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氏针灸依据什么取穴?




01

暗影及青筋

暗影有时亦可称之为发乌,亦系病变之一种反应,即当某脏腑或某经络有病变时,常常在某处发现暗影,一般而言,在手掌及面部较易出现,身体其它地方也会有此现象,不过较难发现而已,这种方法除了反应病变有助诊断外,并且有些可以以之施针发生治疗作用,此法董师甚为精通,以此形成固定治疗穴位,例如水金治咳喘。

青筋相当于静脉瘀,据经验血压心脏病变及呼吸病变较为常见,其它病痹证亦可见及。这种静脉形状特别显著,颜色特别紫蓝,俗称「青筋」,此症多发生在委中、尺泽、臂上部、间或四肢外侧及鱼际、然谷部也有、更有发生在肠骨前沿及肩胛与腹壁的。凡全身都可因此引起病患。若不注意此症,其所有患处则永不能根治;若能治此、其病患常在一两周后,最迟一两个月,不加治疗就霍然而愈。


02

全息

强调任一局部皆能治疗全身疾病,全身区分为十二治疗部位,每一部位均可独立治疗全身疾病。临床施治时,常艺术化的由病人决定针手或脚而治疗病人。同类性质作用的穴道在手及脚皆有分布,例如指五金、手五金、足五金;指驷马、足驷马即是显例。


03

对应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

⑴等高对应 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

⑵手足顺对 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

⑶手足逆对 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

⑷手躯顺对法 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

⑸手躯逆对法 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与脐(腰),上臂与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

⑹足躯顺对法 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足与阴部。

⑺足躯逆对法 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踝与颈项、小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下腹有病可针大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

⑻头骶对应法 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头面与尾骶亦形成一种对应。

⑼头足对应 头顶百会与脚底之涌泉也形成对应,即所谓“天顶对地门”,所以用涌泉治疗顶痛及脑部病变。

⑽前后对应 人身前后亦有对应关系,如胸背对应,腰腹对应,颈口对应等,董师常以颈部之总枢穴治发音无力,呕吐等,一般十四经穴则以承浆治项强,就是这种对应的应用。


04

体应

⑴以骨治骨 治骨刺常用削骨针,即四花中及其下三寸的倒马针,两针紧贴骨头才有作用。本组穴位治疗膝盖骨刺,肥大性、退化性关节炎疗效很好。

⑵以筋治筋 贴筋进针可治筋病,例如尺泽在大筋旁,可治全身的筋病,对运动病变效果很好。

⑶以肉治肉 例如驷马及肩中皆是肌肉较为丰富的部位,最常用来治肌肉方面的病变,尤其是肌肉萎缩,疗效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氏奇穴之穴位与取穴
董氏奇穴的对应不传之密
再谈董氏奇穴的学术特色(导读二)
董氏奇穴对应平衡针法应用。
董氏奇穴精要
全息找穴位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