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大博物馆入选《国家宝藏》的27件国宝——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


越王勾践剑(局部)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绿松石。


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20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  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


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21
云梦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   秦(221 BC—207 BC) 长25cm 1975年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秦(221 BC—207 BC)  长27.5cm 1975年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共计51枚竹简,采用分栏书写的方式。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


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


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及两墓出土文物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2000年后竟在千里之外相遇!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湖北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有多强?十件镇馆之宝都难以完全概括!(下)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