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2013 0527 星期一 雨
与树为友,便有许多话想对大树诉说。我知道,树虽无语,独独重情。大树尽可以分享你的幸福和快乐,大树亦能分担你的忧愁和悲伤;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
与树为友,以树寄托个人心志和愿望的,古往今来,不乏其人;其中,最为广泛吟咏流传的,当数那“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句了;一千六百多年来,久诵不衰......
这一名句之由来,却记载了一段悲壮惨烈、血雨腥风的历史,向世人们叙说了一个金戈铁马、可歌可泣的“英雄迟暮”的故事――
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元月,羌族首领姚襄占据许昌后便兵指洛阳;7月,东晋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进讨姚襄,这就是东晋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北伐。
且说桓温乘船,自江陵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直奔中原而来。经过金城,见自己青年时亲手栽植的柳树已茁壮长成,为此慨然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随即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此语堪称千古名句,因其有“岁月匆匆”之意“英雄迟暮”之感,曾令无数英雄豪杰怆然泪下。
后来,北周诗人庾信作《枯树赋》,其中有句是: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二次北伐,晋军获胜,姚襄向西遁逃。洛阳叛将周成率众出降。
桓温入城,亲领僚属拜谒西晋几处皇陵,修茸墓所,并留兵士镇戍,迁降民三千余家于江汉平原,执周成返建康复命。因其北伐成功,劳苦功高,朝廷封桓温南郡公,并封其子桓济为临贺县公。至此,桓氏一族,兄弟子侄皆掌重镇要职,显赫一时。
桓温为东晋前期权臣,雄才伟略,执掌朝政权柄。既为收复北方国土之大局民愿,又怀树己威信以图皇位之私念,一生中共进行了三次北伐。
第一次,东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后赵石虎病死,境内大乱。桓温闻此,立刻屯军安陆,准备北上收复中原。
可是朝廷却不给桓温机会,不愿其再立殊勋(公元345年,桓温征蜀,灭成汉)。先是让国丈褚裒督军北伐。这位大名士对军事懵懂无知;代陂一战,他派去北上接应鲁郡归附民众的二将全军覆亡;便连忙退至广陵,致使渡过黄河南迁的二十多万汉人百姓全被追赶上来的胡人诛杀殆尽。羞愧惭恨之余,褚国丈忧死于京口;
接着,朝廷于350年又委任殷浩为都督扬、豫、徐、兖、寿五州诸军事,统军北伐。这位“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的大清谈家也是一个废物。手下兵将虽多(有七、八万之众),但缺乏统领的才能;且又猜忌狭隘。逼反了本来降晋的姚襄,使这支盟军掉头来攻晋军。结果是,晋军多员大将被杀,士卒亡叛,器械军储也多为姚襄所获。北伐折腾了近四年,以损兵折将而告终。
殷浩一废,“内外大权一归(桓)温矣”。于是,东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三月,桓温自统四万军出江陵,水军舰队也同时自襄阳入均口,开始了他第一次北伐。此次北伐目标是351年在关中称天王的氐酋苻健。苻建国大秦,史称前秦。
桓温确是帅才,出师连战连捷,晋军势如破竹,于354年5月一直攻至灞上。前秦太子苻苌等人退守城南,苻健本人与老弱残兵固守长安。当是时也,“三辅郡县皆来降。(桓)温抚谕居民,使安都复业,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一派大好景象。关中耆老纷纷垂泣,哽咽说:“不图今日复睹官军!”
假若桓温马不停蹄径攻长安,凭锐气利卒,极有可能一举灭前秦,收复中原。但不知为何,或许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吧,这位善出奇兵的统帅忽然持重起来,屯兵固垒,观望待变。结果失却战机,两次战役连续失利,折损两万多人。至10月,回军襄阳。第一次北伐,大胜中败,收获不大。
第三次北伐,桓温军政大权在握,渐有代晋的“非分”之想。平日常卧对亲僚讲:“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意思是不举大事默默无为,曹丕、司马师那样的篡国俊杰,将会在地下笑话他这位活人。他更放言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应骂名千载!”他总想以军功树威,一直思忖着要北上再打个大胜仗,回江东后好心安理得地夺取司马家皇位。
太和四年(369)五月,加大司马、位在诸侯王之上的桓温,自领徐州、兖州刺史,率步骑五万,从姑孰出发,进行他的第三次北伐。
这次北伐虽初期取得几次小胜,却终于在枋头之役兵败如山倒,功败垂成,以桓温的完全失败而告终。史书评曰:
“从桓温开始时的势头,似乎大有可为。但他必定不会成功。因为晋朝皇室衰弱,桓温专制其国,晋廷朝臣未必和他同心。所以,桓温得胜,是晋臣不愿见到的结果,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挠其事。同时,
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以大军深入,放着好机会不加以利用,反而持重观望。因此,内部之间的三心二意不团结,是东晋君臣一直不能北伐胜利的最关键因素。
对于桓温伐蜀灭汉以及他第一、二次北伐的历史功绩,都还表示钦赞:
桓温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见赏通人,夙标令誉。时既豺狼孔炽,疆场多虞,受寄干城,用恢威略,乃逾越险阻,戡定岷峨,独克之功,有可称矣。及观兵洛汭,修复王陵,引旆秦郊,威怀三辅,虽未能枭除凶逆,亦足以宣畅王灵。还有,桓温本性节俭,虽权侔帝王,每次饮宴,“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桓温最后也是英雄老去,含忧而逝。可惜的是,桓大将军既未能开基建业而流芳百世,亦没能篡夺人国而被骂名千载。整个家族却因桓玄的灭亡而烟消云散,悲夫!
历史,从不回头;英雄,毕竟老去。由树及人,话说远了;只为历史悲怀,亦为英雄慨叹一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朝那些事儿--晋燕争雄(一)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应骂名千载!——大英雄桓温的抱负与遗恨
桓温北伐的时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桓温北伐
你如何看待桓温北伐的事件?朝廷为什么不支持桓温北伐?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目标,前秦│741五胡十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