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文飨宴】元代青花瓷笔绘技法


青花瓷的纹饰是以绘笔蘸取钴料勾勒渲染而成,这一技术来源或可追溯至唐代长沙窑及宋代磁州窑的釉下彩绘传统,随着不断的发展,其笔绘技法亦不拘一格,或大笔描绘,或小笔勾画,或勾边平涂,或侧笔涂抹,或重笔点画,不同的笔触落于胎体营造出各异的艺术美感。


元代青花瓷的用笔有时被学者称为“一支笔”,即勾勒与渲染使用同一支笔,其表现虽不若清代的“墨分五色”,但点、画、搨、染等也可谓无所不见。


一、大笔描绘


“大笔描绘”是将钴料用绘笔,如毛笔绘写一般,直接施于素白胎体之上描画纹样。这种笔绘技法在元代青花瓷中多用于鱼藻纹的表现。


鱼藻纹是以鱼类为主,莲荷、浮萍和水草等为辅的纹样,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传统纹样之一,元代以后多为青花大罐、大盘、梅瓶等器类的主题纹饰。其中,成丛的水藻呈宽带状延伸,其线条虽长短不一,但呈色却颇为均匀,且线纹的宽窄变化与色阶的细微转变均表现的非常自然,显然为一笔挥就而成,明快率真的笔触极其适合表现水藻在水中摆荡的摇曳姿态。

元代 青花鱼藻纹罐


元代 青花鱼藻纹罐局部

  大笔描绘法绘画水草,

  犹如书法一般一笔挥成,

  线条明快,颜色均匀。


二、粗细并绘


所谓“粗细并绘”,就是在纹饰制作过程中采用粗笔与细笔勾绘纹样。这种笔绘技法在元代青花中通常见于禽鸟、游鱼及海水等题材的表现。


元代青花瓷上的孔雀形象在大英博物馆元青花孔雀纹罐、伊朗巴斯坦国家博物馆元青花孔雀麒麟纹四系扁瓶、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元青花八棱葫芦瓶以及内蒙古哲里木盟博物馆元青花孔雀花卉纹玉壶春瓶之上均可见,其翅翼多由粗笔所绘的并列宽线表示,耸立冠羽及成束尾翎则以细笔轻描,尾端另有粗笔点画的同圆心状“斑眼”。粗细相杂的笔触既能强调主体部份的量感,又可表现繁复细密的翎羽,使仪态修长华丽的孔雀纹样在纹饰繁密布局中脱颖而出。

元代 青花孔雀纹罐

元代 青花孔雀纹罐局部

孔雀的头部、颈部及翅膀都用粗笔绘画,

冠羽和尾羽则用细笔轻描,呈现粗细并用的技法。


三、线刻涂抹


除使用绘笔蘸取钴料描绘纹饰外,元代青花瓷的装饰中还融汇有堆塑、模印及雕刻等工艺,藉以丰富瓷器的艺术表现力。


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明代汤和墓出土的一件元代青花兽耳盖罐之上见有以刻绘并用方式制作的缠枝牡丹纹,纹理颇为鲜明立体。这种技法又称为“线刻涂抹”,在元代青花瓷中应用颇为普遍,其制作首先需用尖锐刀具在成形坯胎上阴刻牡丹、枝叶等的轮廓及细部,然后再于线刻轮廓内填涂钴料,完成纹饰制作。由于阴刻线纹深入胎体,此处施绘纹样可凝聚较多钴料,因此经过高温烧制后,纹样在产生下凹感的同时,还会于线刻处出现较深纹理,使纹饰显具立体性。

元代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元代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局部

   牡丹花采用刻绘并用的技法制作,

   比单纯用钴料描绘的图案更立体。


四、侧笔平涂


南京市博物馆藏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所绘艄公持桨立于船上,背后山石嶙峋,前方水岸平浅,周围草木苍郁。其中人物、船只及草木均用大笔描绘填色,因钴料自然凝聚而出现不均匀现象。但左侧水岸及右侧山石却以侧笔涂抹,唯前者采横向处理,后者则为上下,精致笔触在细腻胎体上呈现明显由深及浅的色阶变化,应是将钴料由浓至淡分布于坯体再经高温烧制而成,与大笔描绘所出效果明显不同,这种技法即称为“侧笔平涂” 。


由于侧笔平涂可用以表现视觉上的平缓延伸与森然耸立,让整体画面产生远近高低的透视效果,因此在元代青花瓷中多被用来描绘山石、水岸等。江苏省江宁县牛首山所出元代青花人物梅瓶、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收藏元代青花麒麟竹石纹大盘之上也可见此技法的运用。

元代 青花人物纹梅瓶

元代 青花人物纹梅瓶局部

以侧笔涂抹的方式绘画山石和水岸,

颜色由深至浅,层次分明,

呈现立体化的效果。


大笔描绘、粗细并绘、线刻涂抹及侧笔平涂四种常见笔绘技法的妥善运用,为元代青花瓷不可复制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效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青花龙纹&青花瓷笔绘技法
青花缠枝牡丹纹双象耳六方扁瓶
元青花瓷的分型及鉴定
古代青花瓷有哪些绘画技法?求高手指点?
大饱眼福——元青花瓷器“传统纹饰”欣赏
元青花的概念到底存不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