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老淮安老街巷:关公祠堂县东街

每一座古城,都有着能反映其历史与民风的老街巷,它们经过岁月的淘洗,散发着沧桑迷人的魅力,也深藏着很多令人回味的故事!


这些老街巷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或文化悠久,或历史事件,或生活气息,它们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而居住在这里的一代代的居民都是它的雕琢者、创作者。



在老淮安古城的南首,有两条相连的老街,县东街、县西街,原称县前街。旧时,老淮安古城被称为山阳县,而县东、县西两条街,在县衙门前,由此而得名。深厚的历史底蕴,排排的明清时期的房屋,让这里总有说不完的生动话题。



探寻淮安老街巷

系列活动

县东街


从古城中心镇淮楼向南走,一座三思桥居于南门大街交通要口。很多人划分县前街,就是由此桥进行区分,桥东为县东,桥西为县西。简单明了,清清白白。



下桥向东,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迎面扑来,沉寂一宿的县东街稍显生气。



墙像书,一年即一页,1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明清时期的屋舍青砖墙已剥落成残墙,现在用石灰保护了起来。但这里从没有跟着建筑的老去而淡去,相反很有生气。



走近它,可以看到每一户人家的前门都很矮小,门旁的家训很是醒目。



在门梁下方,倘若不仔细观察,你绝不会发现都刻着图案。有“喜”“寿”“福”等字样,寓意“进喜”“进寿”“进福”,这里的人们用这种方式企盼生活的美好。



县东街是淮安古城最早的东西走向街道,近年来,城市发展迅猛,很多年轻一代都搬离了这里,如今这里居住的多是一些老人。他们朴实,内敛,让人心生亲近之感。和他们攀谈,我深感荣幸。



没走一会,一座历史建筑呈现在眼前,它就是虞家老宅。推开前门,扶穿堂而过,一座四合院呈现眼前,较高的建筑艺术,有别有洞天之感。即使房子已有百年之久,你仍能从一点一滴中领略它当年的风采,灰瓦、青砖、木窗、飞椽,显得别致。


屋后的文渠

沿着老街往前走,可以不时的看到街南侧太平街、关帝巷、小麒麟巷和与之相通的系马桩巷和大麒麟巷。这一个个如毛细血管般的小巷的背后,都深藏着传奇的故事。让这条街巷为世人所知。



有宋代进士、孝子徐积的徐积孝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代重修的徐节孝祠,现尚存房屋两进和东西厢房。

小巷悠悠

当然了,熟悉这条街的人都知道。县东街曾走出关天培这样的民族英雄。


他的祠堂就在街巷的中部,始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933年至1946年间被毁,1954年按东厢房式样原址修复成了现今供人瞻仰的祠堂,古朴肃穆。



从祠堂前斑驳琉璃的石鼓进入,印入眼前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花墙小院。



正殿两边悬挂着林则徐提写的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时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这副挽联,充满着林则徐对关天培的赞颂,对琦善一伙“卖国贼”的罪恶的谴责。



大殿神台上,关天培官服画像栩栩如生。旁边则有记载他生平事迹的资料。



1841年,关天培时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期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到总攻,年逾花甲的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数量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的猛攻,仍严防死守,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英勇殉国。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沉稳,苍凉和对英雄大义凛然、不畏强敌、最终为国捐躯的那份尊敬。



离开关公祠堂,继续往东走。响脆的铃声划破了小巷的寂静,运送垃圾的大爷正推着车,从巷尾走来。



几十年如一日的默契,让居住在这里的老街坊们知道,只要铃声一响,倒垃圾的时间就到了。邻居们相继出门,这个拎着桶,那个拎着袋,往大爷的车上倒,倒完了,闲着没事还会拉拉家常。



当然一些市井的气息也会在小巷中悠然传来,一个中年男人骑着不太破旧的三轮车按着喇叭向巷深处骑来,不时的叫卖,声音清脆,犹如一首老歌在老巷中回荡。



继续往前,小巷的气息越发浓烈。年近九旬的方老太依着门槛,拿着针线在缝补衣物。



三五个邻居聚在一起,下棋喝茶聊天,家长里短的事儿似乎总也说不完,“与人为善,与邻为友”,在邻里间爽朗的笑声中诠释的淋漓尽致。


放学的娃儿坐在电动车椅背上,边吃着零嘴边嚷嚷着妈妈中午做了什么好吃的。小巷里的猪肉摊,肉不多,却新鲜的很。



卖毛衣毛裤的大娘,生意不错,买了一条,可以温暖一个冬天。



淮安的萝卜干,你见过吗?不厚道的我,尝了一个,真的是很美味。



不一会,已经走到了街巷的尽头。站在文渠上方的桥上,邻居们或在淘洗拖把,或在渠边下棋,晒着懒阳。桥上不时有行人走过,笑声阵阵。


有那么一瞬间,时光真的是又清又浅,似乎回到了过去,停在了老街的过往,让人心生欢喜。



如果哪一天,你来到淮安,不妨去县东街走走。驻足于每一个青砖白瓦之间,去看老街坊间的欢声笑语,感受这座古城慢下来的生活,和那一段段鲜活的古城旧事。



(来源:老淮安好阿游,撰稿/摄影:董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清观街(文化版团队精心打造)
翻开扉页(二)
嗅古城韵味,恋旧日时光...
我和倒脱靴巷的情缘
初见淮安——河下古镇
济南街巷(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