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大一:明确医学的目的


办医学院、培养医学生和医生,治病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也要规范治疗得病的患者。


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是当医生的价值,是医学的目的。


医生面对的是患病的人,不是在修理机器;医学不是理工科,而是充满人文内涵,以人为本的科学。我认为医生的人文素养最重要体现为两点:


首先要强调同情心。我们每天都在看受疾病折磨、有痛苦的患者,假如医生没有强烈的同情心,就不可能认真关爱和救治每个患者。


第二点是责任感。医生有责任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为什么讲责任感?我国的文化比西方更清晰地阐述了其中的道理。古人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职业,有从事教育的,有从事农业的,有做工程的……各个方面,只有医生这个职业,在中国把它认为是和良相并列的职业,恰恰是因为它的社会责任感。


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强调把医学发展的优先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的损伤、维护和促进健康。只有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才是公平和公正的医学。


我过去学医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这种趋势性影响,那时整个社会(包括医疗卫生事业)的价值观比较单一,即为人民服务,更多的是在学习雷锋、白求恩,后来学习焦裕禄等,我们是在这样一些价值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医生。当时在医学院学习,一直到毕业以后,大家经常讲到要“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并且强调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学习为患者治病的本领,只有在患者的床前度过足够多的不眠之夜,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临床医生。


我再次强调医学的目的和医生的价值观:时时考虑患者疾苦,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个精神也体现在新千年医师专业精神宣言当中。这个宣言是2002年发布的,一共有36个国家和120个国际组织(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签署的协议,强调要重铸医师精神,特别强调医师专业精神的核心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关爱、尊重患者,把患者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价值体系和重铸医学人文精神。


要理解医学,逐渐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医生,应该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我们国家医学的传统。如《黄帝内经》就明确讲:“上医治未病”,强调预防,强调健康促进。我们不能就知道“等”,等人得病;更重要的是做能做的,预防疾病,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


我们看过去的二三十年,就拿心血管专业为例,大家把主要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攀比支架数目和搭桥数目上了。


美国心脏协会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心血管内、外科医生都聚集在一条经常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了国家很多基金去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器具,同时不分昼夜苦练打捞本领。结果却事与愿违,坠入河中的人一半死了,被打捞上岸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坠入河中等待救援的人还越捞越多。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非常浅显、明确的道理:为什么不到上游去植树造林、筑堤修坝,像大禹治水,运用疏导的方法去预防河流的泛滥?应该把研究和工作放在上游预防上,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支架、搭桥、治疗心力衰竭上,不能只有“落水者”才能唤起医生的关注。


医生一定要走出狭隘的“等人得病”的观念,走向“大健康”的概念,强调参与“治疗、预防和康复”,打破“坐堂医生”的陈旧观念和传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大一教授:不做“坐堂医生”
胡大一:尽大责任者得大快乐(一)——医生必须坚守的三个原则
胡大一 :理解医学,做合格医生
中医之钥:三一、要如何获得健康,免除疾病的伤害呢?
“不生病”和“不使人生病”才是医疗的目的
医患间的革命情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