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特文格勒和”黑色貝九”

這幾天,世事纷扰,美东的天气也依然燥热无比。

这个周末,我宅在家里喝茶,听音乐,看电影, 为了寻找指挥家富特文格勒那个最著名的音樂版本贝九,我在网络里游蕩,居然无意中读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这是一块暗淡的伤疤— 黑色贝九。(贝九: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网络上的文字,黑白图片,油管實況錄像,还有以此故事改编的电影:“Taking Sides”,帮助了我捋清了那个二战期间的一段历史,知道了“黑色贝九”的由来。

在三十年代年代,富特文格勒便被认为是当世其中一位最伟大的指挥大师。

这个年代远久的視頻沙沙作响,噪音几乎掩盖了一切,感覺它蒙上厚重的岁月塵埃,剩下的好像只是纯粹地音乐。这就是传说中的黑色贝九,是由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于1942年4月19日,也就是希特勒的生日前夜,戈培尔和众多纳粹高官都坐在台下,会场内充满了浓重的纳粹氛围,硕大的纳粹旗帜高挂于大厅。。。黑暗中的金色音乐圣殿,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直刺天空的黑色墓碑。

这是音乐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音乐面对强权的淫威,不得不屈服、为政治服务。

这個視頻的录音效果对于我这个初级发烧友真是个考验,透过沙沙的噪音,我努力辨认那充满着巨大张力的音乐饱含了激愤——那个伟大的音乐家,为了保护柏林爱乐中的犹太人而屈服于纳粹的激愤。

富特文格勒本是最能代表德奥派传统的人物,一贯推崇的就是冷静、理性,人们无论如何都不敢想象会出现这样一场演出。大师对贝九作出了空前绝后的极端化处理,强弱反差极其强烈,快板的速度快到近乎白热化的地步,所有的乐器音色本身的象征和情绪潜力都被挖掘到淋漓尽致,没有一个单音不是在声嘶力竭的怒吼。贝九再也不是从沉静圆润中体现出的大气,它爆裂开来,释放出的是刺眼的光芒。

1942年4月19日这场演出透出的奇诡氛围,实在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极限。那些以无法想象的速度狂飚的快速乐段,有一股奇异的狂热宣泄的情 绪在熊熊燃烧,而富特文格勒标志性的沉郁肃穆的慢乐章,在异常黑暗的低音部的衬托下,变成了一种透入骨髓的阴森。在各个高潮乐段,那些撕裂人的神经的定音鼓,以及合唱部分疯狂的结尾段落,似乎活生生地重现了那个黑暗时代的映像:天崩地裂,世界坍塌,一切都在疯狂中爆炸、毁灭。

这又是音乐史上最激昂的一天,富特文格勒用激情澎湃的演出在历史上刻下了不朽的印记。这场著名的音乐会因其独特的政治意义和富特文格勒激情四射的演出而被称为“黑色贝九”,其间录音资料曾一度佚失,幸运的是一位音乐爱好者竟无意间购得这场贝九的唱片,经复刻后,著名的黑色贝九重现人间。

我為此也找到了一部描述這段歷史的一個影片,是出自关于大师的唯一一部电影《Taking Sides》。 影片結尾銜接的是这场音乐会真實的纪录电影片段:演出结束后,向大师伸出手去的是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而大师弯下腰来,伸出手去和他握手,陪出一个僵硬的笑容。而电影的随后两个镜头展示出了别人不易察觉的伟大细节——顷刻,富特文格勒以一个几乎不被察觉的微微鞠躬,将左手中的手帕换到了刚才和戈培尔握手的右手上,使劲的抹了一抹。。。。这是沉默的反抗,是大师内心世界让人一览无余的呈現!

由此,1942年富特文格勒为庆祝希特勒生日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联军后来以此反复诟病富特文格勒。而且很多艺术家对他此行为表示悲愤。如托斯卡尼尼便说:“在作为艺术家的富特文格勒面前,我愿意脱帽;但在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富特文格勒面前,我却要载上两顶帽子。”但也有人认为,他在帝国任职期间,掩护帮助了大批犹太指挥家出国,包括瓦尔特,克莱姆佩雷尔等大师级艺术家。因此其屈身于帝国旗下目的并非为虎作伥,而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行为。而事实上,柏林爱乐乐团在战时没有一个团员被送去服兵役;而他与柏林爱乐在战时的音乐会,也成了饱受战祸之苦的柏林居民的最大安慰。

富特文格勒在战后的“非纳粹化审查”中所受的冤屈是令人非常痛苦的,在1946年12月12日盟军法庭对他进行审判时,富特文格勒曾做过慷慨激昂的最后陈述:

“我知道德国处于重大的危机中,我感到对德国负有责任,尽力挽救这一危机是我的任务,人们关心我的艺术会被误做宣传之用,但我觉得我更应该关心的是维护德国的音乐,把音乐演奏给危机中的德国人民。

这些人民,巴赫和贝多芬,莫扎特与舒伯特的同胞们,在陷入纳粹政府控制下仍旧需要继续生存的德国人民,没有在那些日子里生活过的人难以判断真相。

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1.25—1954.11.30)是這個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家。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体现在他举世无双的音乐造诣,更体现在他在纳粹统治时期对艺术自由的坚持、对纳粹暴行的抗争、对音乐人才的保护、对崇高音乐的追求以及对德国人民的鼓励。

19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病逝于德国的巴登—享年六十八岁, 讓人心痛的是,這正是一个指挥家最辉煌成熟的年龄。

战争是人类历史中最残酷的篇章,音乐则是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花朵。当战争在肆虐时,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威胁,痛苦与绝望笼罩着人类的心灵;音乐却如穿破乌云的一束光芒,扫清历史中的阴霾,为我们指引着方向、鼓舞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正如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的合唱乐章中所写的那样:“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大家相亲又相爱。”

战争的浪潮袭来时,人人难以幸免,音乐家也同样如此。个人的命运被卷入历史的漩涡中,然而有些人却用自己的行动来向人类证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人性的光輝也永遠閃耀光芒!

參考視頻: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888742.html

https://www.operamusica.com/artist/wilhelm-furtwaengler/video/61723?autoplay=1

https://youtu.be/ZynNMnOe1Nw

聲明:此文參考了網上的有關文章。特此致謝!

更新于 2019-08-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了解“贝九”的这四个梗,别说自己是发烧友 | 记忆
【佳片U约】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电影:《指挥家的抉择》
富特文格勒的Rubato
战争中的音乐家
战火中的交响——富特文格勒珍贵录音《1942-1944年录音第一集》
追乐|贝多芬的无人之境(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