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虚却盲补,分分钟变痰湿!

 本  期  导  读  

「养生」概念流行,泡枸杞水明目护肝,常吃桑椹补肾,常吃山药、红薯养脾胃……真的合适吗?

柳大夫说,你很可能「误入歧途」了。

枸杞「滋肾、润肺、明目」「去虚劳」。单纯看这些记载,觉得枸杞真是个好东西。但大家忽略了一点,枸杞是甘润气寒之品,需分辨体质的寒热虚实。如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枸杞》曾说过:

「今人多用其子,直为补肾药,是曾未考究经意,当更量其虚实冷热用之。」

「经」指《神农本草经》,这句话说的是宋代的时候已出现很多人未考究《神农本草经》所记载枸杞的用法而乱用为补肾药。

可见今之弊古也有之。如脾胃阳虚、肾阳虚的人用枸杞,不但不能滋阴,还可能阻碍脾胃运化,加重阳虚。

桑椹,治肝肾阴亏,「久服黑发明目」。但桑椹也是甘寒之品,多食则寒滞脾胃,容易生湿。

山药,本属食物,古人认为它补脾益气。事实上,要起到益气的作用还需先补阴,补阴又需先温阳,体内阳气充足才能温化为阴(尤其是肾阳、脾阳)。

所以现代人并不那么合适经常食用山药。作普通菜肴,合理搭配葱姜蒜等传统作料,适当的频率吃即可。

红薯性偏凉,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深有体会,一吃红薯准有胃酸反流,食管灼热灼热的痛。中医认为,胃酸反流是因为胃寒。那么,这时候还用凉性的红薯养脾胃,不就适得其反了?

但也有人说有些古籍记载红薯是平性的,这里说偏凉,到底信谁呢?吃了也不觉得胃酸反流。

中肯的建议是「实践出真知」、把握量。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吃同样一道菜反应也不同。只有亲身体验、善于观察和总结,才会知道是否合适自己。

又因为量变产生质变,「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过则为害」,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能一次吃到吐呀?

简而言之,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大部分人都阳虚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照搬古人的做法。

时代不同,气候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改变,造就不同的体质。现代人的体质,早已变得偏阳虚,寒湿重。所以古籍中记载的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实践后才能确定是否合适。

「药食同源」,再好吃的食物或药物都是有偏性的,需要辨别清楚,在适当的时机下适当搭配才能发挥好作用。

▲ 想吃,但不要吃多就好

那么,我们常说的「脾虚」又是什么概念呢?

脾虚,对应现代人,一般指的是脾阳虚

脾阳虚的表现比较多,可有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消化不良,胃胀胃痛,腹胀腹痛,大便稀,大便不成形,排便不畅等问题。除了胃肠道的一些症状,全身症状可有怕冷、手脚凉等(其实是体寒导致的脾阳虚)。

脾阳虚的人有很多是胖子,但瘦子也不少。

瘦子主要是体内虚火比较多。虚火的产生则由于寒湿(戳上文回顾)。

有寒湿必有虚火,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寒湿的环境下,五脏六腑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正常工作,为了能够正常协作,自然就得自己卯足劲尽量提高工作能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虚火(如同机器超负荷运转发热)。

时间长了,机器都会坏,到了一定时期,五脏六腑都累坏了,也就歇了。到那个程度,再要提供温暖的环境(温阳)则需力挽狂澜的力气(虽也未必凑效)。

虚火旺一般指的是心火、肺火、肝火。人体虚火旺时,症状很明显:

心火旺:容易心悸心慌,上半身出汗多(尤其是胸口、额头、腋窝等处),长痘,眼睛发红等

肺火旺:容易咳嗽咳痰,鼻子红肿,长痘,凌晨三点到五点醒等

肝火旺:容易便秘,容易饿,易发唇炎,长痘,眼部分泌物多,凌晨一点到三点醒等

寒湿又虚火旺的人吃得多、容易饿,体型瘦。这类瘦子一般是吸收能力不太好的。如果长期寒湿严重的(例如天生有顽痰),则可出现面色黄、消瘦、疲乏等表现。

所以,这类脾虚的人,正常饮食物已难以吸收运化,经常吃补阴的药物结果如何?

阳不足,吃进去的补阴药都会变成垃圾,变成痰湿。所以又有一些瘦子全身都很瘦,却有明显的小肚子。这就是寒湿太重,在体内淤积痰湿形成的。

脾虚的胖子,同样的道理,因脾虚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所以体内总是停留太多水湿,体型变臃肿,温阳利湿能很好地解决。

其实脾虚的胖子比脾虚的瘦子好调理。

因为脾虚的胖子基本是阳不足而已,但脾虚的瘦子除了阳不足,还有阴不足的问题,更复杂,更难调——一方面要温阳,一方面要补阴,需要很好地把握这对矛盾之间的转化,才能处理好。

所以,脾虚的人啊,不要乱「养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春季养肝、健脾、补肾正当时(视频)
想要改善“喝水都胖”和“狂吃还瘦”的体质,根源在于这3点!
胖不起来,瘦不下去,其实是同一种病
脾虚、脾湿、痰湿、肝郁、虚火、实火,常见的6种体质,教会你辨别技
脏腑合病辩证
脾虚的尽头是结节、肿瘤,脾气虚、脾虚湿重、脾阳虚、脾虚痰湿、脾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