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333】停下来·找替代·合理化——一个“思辨性阅读”教学案例的思辨性分析


停下来·找替代·合理化

—一个“思辨性阅读”教学案例的思辨性分析

余党绪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8期


  2015年9月,《语文学习》发表了我的关于蔺相如的一个案例。在案例中,我在明确肯定蔺相如“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的基础上,提出蔺相如也是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的观点。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关注,也有一些商榷文章。商榷者在肯定“思辨读写”这个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也有一些说法需要辨析,比如有老师说思辨不可“过度”我认为,思辨越充分,越细致,越深入,就越能引领我们的认知走向深切,但前提是要“合理”。显然,这就不是一个“度”的问题,亦非分寸把握的问题。但思辨确实应该有个“领域”的限制,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思辨的,批判性思维并非万能,在感觉与感情起主要作用的领域,思辨应学会“闭嘴”。批判性思维的使用主要应限于依靠理性来进行判断与选择的领域,比如公共事务,再如文本解读。


  还有一些所谓“商榷”,则需要澄清与声明。如李新老师《蔺相如仅仅是汲汲于功名吗?——与余党绪老师商榷》一文,似乎对本人的意思理解有误。笔者绝不会认为蔺相如“仅仅汲汲于功名”,这样的商榷恐有“打稻草人”之嫌。在我看来,一个人“汲汲于功名”,与“公忠体国”并无必然冲突。“汲汲”者,急切也。蔺相如出身卑微,渴求功业,就算急一点,也无损于其英雄的形象。不知李老师为何如此断章取义,且以一个反问句为标题,十分醒目,这样诱导读者,不大好。再看李文的结尾:

 

家国情怀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尽管我们现在的爱国主义与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概念有所不同,但家国情怀这一点是核心的价值观,在蔺相如身上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核心的价值观。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见仁见智,但核心价值观这一点不能丢。

 

这就不是在讨论具体问题了。谁说“家国情怀”过时了呢?提出一点关于蔺相如的不同意见,就“丢”了核心价值观?按照这个逻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怎样“见仁见智”?实在地说,我对这段话背后的似曾相识的逻辑深感不安。

“思辨性阅读”的前提是文本中心,一切断言与结论都应该基于文本的客观事实。商榷文章亦应如是。既然要商榷,就有义务认真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文章。缺了这个前提,还商榷什么呢?还不如自说自话。本人除了写过一篇回应黄玉峰老师商榷文章的商榷文章,一直不大敢写这类文章,原因就在于害怕自己的阅读能力有限而误读了别人,也害怕因知识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而误解了别人。

回顾这个案例,无意于再来讨论蔺相如的“功名”问题,只是想借此重申我的看法:蔺相如是不是一个“汲汲于功名”的人,这是可以讨论的,没必要上纲上线。这个问题来自于我的课堂,来自于我的学生,来自于自然的教学生态;而从过程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神,也运用了一些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策略。当年《语文学习》杂志约稿,我就斗胆将其整理成一个“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案例,如此而已。

如果将教学看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那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包含了质疑、分析、论证、评估、自我完善、解释等环节的批判性思维的展开过程。

根据教学的实际流程,我将这个展开的过程概括为“停下来——找替代——合理化”三个阶段。



  

一、停下来——发现、甄别和确立问题

人的思维惯性与惰性无法回避,稍不留意,就会陷入习以为常与自以为是的思维困境。理查德·保罗说,人们的思维会受到“自我中心”与“群体中心”的影响。他用下面的句子来彰显他的观点:


它是真的,因为我(们)相信它

它是真的,因为我(们)想相信它

它是真的,因为我(们)曾经相信它

它是真的,因为相信它符合我(们)的利益 



 

“自我中心”与“群体中心”的影响下,独立思考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自觉地对自我的思维进行监控与反思,以保证思考的合理性——因此,批判性思维不是与人过不去,它首先是与自己过不去——但对于学习者与练习者,这种对思考的思考的反省习性,非经长时间训练不能养成。因此,对于尚未形成反省习性的学生,教师就要善于借助各种手段的介入,引导他摆脱或者暂停思维惯性,不要在肤浅、琐碎和散乱的意识流中“滑行”(孙绍振语)。这就是“叫停”的内涵。有人听课评课,喜欢说“这节课如行云流水”,以此作为表彰。这话要具体分析。从思维角度看,有深度的理性思考一定是沉滞的、苦涩的、矛盾的,而不大可能是轻松流畅的。教师应该借用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沉滞、迷惑与苦闷的状态,激发他们的探究与思考,以期达到更高层次的清晰与明澈。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其出发点也正在于此。

关于蔺相如,习惯的评价是公忠体国智勇双全。比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这算是关于蔺相如的基本共识吧。

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上述理解也习以为常。2008年应《语文教学通讯》之约撰写该文的备教策略,我表达的就是这些观点。

一个学生的玩笑,使我重新思考和检视这个观点。学生的玩笑是:

 

这蔺相如不是在玩弄秦王吗?

 

这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我随口问:何以见得?在我的鼓励与帮助下,学生说出了他的看法:秦国乃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这一点蔺相如不可能不知道;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个“和氏璧”,也不可能是真心,这一点蔺相如在出使之前也该心知肚明。作为赵国的使者,蔺相如的任务是减少秦国的敌意,缓解彼此的矛盾,至少不要刺激秦国蠢蠢欲动的野心。但蔺相如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弱国地位,不断地撩拨秦王;人家按照他的要求斋五日,以隆重的仪式来接受和氏璧,他却不讲信用,提前把宝物偷偷送走了。这算是一个好的外交使节吗?这不是在戏弄秦王吗?老虎本来要吃人,你还捋老虎须,这不是找死吗?幸亏秦王脾气好,换个人,蔺相如性命难保,赵国也会跟着遭殃。

   文言文教学,课堂本来有点沉闷;学生的这番“调侃”,让教室里充满了笑声。我推测,这笑声里,有赞赏,也不排除有讥讽的成分,因为说话的学生成绩并不太理想。

就在那个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彻悟的感觉。以前读课文,也觉蔺相如行状奇异,只是没多想,也没多问,甚至还理所当然地将这种感觉归因于司马迁的好奇”。李长之先生说“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并称司马迁的好奇是“一种浪漫精神之最露骨的表现”。以司马迁的这个嗜好,写作时做点夸张与渲染,以至于超出日常的逻辑和经验,似乎也算正常。

其实,我也见过古人对蔺相如的异议,只是并未深究。宋杨时《蔺相如论》、司马光《廉颇论》、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对蔺相如都有微词。如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言行不合常理,难以置信,并将“完璧归赵”归结为“天意”——这是一次撞大运式的成功。在我的印象中,翻案文章总要弄点振聋发聩、惊听回视的效果,未及细想,就一笑了之。

人常常生活在思维惯性与自我遮蔽之中而不自觉,教师也不例外。学生对蔺相如的随口揶揄,突然点醒了我。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含金量很高。仅靠司马迁的“尚奇”之笔,难以解释蔺相如的“离奇”之举。司马迁毕竟是史识卓越的思想家,即便“尚奇”,也不大会将一个鲁莽、草率的人塑造成英雄人物;而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士”,蔺相如做事也不大可能毫无来由——他一定有自己的动机与逻辑。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看起来如此鲁莽的蔺相如,竟然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传奇?

于是,我“叫停”了预设好的教学内容,转而追问学生:




1、你说蔺相如戏弄秦王,在文本中有事实根据吗?

2、你是如何根据这些事实作出“戏弄”这个断言的?

3、你认为蔺相如不是一个好的外交使节,但事实上,他兑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也避免了可能的战争冲突。难道这还不算好的外交使节吗?

4、蔺相如靠的不是智勇,难道靠的是撞大运?

5、你“颠覆”了蔺相如的形象,与司马迁的评价发生了冲突。那么,如何解释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

6、……




其实,我在追问学生的时候,自己也没有理清其中的头绪。我只是想借此让自己的思路换一个“轨道”,让学生不假思索的状态“停下来”。我的直觉,顺着这个问题与思路,一定能开掘出更多的文本内涵。



 

二、找替代:比较与权衡不同的观点及其依凭的事实与论证


思维惯性的暂停,意味着新的思考的开始

有了新的观点,就有了多元比较与权衡的必要与可能。所谓“找替代”,就是要有意识的寻找各种可能的观点,以此替代现有观点,以造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竞争”,在对比与辨析中,发现现有观点的优势与不足。

找替代,是批判性思维基本技能,是打破思维惯性与思想垄断的良方,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找替代”,不仅可从否定性的角度对议题和论点提出质疑,也可在不同的层面与维度上,对论证涉及的假设前提、理由、根据与事实做模拟性替代,以假定论证的方式做出相应的推断,以此来审视相关要素的意义与价值。

就“完璧归赵”来说,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不容假设;但对历史的思考,却可以通过假设与替代,来聚焦历史进程中的某些要素。不妨做如下的替代论证训练。注意,这些替代性判断不一定成立,它的价值就在于造成观点之间的“竞争”:




1、针锋相对,反向提问。如:蔺相如是个鲁莽的人;蔺相如不在乎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有勇无谋。(参看徐江教授的观点)

2、结论之外,寻找例外。人们一般认为,成大事靠的是勇气与智慧。可以找例外:有些成大事的,靠的是运气。(参看王世贞的观点)

3、还可以就一些关键性因素做替代性的假设,比如:

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样选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秦王,面对蔺相如的挑衅,你会怎样?(聚焦文中秦王的言行表现)

如果蔺相如不随身携带和氏璧,情况会有什么不同?(携带和氏璧的利弊权衡)

如果蔺相如不派人偷偷送走和氏璧,他能否“完璧归赵”?(为什么蔺相如敢于如此冒险?)

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杀了蔺相如吗?(作为大国之君,秦王可能并非虚弱,其忍耐或许还有其他考虑……)

……



在实际的教学中,受时间与班级人数的局限,这些替代性论证不可能充分展开。在我的课堂上,我主要提供不同观点的言论与材料,引导学生来比较与权衡。如


1、在司马迁的笔下,蔺相如是个奇伟卓绝的男子汉和政治家。在文章最后,司马迁毫不吝啬对蔺相如的赞美,说他名重太山,其处智勇”。

2、司马光在《廉颇论》中说:和氏璧不过是个玩意儿,有没有它都无关国运,可蔺相如却抗死相挣,先是向秦王炫耀,激发秦王更大的占有欲;而后借口白璧有瑕,使诈要回,又要求秦王斋戒沐浴,移交和氏璧。结果呢,秦王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却派人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这不是欺人太甚吗?倘若真的激怒了秦王,不仅赵有灭亡之虞,赵王也会因此而背上因小失大、玩物丧志的千古骂名。司马光问道:有这样为君王办差使的吗?

   3、宋朝杨时、明朝王世贞都认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家,虽然他侥幸成功了,但其实非常危险,让人心惊胆战。所以,王世贞将蔺相如的成功归结为“天意”。

4、韩兆琦先生认为,“完璧归赵,渑池会二事,情节离奇,耸人耳目,而‘令从者衣褐怀璧逃归’的举动,亦与蔺相如‘宁许以负秦曲’的初衷相违背”。

5、南开大学教授徐江先生,一向态度鲜明,语言犀利,他写到:

 

  (蔺相如)似乎的确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完璧归赵。”但是,任何有头脑的人细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是一种十分令人后怕的事情,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之中,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

   

  不能不说,徐江先生有自己的理由和道理。试想,在如此危险的时刻,谁敢在出使之前就夸下海口,保证“完璧归赵”呢?稍微想象一下,如果秦王一心一意想要占有和氏璧,蔺相如哪还有机会“完璧归赵”?蔺相如的言行,确实是一件让人后怕的事。基于这样的分析,徐江先生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并非空穴来风;而指责蔺相如“根本没有战略眼光”,似乎也不是吹毛求疵。

面对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及其论证,我们需要在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比较与权衡。

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是有根据的。单凭蔺相如劝说缪贤不要奔逃燕国而主动向赵王请罪,就可见出蔺相如的智谋和见识。在秦庭,蔺相如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或陈述事实晓之以理,或挺身而出以死相逼,从时机和火候的把握也可看出他的敏捷和智慧。司马光觉得蔺相如太冒失,但为什么蔺相如那么冒失,却能侥幸脱身,而且“完璧归赵”了呢?这恐怕是“冒失鬼”所做不到的。

但也必须承认,司马迁“好奇”的笔法、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确实让他在刻画蔺相如的时候,加入了一些不恰当的渲染,投注了一些不恰当的褒奖。韩兆琦先生在评点中也说这些细节像小说家言,不足采信。

司马光等几位的看法呢?也有合理之处。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蔺相如出使,首要任务是“保和平”,其次“保国宝”(和氏璧),然后才是“保面子”(所谓“宁许以负秦曲”)。但蔺相如似乎处处反着来,把“保面子”和“保国宝”看得比“保和平”更重要,反复刺激秦王。剑拔弩张之时,难免会擦枪走火。秦王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脾气,弄不好真的就把赵国卷进了战争。

这一点,徐江先生分析很准:我们不能因为结果没有发生战争,就否认这个可能的存在。他说蔺相如的行为让人捏了一把汗,一点都不夸张。

 

“找替代”是为了比较与权衡,但深度分析与合理论证的习惯与能力,也在其中得到有效的训练。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质疑文本中的蔺相如的言行逻辑,不是为了否定他,而是为了更合理的理解他,理解文本。就我自己而言,经过这样一个分析过程,我对蔺相如的“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倒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三、合理化:评估各方理由与根据,构造相对合理的判断


通过“找替代”,基于文本内容,肯定了各种评论的合理之处;但比较与权衡这些观点的目的,还是为了构造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看法。

这就需要取舍与整合,这个过程就是“合理化”。

我将批判性思维的习性概括为“多元、理性、温和”,表现在文本解读中,“多元”就是承认“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性”就是要尽可能追寻对“最哈姆雷特”(赖瑞云用语)的合理把握;而“温和”,强调的则是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与融合。从多元到合理,落脚点在自己的建构。


在“合理化”阶段,不仅要比较关于蔺相如的不同评价,更要走出文本,对评价者的评价做出评价,这样我们才能确定取舍的标准与尺度。

比较一下司马迁、王世贞、徐江等人的观点,发现他们各自的立足点是有差别的。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站在蔺相如自我实现的角度;而司马光他们的贬低,则更多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

司马迁的时代,离战国比较近,多少承袭了战国遗风。根据相关研究和论述,战国士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他们把功名看得比生命重,将自我实现看得比长命百岁重。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敢作敢当为所欲为,视死如归,胆气逼人。他们信奉“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与君王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从《史记》的人物评价中也可看出端倪。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后来逃离了赵国,按照现在的家国观念,这是可耻的;但司马迁的笔下,却是英雄迟暮的感慨。

拿一个熟悉的例子来比,蔺相如与稍晚于他的毛遂颇为相似。毛遂的故事也出自司马迁笔下。毛遂对平原君说:“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他希望平原君给他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蔺相如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可能想得比毛遂更深远:我出身卑贱,这世上原本没有我出头的机会,我何不自己来创造一个机会?我的推测,秦国“以城易壁”的悍然要求,让赵国君臣陷入了战争的恐慌,这给了蔺相如一个展示政治才干的机会,他抓住了。至少蔺相如在谋得赵国相位之前, “先己之前途”的动机更重一些。他急于登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司马迁笔下,像蔺相如这样有点传奇色彩的异端人物往往备受尊崇。像怀才不遇、命运多舛、最后引刀自颈的李广,能征善战但缺乏心机最后不得不乌江自刎的项羽,还有那不平则鸣的陈涉、隐忍复仇的刺客,纵横交错的游士,在史迁笔下都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与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或有关系。有的史家认为这影响了司马迁的史评的公正性;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一种生命态度,使得他笔下的历史人物闪现出更多的人性光辉与生命异彩。司马迁赞美蔺相如,完全合乎他的生命美学。

司马光等人从君王和国家角度,看到了蔺相如言行中的鲁莽轻率之处。以我的推测,司马光与杨时身处宋朝,强敌环伺;而且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儒学之士,且高官显贵,忠君报国意识浓厚,这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和司马迁是有差别的。他们的指责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蔺相如的个人实现的动机,难免偏颇和苛刻。相较之下,司马迁的评价还是更合乎历史情境,也更加客观与公正。

如果确认蔺相如是个追求功名的战国士子,那么,其言行的矛盾之处或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他出使,当然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但同时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登上政治舞台;他需要冒险,不冒险,此生无望;他敢冒险,因为他有胆识,他看到了秦赵之间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争,这给他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空间。秦王的表现就是一个旁证。文中的秦王一直让人费解。他为什么一忍再忍甚至忍气吞声?明知自己被蔺相如耍弄了,还给自己找台阶,声称不想绝“秦赵之欢”?这说明秦王原本就没有发动战争的打算。他要和氏璧,不过是试探一下赵国,再顺带着戏弄一下赵国而已。当他发现此路不通之后,也就收手而止了。

显然,蔺相如敢于那样“走钢丝”,或许就是因为瞅准了秦王的这点心思。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战略眼光。这让我想到当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他纵览天下,早就有三分天下的谋略。只是不动声色,等着明君“三顾茅庐”。

其实,聚焦一下秦王,也可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文中的秦王形象很模糊,看起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甚至像个大傻瓜。其实,这个秦昭襄王是很有作为的。他19岁继位,在位56年,是古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秦昭襄王“明而熟于计”,城府很深,有忧患意识。他启用范雎、白起等文臣武将,采用“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对齐、楚、赵等东方大国连横离纵,各个击破,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完璧归赵”这年,秦昭襄王42岁,在位已23年,是个成熟的君王了。此时秦国以主要精力对付齐与楚,赵国尚未成为其吞并的重点目标。这些信息,从侧面证明了秦王是个政治高手,他不杀蔺相如,不是因为傻,而是他装傻,他隐忍不发,静待时机。过了20年,“长平之战”爆发了,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承认蔺相如“汲汲于功名”,也无损于蔺相如的“公忠体国”的美好形象。他一诺千金,以生命来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回报了赵王的知遇之恩,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完璧归赵”之后,他受到赵国君王的信任和提拔,从此更感恩戴德,更紧密地与赵国捆绑在一起,将可贵的“信”升华为一种“忠”。这在 “将相和”中看得很清楚:他忍辱负重,因为他看出,只有与廉颇团结起来,秦国才没有可乘之机。

这样的理解,也纠正了徐江先生的某些偏颇:蔺相如其实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有原则的人。

以此为基点,再去读原文,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合理化,这才是思辨的目的,才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

停下来,找替代,合理化,这是我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常用程式。


 

注释:

《蔺相如,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语文学习》2015年9月。本文中很多引文来自该文,不再一一注解。

见《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3期

见保罗·理查德《批判性思维》,新星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韩兆琦评注《史记》1156页,岳麓书社2012年10月底2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52】关于“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案例:蔺相如“完璧归赵”辩【最新出炉】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读                  ——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这块宝玉真的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显示蔺相如似乎很聪明,那么他究竟如何?
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
精编故事记实词 120实词之107 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