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香园论坛

虽说后循环缺血并不是眩晕的常见病因,但是脑干或小脑的埂塞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无其他神经功能缺损,易误诊为周围性眩晕。引起孤立性眩晕的责任病灶为:脑干中的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ucleus)、 舌下前置核(ne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 NPH)以及小脑绒球(flocculus), 小脑扁桃体(tonsil)、 小脑小结(nodulus)、小脑下脚 (inferior cerebellar penducle, ICP)。韩国学者对孤立性眩晕的报道较多,这篇不久前发表的综述对各责任病灶以及相应体征一一做了介绍。

单侧前庭神经核病灶可兼有周围及中枢性前庭受损表现

Unilateral vestibular nuclear lesion produces combined peripheral and central vestibulopathies

周围性前庭病变体征包括:快相向对侧的水平扭转自发眼震,同侧双温试验半规管轻瘫,同侧VEMP波幅下降或消失,以及同侧甩头试验阳性。双侧水平半规管与后半规管VOR增益均可下降,但仍以病灶同侧明显。

中枢性前庭病变体征包括:方向改变的凝视诱发眼震(GEN),垂直眼偏斜(skew deviation)与眼球共轭扭转(conjugate ocular torsion)。

因此,即便患者表现为周围性前庭病变,当出现中枢性体征如GEN时,因进一步检查是否为中枢性前庭病变。

单侧舌下前置核(NPH)受累出现病灶对侧前庭张力下降

Unilateral lesions involving the nu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 produce vestibular imbalance with a lesser tone on the contralesional side

NPH受累可出现眩晕、步态不稳以及凝视障碍,体征包括:快相向同侧的自发眼震,不对称性的水平GEN(同侧凝视时更强),同侧平滑追踪(smooth pursuit)异常,中枢性的摇头诱发眼震(head-shaking nystagmus),对侧水平半规管VOR增益下降;此外,还可有眼偏斜反应(ocular tilt reaction),但方向不一定。

单侧小脑绒球埂塞出现频率依赖的分离性VOR增益改变

Unilateral floccular infarction produces dissociated patterns of VOR gain changes depending on stimulation frequency

对孤立性的小脑绒球埂塞患者检查发现:快相向同侧的自发眼震,反向的眼球扭转与SVV,对侧床边甩头试验阳性,双温试验正常,转椅试验提示低频刺激时VOR增益升高,而用巩膜搜索线圈法记录甩头试验显示双侧水平半规管增益下降,以病灶对侧更明显。

单侧小脑扁桃体埂塞选择性的损害同侧的平滑追踪

Unilateral tonsilar infarction selectively impairs ipsilesional smooth pursuit

单侧小脑扁桃体埂塞可出现同侧平滑追踪显著损害,快相向同侧的眼震仅在黑暗环境下出现,较弱的反向SVV,而无其他OTR体征。

小脑小结病灶导致前庭神经核及速度存储机制的去抑制

Nodular lesions lead to disinhibition of the vestibular nucleus and velocity storage mechanism

孤立性的小脑小结埂塞大多仅表现为眩晕与平衡障碍,而无其他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包括:快相向同侧自发性水平眼震,反向OTR与SVV,周期性交替性眼震,摇头后出现下跳眼震,位置性眼震;甩头试验与双温试验通常正常。

单侧小脑下脚埂塞出现重力感知与身体倾倒方向的分离

Unilateral infarction involving the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produces directional dissociation between tilts of gravity perception and body falling

通常表现为快相向同侧的自发眼震,同侧平滑追踪受损,反向SVV与眼球扭转,以及向病灶侧倾倒;甩头试验与双温试验正常。

最后作者也说明因为综述包括的研究样本量并不大,不能涵盖所有的中枢性前庭病变。有关中枢性孤立性眩晕的病例报道以下文献也值得一读:

Saber Tehrani AS, Kattah JC, Mantokoudis G, et al. Small strokes causing severe vertigo frequency of false-negative MRIs and nonlacunar mechanisms. Neurology. 2014 Jul 8;83(2):169-73.

Lee H. Isolated vascular vertigo. J Stroke. 2014 Sep;16(3):124-30.

本文首发于个人的公众号“眩晕学习及文献导读”,欢迎扫码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易误诊的2种中枢性眩晕
下跳性眼震相关通路及机制(2)
甩头试验与中枢前庭病变(二)
甩头试验与中枢前庭病变(一)
垂直眼震产生机制及病变定位研究进展
【眩晕专题】血管源性孤立性中枢性眩晕(3)中枢的不同部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