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说中的奈何桥和十殿阎罗竟在福安这里......

      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一首古诗道不尽奈何桥上的恩怨情仇。

     《宣室志》第四卷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西游记》第十回:判官道:陛下,那叫做奈何桥。若到阳间,切须传记!

       传说中的奈何桥毕竟是虚妄之物,而现实中能见到摸得着的奈何桥却能在福安觅得。那就是位于福安市晓阳镇的一座木平梁廊桥。

       晓阳奈何桥位于晓阳镇晓阳村南面凤过溪上,又名济川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民国十三年有修缮。

        南北走向,跨于凤过溪上。一墩双孔木梁廊屋桥,长29.4米,宽5.1米,占地面积149.94平方米。廊屋十一开间,用柱48根,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脊下山尖施悬鱼。桥屋正间与两侧均设神龛,桥面两侧施全封闭栏板,开窗口,内向设坐凳。桥墩用条石堆砌为舟形墩。主祀观音外,另右祀真武大帝,左祀土地公(原祀孟婆)

        该桥是晓阳历史上著名而富有深刻寓意三座桥的其中一座,其他两座桥分别是银桥、金桥均有不同程度重建,对研究桥梁制造技术和历史人文习俗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4年公布为市文物点保护。2013年为福安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都知走过黄泉路,闯过鬼门关,经过奈何桥,喝过孟婆汤,回看望乡台,忘记前世种种。变到了阎罗殿,判前世功过,进转生轮回井,或下地狱。 

       所以说晓阳奇特之处除了端午走过的三桥金桥,银桥,奈何桥之外。还有就是村中与三桥息息相关的祀十殿阎罗的广惠观。观内祀有十殿阎罗,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等,为当地重要的道教场所。

       晓阳当地有俗语“福安三个观,风水去一半。”说的是福安城关的观,现只剩遗址,观已无处可寻,另一观位于甘棠。晓阳的观称之为广惠观,足见晓阳广惠观在福安的地位。观内现存碑,立于明弘治十年,从碑文的记载可以看出广惠观始建于宋朝理宗年间(1234年),为当时的谢太后所赐建。这一面石碑成了解开南宋末年纷乱的历史谜团和研究福安古代文化的一件重要实物载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晓阳廊桥——奈何桥(正面)


晓阳廊桥——奈何桥(背面)


奈何桥文保碑

右祀真武大帝


主祀观音


左祀土地公(原祀孟婆)

       人们只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的主要民俗是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系五彩线等。然而另外一个并不广泛存在的重要民俗却鲜为人知。那就是端午节廊桥走桥民俗。这种极富有地域特色的楚民俗孑遗,如今并不多见了。端午走桥目前主要存在分布在闽东北的周宁县、屏南县的双溪镇、福安市的晓阳镇、寿宁县 的芹洋村、古田县的田地村等,闽北政和县的东部、南平市顺昌县的岚下村等,以及浙西南的庆元,福建政和县等,呈现出以周宁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态势而福安的走桥民俗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晓阳端午走三桥了。

       晓阳端午节除了平常大家所熟知各项民俗活动外,还有第一年新婚的夫妇发饼,系五彩线称之为系节。儿童除了能领饼,还能穿上新衣,无怪乎小时候除了盼过年还有就是过端午了。福安人口中的一年一节,大抵可知端午在福安人心中的地位。

       晓阳端午最为奇特之处还有行(走)三桥,分别为奈何桥,金桥,银桥。走桥活动的开展都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 参加者中老年妇女居多。他们从此桥头走到彼桥尾,再从彼桥尾走回此桥头,往返绕圈,共绕行7圈,不得中途回头。走桥毕,近午时举行投粽仪式,主要是祭祀屈原之意。投粽的地点在廊桥的开窗处, 两个粽子用五彩丝线或红绳捆好,彩线上贯穿着6枚钱币,口中诵经后扔下河里。

       走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人死后能顺利通过阴间的金桥、银桥、奈何桥(人们常用现实中的廊桥象征阴间的金桥、银桥、奈何桥)。同时还包括为生者“走百病”并祈福禳灾。 走桥、祈祷、念经,既有今生对神灵的祈求,又含对来世的期盼。总而言之,“端午走桥”的目的有 三:一是祈求今生平安、消灾免难;二是期望死后顺利度过奈何桥进入西天;三是纪念爱国忧民的屈原大夫。

       端午走桥,既是我国端午民俗文化的千年传承,也是闽浙廊桥信仰文化的一种良好载体。闽浙山区受河狭溪浅行船难的限制,赛龙舟确有困难,走桥祭屈便取而代之。由于端午节前后是南方多 雨季节,祭祀活动常常不得不从露天河边移到廊桥内进行,于是借用北方元宵走桥的习俗,走桥抛 粽祭祀屈原。久之便形成“走桥”。走桥活动的时间各地略有不同,闽东北在五月初五,浙西南在五月初六。 一般农村的集体仪式活动是由组织的,而走桥信仰习俗却是无组织状态下显示有组织性,祭祀活动隆重而有秩序。根据长期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每年端午节前夜,各村参加走桥的人,都会互相约定一下准备走哪座桥。没有固定时辰,在端午当天或次日内,不论早晚均可,自由组合,随到随“走”。民众自发组织成队,一边唱诵“走桥经”,一边挑着粽子、纸元宝,在桥上徐步往返数次, 之后将粽子抛入河中。

       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因为时间特殊,临近端午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晓阳这个平日沉寂的山区小镇喧嚣异常。福安临近县乡镇周宁,寿宁,浙南等地的中老年妇女纷纷或驱车或步行携香烛,供品及系有钱币的粽子前往奈何桥,进行隆重的端午祭走三桥活动。

       彼时场面盛况空前,所到信众不下万人。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众,为往年所不多见。村中两道停满了信众的车子,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而廊桥上的供桌上摆满了供品。桥上烟雾缭绕不绝,元宝香烛祭品摆满了桥周边,烧的香烛元宝堆成小山,烟雾不绝。河中几近被人们所投的粽子淤塞河道,可谓是投粽断流。闾山道士唱念做打,领着信众念着走桥经往返于桥上。桥下不时有人在河中清理桥上往下投的粽子,或有小孩老人摘下粽子上所系的硬币。


端午走桥(@XY老谢 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十殿阎罗
十殿阎罗
十殿阎罗都是谁?
别致壮观的北岸廊桥
地府
人死路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