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速递(第171期)—可切除的复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可以取代重复性转移瘤切除术吗?

大家早安,今天的文献速递内容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肝胆外科医生为主团队的研究,比较外科切除和射频消融对复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结果,我们可以在文中详细了解。

可切除的复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可以取代重复性转移瘤切除术吗?

摘要

背景:

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是我院首次肝切除术后复发的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评估其与反复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

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复发性肝转移的疗效。

结果:

其中61名患者接受了射频消融,43名患者接受了手术。RFA组总复发率为82%,切除组总复发率为65.1%(P=0.05)。病灶局部复发率在射频消融后明显高于切除后(16.7%对7.3%,P=0.04)。最大病变直径大于3cm的患者有显著差异(24.5%对7.6%,P=0.01)。在多变量分析中,RFA治疗与复发独立相关(p=0.01)。69.7%的RFA患者和42.6%的肝内复发手术患者能够接受重复的局部治疗(p=0.05),这导致了相当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RFA:29.1%与切除术相比:33.1%,p=0.48)和5年总生存率(RFA:33%与切除术:28.4%,P=0.36)。

结论:

手术仍然是可切除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在选定的患者中,RFA可提供类似的获益。

结果:
复发模式

表2显示了两个治疗组之间复发模式的差异。中位随访时间为28.9个月,RFA组50例(82%)复发,而肝脏切除组28例(65.1%)患者复发(P = 0.05)。RFA和手术后分别有33例和19例患者发生IHR(肝内复发)(54.1%对44.2%,P = 0.32)。LR(局部复发)在11例RFA患者和6例肝脏切除患者中发生(18%对14%,P = 0.58)。根据病变分析,在RFA组(114个病灶中的19个)中比在切除组中更常见LR(96个病灶中的7个,P = 0.04)。从RFA和手术到LR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2和6.5个月(P = 0.91)。RFA和手术后分别有46.5%和31.1%的患者出现NM(肝内新发转移)(P = 0.11)。从治疗到NM的间隔时间,RFA和切除组分别为7.7和13.5个月(P = 0.15)。

共有51个> 3 cm病灶(RFA组25例,切除组26例),RFA治疗组病变复发率为手术治疗组的3倍以上(24.5%vs 7.6%,P = 0.01) ,但RFA和切除组之间基于患者的LR率没有显著差异(28%对15.4%,P = 0.27)。

复发治疗

总体而言,69.6%的RFA患者和42.6%的IHR手术患者适合重复局部治疗(P = 0.05)。在RFA组中,33名IHR患者中的16名接受了另外的RFA治疗,其中7名患者(43.8%)达到无癌状态。手术在7名患者中进行,其中3名患者无癌症。在中位间隔3.1个月的挽救治疗后,13例患者(56.5%)发生第三次复发。在手术组中,没有患者接受第三次手术切除。8名患者(42.1%)接受了挽救性RFA,其中3名(37.5%)在最后一次随访时无瘤。其余5名患者的第3次复发的中位间隔为2.6个月。

复发和生存的预测因素

RFA组的3年PFS率低于切除组(11.1%对21.1%P = 0.1)(图1a)。如果在重复挽救治疗后达到无癌状态的患者被认为无肿瘤,则RFA组3年PFS率为29.1%,与肝切除术后的33.1%相当(P = 0.48)(图1b)。在多变量分析中,发现复发与肿瘤直径> 3 cm(HR 1.82,95%)CI 1.14-2.91,P = 0.012)和多发转移(HR 1.62,95%CI 1.02-2.58,P = 0.041)相关(表3)。

随访期间有38例(36.5%)患者死亡,RFA组有23例,切除组有15例(P = 0.77)。整个患者队列的5年OS率为27.3%。RFA治疗导致5年OS率与肝脏切除相当(RFA:33%对切除率:28.4%,P = 0.36)(图1c)。多变量分析发现肝外疾病(HR 4.70,95%CI 1.80-12.32,P = 0.002)和年龄大于60岁(HR 2.27,95%CI 1.16-4.44,P = 0.016)是生存的不利预测因子( 表3)。

图1.(a)根据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 (b)重复挽救治疗后的精算无进展生存率; (c)根据治疗的总生存期。 (虚线)RFA小组; (实线)切除组。

表3预测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单变量(UV)和多变量(MV)因素分析

结论

肝切除和经皮RFA在可切除肝复发的患者中实现了类似的OS。然而,RFA后复发频率更高,间隔时间更短,特别是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肝切除术仍然是可切除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

原文:

Mao R, Zhao J-J, Bi X-Y, Zhang Y-F, Han Y, Li Z-Y, et al. Resectable recurrent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ca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place repeated metastasectomy? ANZ J Surg. 2019 May 14;

译者述评:

  • 这篇文章的主要研究者和作者都是外科医生,虽然我认为结论有失偏颇,但数据还是客观的。

  • 本研究所选择的局部消融手段是射频消融,其实射频消融这些年在肿瘤局部消融治疗上已经逐渐被微波消融替代。

  • 即使射频消融的局部复发率高,但其有重复性高的优势,即使出现了局部复发还可以再次消融达到无瘤状态,而外科重复手术的难度就太大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射频消融和外科切除在治疗后3年的OS差不多,在5年的OS射频消融比外科切除还好。

  • 希望大家能客观认识局部消融和外科切除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上的优缺点,理性选择最合适的局部治疗手段。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 靳勇 编译)

译者简介

靳勇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常委、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若干问题
【专家视角】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射频消融治疗:RFA与肝转移(2)
手术联合消融治疗不可切除CRLM:射频消融与肝转移专题(1)
经皮消融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价值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医生面对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