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保险:专家破解个人账户谜题

  本刊记者/胡媛

  背景资料: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劳动力黄金时期,但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

际社会标准,我们显然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杨立雄,男,1968年生,

南开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养老保险。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近日表示,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20%的国际最低标准。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日前向媒体表示,从2006年起,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将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个人账户调整后,我以后领取的养老金会不会减少?“少”的那部分哪去了,是不是填空账了?退休之后,我能拿到养老金吗……在得知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政策调整后,不少人心存疑虑,网络和媒体上,对养老金政策调整的讨论也日趋激烈。毕竟,这是一个关系着世界1/5人口老年生活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杨立雄。

  《法律与生活》: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世界上首创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制度创立的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实行这个制度?这种制度上的改变带来的效果如何?

  杨立雄: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现收现付”制度,按照一个统筹的范围来确定交费的比例。比如,北京市作为一个统筹的范围,然后确定一个养老金待遇,根据这个待遇来确定缴费比率,这个费用由在职的职工交纳,发给退休的老人,是一种“代际交换”。

  “现收现付”制度的优点是费率调查灵活,没有保值增值压力,而且精算模型简单,因而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它也有一个缺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职工缴费比例逐步增加,加重他们的负担。我们有一个预测是,按照八九十年代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发展下去的话,个人缴费比例和单位缴费比例加起来可能会超过40%,这个比例是很高的(我国目前是28%,美国不超过15%)。

  80年代,拉美国家智利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完全积累”模式。智利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部分国家开始仿效智利,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私有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带来启示。90年代中期,我国从“现收现付”制度过渡到“部分积累”制度。“部分积累”制度,简单地说就是统账结合,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首创的一种养老保险模式。

  这种制度是否能应付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现在还看不出来。因为一个人一生的积累起码得30年,而我国是1995年才转变过来,到现在才10年。但是转制带来的隐性债务和转制成本已给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消化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转制成本是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法律与生活》:在解读“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政策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调整?调整之后会有怎样的影响?个人账户是否会因此而变少?

  杨立雄: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是,企业缴费原则上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20%,个人缴费额为工资的8%,个人缴纳的8%全部纳入个人账户,企业20%的缴费中拿出3%纳入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的缴费总额为11%。这次改革后,原来企业缴入个人账户的3%不再纳入个人账户,而缴入社会统筹部分。

  有很多人担心个人账户缴费额的减少相应会减少退休后的待遇,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待遇的高低与缴费的结构没有关系,而与缴费水平和计发办法相关。目前,缴费总额并没有改革,只是缴费后的分配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个人账户少了,但是社会统筹部分多了。改变计发办法后,就不会影响退休的待遇。如将个人账户的替代率降低,相应提高社会统筹的替代率,这样,退休后的待遇不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所提高。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受到影响。如果职工缴费不够15年,退休后不能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只能领取个人账户的积蓄,那么,个人缴费动力不足,因为最后拿的都是自己缴的钱,缴与不缴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如何解决这部分的缴费积极性是目前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法律与生活》:既然总量没有改变,那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调整,也就是说做出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什么呢?

  杨立雄:做出这样的调整,目的是降低个人账户的作用,而提升社会统筹的作用。我们知道,个人账户要积累多年且积累数目较大,如果没有较好的投资渠道,基金保值增值很困难,这对退休后的待遇影响很大。因此,在目前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地方养老金的投资办法的情况下,降低个人账户的缴费额,有利于减轻个人账户的压力。

  目前,部分省市社会统筹不能做到收支平衡,收不抵支现象较为突出,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很多省市将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挪用,发放给目前已退休的职工,这样造成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这就给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带来极大的隐患。这次缴费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社会统筹的收支不平衡,另一个方面也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彻底解决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混账”运行问题。

  《法律与生活》:按照我国目前的缴费标准,社会统筹部分已经占很大比例了,为什么这一部分不够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必须得动用个人账户的资金呢?

  杨立雄:社会统筹部分不够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老龄化速度过快,部分省市的赡养比已达到1:2.7,这给社会统筹带来很大压力;二是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许多企业招收新工人时大部分招纳农民工,而许多省市没有针对农民工设计社会保障制度,即使有部分省市建立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单设一套制度,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互不相干;能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职工比例越来越低,造成退休职工存量越来越多,而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且纳入保险体系的人越来越少,自然造成了社会统筹的收支不平衡。另外管理上的漏洞,如道德风险、资金挪用等问题相当普遍,也是造成社会统筹收支不平衡的一个原因。

  《法律与生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人认为个人账户存在很多弊端,对此您怎么看?

  杨立雄:我认为个人账户的存在有很大弊端。因为个人账户的资金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保值增值的问题。个人账户的积累需要30~40年,每年都存入一笔钱,到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就可能相当多。而全国个人账户的基金总额更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不规范的情况下,投资很难有较好回报。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基本上只有两个,即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

  《法律与生活》:网上有很多人计算自己退休之后能拿多少钱的公式,例如记者在一个网址上看到这样一个计算方式,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为了便于计算,假设王先生平均月薪4000元,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10年,假设10年后北京市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那么退休后,他在政策变化前后各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按现行的养老金制度,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元×15%+4000元×11%×12×10÷120=890元(“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部分忽略不计,下同)。

  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将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元×15%+4000元×8%×12×10÷120=770元。对这种计算您怎么看?

  杨立雄:如果是专业的精算师的计算我们可信,但是一般人算的我们不能相信,因为这个计算过程很复杂,涉及的专业知识相当深奥。但是我们要相信的一点是,社会保险肯定要优于银行存款。而且社会保险的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当收不抵支时,财政要负最终责任。这也是商业保险不能取代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5年12月下半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说一遍:社保,一定要交
养老制度最急迫的改革是什么
社保缴纳年限提高,或将延长10
如果下岗职工收入不高,还有必要继续缴社保吗?
灵活就业参保者全额承担社保费,全额计入个人账户是否可行?
为何年轻人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这5大理由阐释了具体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