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石汤解析及医案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配方组成】飞滑石三钱生石膏五钱寒水石三钱杏仁三钱竹茹二钱,炒银花二钱,花露更妙金汁一杯,酒冲白通草三钱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作用与功效】清解暑湿。


【主治】暑湿蔓延三焦,舌滑微黄。


【方解与方论】本证因湿热弥漫三焦所致,故用石膏、寒水石清泻内蕴之热,滑石、通草清利湿热,杏仁宣气分,金银花、金汁清解热毒,竹茹清热透络。本方以辛寒清热利湿为主,佐以苦降肺气,芳香宣透,故属于微苦辛寒兼芳香法。


吴鞠通云:三石…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者也。杏仁、通草,为宣气分之用,且通草直达膀胱,杏仁直达大肠。竹茹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金汁、银花,败暑中之热毒。

三石汤药物解释

滑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本草纲目》:“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热散则三焦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历来是清热利湿解暑的主力。此方中为君药。


生石膏,甘、辛,寒。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本草衍义补遗》“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又入手太阴、少阳,而可为三经之主者。”津门名医张锡纯,人称“石膏先生”。他说:“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石膏有个别名也叫“寒水石”。历史上,与真正的寒水石曾一度混淆不清。其实在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等各方面,二者都有所差别。

寒水石,辛、咸,寒。入心、胃、肾经。清热降火,利窍,消肿。《名医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痛。”它与生石膏一样皆为辛寒之品,都善退热,除烦止渴。但生石膏味甘,归肺、胃经。主气分实热,所主病位在中上焦。寒水石则“其味辛咸,入肾走血”,为“治心肾积热之上药”。主清血分热,治在下焦。二药合用,清利三焦,透泻气血,方中用为臣药。古方中,生石膏和寒水石的合作,时常可见,《小儿药证直诀》有“玉露散”:“治小儿伤热吐泻黄瘦,”是二石加生甘草。《素问病机保命集》载“双玉散”:“治痰热而喘,痰涌如泉。”是二石等分为末,人参煎汤送下。

飞滑石、 生石膏、寒水石,三石的配伍,由来尚矣,“紫雪丹用为君药”。《方脉正宗》中亦载:“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貌似三石汤的精简版。二石联手,已然无敌;三石合璧,所向披靡。暑湿弥漫三焦,三石“取其得庚金之气,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者也。”能清宣上中下三焦暑湿之邪。

方中以:

杏仁 宣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暑湿易化;

竹茹清泄中焦邪热;

通草清利下焦湿热;

银花、金汁涤暑解毒。

书中暗表:“杏仁、通草为宣气分之用,且通草直达膀胱,杏仁直达大肠;竹茹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金汁、银花,败暑中之热毒。”全方重在清暑泄热,兼以利湿。

要多说一句的是“金汁”,《药性切用》上说:“金汁,性味苦寒,大解热毒;治温热时行,昏热势剧者,用以灌之。即粪清埋土化水,年久佳。”今人已多弃用。但近年研究显示,“粪便移植”不仅有益肠道菌群平衡,而且于全身亦大有裨益。可谓“换汤不换药”。

      张炳南考试经验—

       当然不仅限于中暑,而是广泛用于不明原因发热中。张师总结:“发热日久,持续高热,夜甚昼轻伴汗出黏手、异味浓厚及身热不扬等症,用之最佳。”

       此方一派寒凉,若非实热,不宜用之。临证加减,存乎一心。

              验案

两年前,遇一外省病人,发热半载,屡治无效。当地怀疑是“布鲁斯杆菌病”。见其舌大满口,光红无苔。因思舌大乃脾虚湿盛也;无苔非热伤气阴乎。是湿热蕴久,耗气伤阴之候。遂以三石汤加人参、鳖甲之类。两周后复诊,热已大减,消息两月,诸恙平复。

 


【验案精选】

 


1.湿温陈某,女,27岁。因发热头痛14天于1989年7月13日入院。曾按感冒医治无效。住院9天来,发热少汗,汗出热不退。体温稽留在38.5℃~39.5℃,脉搏96~106次/分。相关临床检查均属正常。西医试用多种抗生素及能量合剂,中医按暑温施以新加香薷饮,虽汗出但热不减,反现午后热重。7月24日会诊症见头痛耳鸣,渴不欲饮,腹胀胸闷,纳呆便软、尿黄短少,面红唇干,神疲少语,肤干灼热,舌红润,苔厚黄,脉滑数。审察证情诊为湿温(气分湿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淡渗利湿。投自拟加味三石汤(黄芪、板蓝根、连翘各25g,生石膏、金银花各20g,寒水石、滑石、杏仁各12g,竹茹、白通草、丝瓜络各7g)1剂。药后患者尿频量多,腹胀胸闷减轻,体温38℃。复投上方2剂。再诊时已热退身凉,诸症缓解。再服2剂,诸症悉除。改服生脉散合四君子汤调护。3剂。1989年8月2日痊愈出院。[苏继焕.自拟加味三石汤治疗湿温.广西中医药,1990,13(6):21]。


2.便秘王某,男,8岁。2003年6月30日就诊。患儿从3岁起手足心热,夏季尤甚,每每需用冰敷方能人睡,且平素大便干,汗多。患儿已经过多家诊治,效不显。..素体属热,于夏季则内外之热邪充斥三焦,故出现此症。当用三石汤加减清热退暑利窍,兼清肺胃大肠。药用:石膏30g,滑石30g,寒水石30g,金银花15g,香薷6g,黄连5g,灯心草6g,杏仁6g,白薇15g,地骨皮15g,青黛(另包)12g。予6剂,日1剂煎服。2003年7月6日再诊,诉手足心热减轻,但仍需用冰敷方能人睡,大便软,汗减。上方去香薷、灯心草、白薇、地骨皮,加水牛角15g,生地12g,鳖甲10g。予8剂,日1剂煎服。2003年7月11日三诊:患儿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上方减生地为6g,继服5剂。[孙香娟,张玲,佘姝娅.常克主任中医师运用三石汤经验评析.中医药学刊,2004,22(10):1792]。


3.遗尿刘某,男,7岁。2003年7月13日就诊。患儿睡中遗溺,不易唤醒,每夜1次,尿色黄。用三石汤加减清热利湿止遗。药用:石膏30g,滑石30g,寒水石30g,通草6g,麻黄12g,桔梗10g,韭子15g,白芍20g,桂枝6g,菖蒲12g。予7剂,日1剂煎服。2003年7月20日再诊,诉睡中遗溺次数减少,不易唤醒,尿色黄。上方去桔梗、桂枝,加老鹤草15g,石兰藤15g。予7剂,日1剂煎服。2003年7月27日三诊,患儿偶有遗溺。上方加藿香12g,佩兰6g。继服5剂。[孙香娟,张玲,佘姝娅.常克主任中医师运用三石汤经验评析.中医药学刊,2004,22(10):1792]。


4.过敏性紫癜尹某,女,13岁。2003年5月4日就诊。患儿双下肢紫癜密集,舌质红,苔黄白,脉弦数。用三石汤合化斑汤加减药用:石膏30g,滑石30g,寒水石30g,水牛角15g,玄参10g,茯苓20g,猪苓20g,通草10g,石韦15g,黄药子15g,丹皮15g,紫草15g。予7剂,日1剂煎服。2003年5月11日再诊:患儿双下肢散在紫癜,舌质红,苔黄白,脉弦数。上方去水牛角、玄参,加生地15g,鱼腥草30g。予7剂,日1剂水煎服。2003年5月18日三诊:患儿双下肢紫癜消失。[孙香娟,张玲,佘姝娅.常克主任中医师运用三石汤经验评析.中医药学刊,2004,22(10):1792]。


5.磨牙魏某,男,4岁。2003年5月13日就诊。患儿夜间磨牙,睡卧不安,爱揭衣被,舌质红,苔黄腻,脉数。用三石汤加减。药用:石膏20g,滑石15g,寒水石20g,知母12g,防风10g,钩藤15g,远志6g,菖蒲12g,夜交藤20g,茯苓20g,甘草3g。予4剂,日1剂煎服。2003年5月17日再诊,患儿上症减轻,纳差。上方改石膏、寒水石各15g,加淮山药15g,白扁豆12g,隔山撬15g。予7剂,日1剂煎服,以调理脾胃。[孙香娟,张玲,佘姝娅.常克主任中医师运用三石汤经验评析.中医药学刊,2004,22(10):1792]6.温病耳聋吴某,男,31岁,农民,患者于1994年9月3日始觉恶寒,发热,间有几声咳嗽。第2天在聚餐回家渴饮凉开水2碗后觉腹部隐隐不适,每天发热,下午及夜间较高,近几天身热持续不退,体温在39℃左右。9月8日患者腹痛加剧前来就诊,诊见: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上脘痞塞感,高热(体温39.2℃),面红而垢,心烦胸闷,耳鸣耳聋,口干但不欲多饮,咳嗽痰黄,大便稀烂,黄褐色,2~3次/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湿温,证属热重于湿,湿势弥漫三焦。治宜清利三焦湿热,方选三石汤加减:滑石30g,生石膏30g(先煎),寒水石15g,北杏仁12g,竹茹15g,金银花12g,通草10g,黄芩12g,大腹皮12g,枳实10g,木香10g(后下),车前草20g。服药3剂后,发热、耳鸣耳聋减轻,胸闷、心烦。好转,效不更方,守上方去竹茹、通草,加石菖蒲12g、胆星10g,继服3剂。前后服药12剂,诸恙悉除。[史志云.温病耳聋治验3则.河南中医,2000,20(2):64]。


【临床应用与医案】


1.夏季重症流感高热39℃以上,方药:生石膏30~50g,滑石20g,寒水石15g,葛根20g,板蓝根、银花、连翘、荷叶各15g,杏仁、白芷各10g,通草6g,甘草3g。另紫雪丹1支,羚羊散2支,每日2次口服。32例痊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王亚敏,宁淑珍.三石汤加减治疗夏季重症流感.中国中医急症,1997,6(2):97]。


2.各种发热包括颅脑术后发热、各种肿瘤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湿病发热、乙脑等,总有效率92%。基本方为:生石膏(先煎)30g,寒水石(先煎)30g,滑石(包煎)30g,竹茹10g,通草5g,生甘草6g,丹皮15g,栀子15g,羚羊角粉(冲服)0.6g。[王岩.丹栀三石汤治疗湿热发热20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2007,26(9):597-598]。


3.小儿过敏性紫癜总有效率为90%。药用:石膏、寒水石、滑石各30g,通草10g,藿香20g。若关节肿痛加栀子15g,薏苡仁30g,防风10g,黄柏、川牛膝各12g,苍术6g。腹痛加丹参15g,檀香、砂仁各6g。便血加用槐花散,赤石脂30g,防风10g,栀子、槐花、炒地榆、侧柏炭各15g。尿血加栀子、石韦各15g,白茅根30g,防风10g。水肿溺短者加猪苓、茯苓、泽泻各15g,防风10g,桂枝6g。2周为1个疗程。[佘姝娅,常克.三石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30例.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65]。


【临证提要】本方具有清热利湿之功,用于暑湿、湿温病湿热弥漫三焦重证。今用于各种发热、紫癜、腹泻、便秘等。使用时注意:方中金汁今多不用,可根据病情选用丹皮、栀子、羚羊角等清热药物替代;热毒重者可用板蓝根、连翘;湿热重者可合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增加清热祛湿之力。本方使用的要点是舌诊,多见舌红苔腻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方今解 | 三石汤之方解故事
三石汤
加减木防己汤,治热痹,湿热痹,暑湿痹,此治痹之祖方也
白血病术后低烧几个月,中药五付就退热,看中医如何合方治难病!!
【三石汤 甘露消毒丹】
治疗高热不退、乙肝、痛风、癌性发热、急慢性肝炎、痢疾、流行性斑疹伤寒等------三石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