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介入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导丝、导管的选择和应用(一)

《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与研究进展》

第3章    神经血管疾病常用介入诊疗技术

3.1        脑血管造影术

3.1.4     操作要点

3.1.4.4  导丝、导管的选择和应用(一)


导丝、导管的选择和应用(一)


常规应用0.035 inch(英寸),头端呈J形、表面有亲水膜涂层的导丝,以Terumo导丝为常用。一般为120cm长,如考虑要交换导管,则为300 cm长。一般来说,导管选用4F或5F,头端为单一弯曲、端孔的Vertebra、猎人头型或JB系列,但老年患者脑血管造影,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左颈动脉插管,常常需要用复合弯曲的导管,如Simmon导管系列。如对患者不能决定如何选择适宜导管,在导管选择前用多孔猪尾巴行主动脉弓造影,根据弓上头臂动脉、左侧颈内动脉以及左锁骨下动脉起源动脉主动脉弓的类型及主动脉弓的宽度选择合适导管。主动脉弓ClassⅡ 和Class Ⅲ 的患者,选用单弯导管做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检查时,导管头端难以稳定停留于头臂动脉和左侧颈内动脉,此时需换用复合弯曲的导管,如Simmon导管、牛顿导管。


选用单弯导管做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检查时,首先应由导丝将导管导入腹主动脉、胸主动脉,经过主动脉弓进入升主动脉,然后撤去导丝,用冲洗注射器回抽血液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此时导管头端通常向下,导管近端连接含造影剂的10 mL注射器。切记要用右手握注射器,保持压力不让血液回流入注射器内。然后在施加导管近端扭转的同时,边试注射造影剂边回拉导管,导管头转向上进入头臂动脉后即停止试注射并保持固定,明确已进入预期进入的无名动脉开口后,再次插入导丝,以同轴的方式推进导管,导管的头端不应超过导丝末端。如遇到上行困难,可将导丝先送入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导管再沿导丝送入预定部位。在送入导管过程中,适当回抽导丝的同时送入导管,以及嘱患者间歇性咳嗽,均有利于导管上行到位。导管到位后减除张力,再撒除导丝,以免撒除导丝时导管上行过高。撤除导丝后,回抽血液,冲洗导管,连接灌注线。导管头的位置以重点显示部位不同而不同:如要显示颈内动脉狭窄性病变,导管头应放于颈总动脉;如要显示颅内血管,导管头应越过颈动脉分叉,放在近端颈内动脉。右侧颈动脉造影完毕后,导管近端再连接含造影剂的10mL注射器,缓缓回撒导管,在退入主动脉弓前,顺时针转动近端导管,试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回撒导管,使导管头进入左侧颈总动脉开口并恒定之,插入导丝越过导管头抵达左颈总动脉远端,甚至颈内动脉,然后在轻轻回抽导丝的同时送入导管,到达期望到达的部位。以与右侧颈动脉同样的方式插管,回撒导丝,回抽血液,冲洗导管。左侧颈动脉造影完毕后,导管近端再连接含造影剂的10 mL注射器,缓缓回撒导管,退回主动脉弓内后,回撒导管的同时试注射造影剂,以期进入左侧锁骨下动脉并路图显示左侧椎动脉开口后,插入导丝进入椎动脉。导管沿导丝上行至V1~V2交界处即可,最后撤除导丝,按前述方法回抽血液,冲洗导管,连接灌注线。如再行右侧椎动脉插管,导管应先插入右锁骨下动脉远端,再回撤至右椎动脉开口,然后由导丝导入右椎动脉。如要施行颈外动脉造影,则在颈动脉造影的同时,按前述方法选择性插管入颈外动脉或相应的分支。


(未完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血管造影操作技巧
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诊断造影学习(二)
【介入专家共识】经桡神经介入诊疗专家共识
五分钟看懂全脑血管造影
重磅丨2018年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