眼下又转而争相上网,遂使网民中涌现出一个新的作家艺术家群体,网上写作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一句话,用眼睛去看,这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可是这一说法马上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以往的印刷文化难道不也是用眼睛去看吗?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说印刷文化不等于视觉文化,不是说以写作和阅读为主要形式的印刷文化不需要用眼睛去看,而是说看的方式不同。印刷文化让人“看”的主要是语词和概念,它是以认识性、象征性、理解性的内容诉诸人们的认知、想象和思考;视觉文化让人“看”的主要是“形象”,它是以虚拟性、游戏性、娱乐性的表象供人观赏、参与和消费。另外视觉文化还多一层,那就是具有表演性、仪式性、公众性,例如时兴的互动式电视综艺晚会,总是弥漫着浓厚的节庆气氛和宗教狂热,与印刷文化时代带有很强私人性质的阅读行为相去甚远。而这一点更加紧要,凡是表演性、仪式性、公众性的艺术大都靠视觉,像民间的歌舞杂耍、地方戏曲、说唱演艺等都有很强的可视性;如今形形色色的晚报、周末小报、女性杂志之类大众读物尽管也是被印刷出来,但其爆炒新闻、制造流行、诱导时尚的手法正不乏仪式性和游戏性,从而向视觉文化靠拢;即使是诉诸听觉的广播,也因其各种栏目特别是插播广告之表演性和仪式性的日益强化而突破了原有的概念;网络文学的种种创举也耐人寻味,如“接龙”这一新的写作方式就是建立在写作的公众性、游戏性和仪式性之上。
当代审美文化成为一种视觉文化与文化的都市化有关。现代都市人是一种靠眼睛生存的生物。现代都市人这一生存方式与现代城市的规模感、体积感、形式感有关,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富丽堂皇的商场酒店、灯红酒绿的娱乐总汇、光怪陆离的霓虹街灯,都给人的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魅惑和感念,人们在都市生活中接受的信息主要来自眼睛。现代都市人用以交往的电视、报纸、广播、电话、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或者本来就是视觉的,或者正在向视觉文化过渡。说到底,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这是如今视觉文化取代印刷文化的深层原因。在一种相对缓慢相对松弛的生活中,人们有较多的余裕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那些隐喻性、象征性的东西,从而阅读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使得印刷文化有可能大行其道。但是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已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从而概念退位、形象登场成为当今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文化转折。
当代审美文化成为一种视觉文化涉及到一个关键词“:形象”。“形象”在今天已经成为流行语,但它并不是传统美学或艺术理论所说的“形象”,而是有其特指的含义,与大众传媒的崛起有关。“形象”乃是具有某种表征意味的符号,它所表征的是消费对象,尤其是精神消费的对象,与人们的种种深层欲望相连,就说广告,杰姆逊说得中肯“: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之中去。”那么,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形象”是如何变成独立的消费品的呢?总的说来,审美文化现象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能指,一个是所指。“能指”即形象、文本、语言形式。“所指”即通过能指传达出来的意蕴、情感、情怀。在传统的审美文化中,这两者之间一般构成比较紧密的对应协调关系,而现在这种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有三个情况:其一,能指膨胀,所指丧失;其二,能指与所指相互游离;其三,能指扭曲了所指,所指成为能指的附庸。

(原文载于《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
媒介文化的“视觉转向”及其传播策略
艺术基础:必考重要艺术类型
文学概论复习1
数字媒介时代动画艺术的蜕变
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特征与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