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山东临沂 / 薛清文 《抗旱》

作者简介:

     薛清文,山东蒙阴人,中学高级教师。青年时期喜散文诗歌,文风细腻沉郁,作品散见于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地方报刊,加入临沂作协青年诗人协会,后因工作忙碌辍笔,读的多,写的少,文多短小,用词必工。小说倾向于散文化叙事,极尽铺陈之能事,结尾处触碰灵魂、撩拨情愫。小文娱情,多为故弄玄虚,读者无需认真。

抗旱

薛清文

今春,蒙阴大旱!这使我忆起早年的事儿来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区干旱频繁发生,每到柳絮纷飞麦苗抽穗燕语呢喃杏黄榴红槐影婆娑时节,最受不了的,是大娘婶子们那细细的、有气无力的絮叨:“黄天老爷,这么干的天,是不让人活啊!”

美好的春景,就这么揪心地过着,直到那一场迟迟而来的透地雨。

生产队长走东家串西家,做着抗旱总动员。压地瓜,种花生,移烟苗,天这么干,哪一样离得了这救命水?!老人孩子在地里忙,起垄、刨埯、浇水、插秧、点种、埋土。青壮劳力全部担水,从村北二里地外的西北沟里,担到村南,最远的有五里地,而且是一溜上坡路,弯弯转转,起起伏伏,路两边都是死石头,一不小心碰了水筲,可能就前功尽弃,回家还得讨论水筲的事。

西北沟,泥岸上翠柳含烟,一汪一汪碧水接续不断,柳丝扶风,虾戏鱼跃。翠绿的芦苇,停歇着翠鸟,而布谷的叫声,在最恰当的时候,娇娇怯怯,声声入耳。

柳树下,刨开两溜土台阶,一溜管上,一溜管下。水撒在台阶上,湿滑异常,经常有人担着水滑倒,队长就在另一棵柳树下开辟新的阵地。

岸太陡,人们把水担到岸上来,要歇一口气,折几枝柳枝盘成圈圈放在水筲里,或折些芦苇放在里面,走起担子来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往外洒水。年长一些的戴个斗笠,连晒带累,脸涨的紫红,一脸的汗;半大小子们不屑于带斗笠,还故意露个臂膀,走起来健步如飞,几天下来,肩背都晒扒了皮。只有新媳妇和姑娘们,用碎花褂蓝裤子白袜子和提篮把儿的鞋,外加一顶稻草帽,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担水,她们不比男劳力少干一点,唯一不同,是她们不是用水筲直接取水,而是用瓢子一下一下往筲搲。我不愿在地里被曝晒,喜欢在有水有风有阴凉的西北沟,这里有鱼有虾有螃蟹,于是混迹于裙钗之间,专业干这搲水的差事。有时碰到母亲来担水,我得躲一躲,让她瞧见了,就要拉我胳膊到田里去,我拗不过她,甩着另一只胳膊,吞着肚子昂着头,咕嘟着嘴,不情愿地被她拉了去。她倒不是指望我干啥活,主要怕玩水有危险,不放心是真的。

在西北沟的中间南岸旁有一方大泉,珍珠样的水花不停地从泉底顶上来。生产大队集全村力量,历时三年,连接着大泉修了一里多的坎儿井,在水道的尽头用石头修起了扬水站,这样水流可以淌到村子北边儿,村北大片的旱地变成了水浇田。麦田都整了畦,麦收后种上玉米也能浇。浇地的柴油钱哪个生产队浇地哪个队出,大队不管。生产队长来回在路上巡查,防止别的队把水拨到自己田里,还要防备有人在扬水站上面利用虹吸原理用粗水管把水引到下面去。至于有村民图省点力气,从水池里取水担自己家里去,那倒不好说什么的。

1975年,我五周岁了,村里家家里住进三五个民兵来,据说,公社民兵营要在西北沟东段南岸沉牛坑那儿挖一口大口井。井挖成了,成了男孩子的乐园,直跳,背跳,倒栽各有各的乐趣。准确地说,还有二人与这井有着渊源。一个是捞鱼摸虾的老爷子,老爷子无儿无女光棍一人,自从鱼竿钓线被大鱼拖入水底,自己也险些被拖进井去,年逾古稀,才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垂钓事业。另一位是本家一个傻侄子,拿罐头瓶子里放火药,扔到井里炸鱼,结果,三分之一的井沿外翻在沉牛坑里。人,也被公安带走了。

联通大口井的,是一个比此前更威武高达的水泥玻壳的扬水站,配套100马力柴油机,天旱的时候,机器轰鸣,两座扬水站一起工作,水就抽满了村东的大水池。新修二级扬水站穿村而过,进入村西北角一个抗战时航弹炸起的大坑里中转一下,就流到田里去了。水道在村里时隐时现,房前屋后,人们斗盆儿淘米洗菜,拿搓衣板儿洗衣服,比用自来水还方便。三级扬水站通到村南头,光打了机坑,蓄过水,但没有配套抽过水。

七十年代末的平坟运动,是大集体时代最后的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运动。墓内物件被疯抢,骨头被男孩子当做吓唬女娃子的玩具,棺材板被扛回家烧火做饭,石头用杠杆原理被取出来,用鸡公车运走,修了二级三级扬水站,余下的运到西北沟。西北沟,柳树没了,芦苇没了,土岸螃蟹都没了。沟取了直,砌了石岸,后来石岸南倒北塌,成了一截腐烂的大肠。

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后,所有的扬水站再没抽过水。除了水泥玻壳外,其余三座已拆除卖了石头。春天,眼看着麦苗像生锈似的蔫在那里,干着急没有一点办法。我们旱地麦熟早,他们洼地麦熟晚,二舅三舅打时间差来帮忙麦收,望着一地搾来高狗尾巴草一样的麦子,三舅喊:“六姐,恁这啥品种?”

后来,汶南煤矿资助我们村吃上自来水,地里去不了水,抗旱还要继续。天气预报天天有雨,就是下不下来。每次种的时候,母亲都说担水不容易,少浇点,几天就下雨。苗出来了,旱成个土坷垃,又担水浇。这时候母亲就改了主意:“多浇点吧,保活才行呀!”

种花生栽地瓜更难办,一律要挑水。84年母亲摔断了左胳膊,90年,母亲摔断了右胳膊,每一次,都没有得到正规治疗,用木板一夹继续劳动,两只胳膊长好后都是弯的,在外求学的我,打电话让二弟陪她去张庄医院,医生说得敲断重接。母亲说怕疼,没有做,她是疼钱。

2003年,母亲偏瘫后右腿骨折,再也没站起来,去火化的时候,爹说:“你妈就左腿是好的。”

进入21世纪,解放军给水部队在村西北打了一孔深井,腾出儿子结婚的新房给解放军住的妇女大幅照片上了《大众日报》。但由于缺少资金,这眼井一直没有配套,原来的大口井改造后成了全镇饮用水源,已不再用来浇地。于是,有村民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打井,从村里扯电过去,抽水浇桃树。

今春,蒙阴大旱。惊闻某乡镇有大口井坍塌,死伤数人,好端端的井沿带着人群就塌下去了;又有在桃园里钻深井,用电泵抽水浇桃树,也是着急浇树,电还没接,老公喊老婆回家合闸,婆子跑得快了些,闸合上了,电通了,老公电死了。山区人家住得分散,往往在桃园里边起屋,吃住都在那里。也是看着满坡蔫头耷脑的果树撒急,不会发微信,电话打一个也行呀!就这么急急地把电送上?这种电死人的情况,蒙阴今春就有三起。

沾得一个土字,不管张王赵李,弄半碗吃食,混三俩嚼裹,有谁?不是拿命来搏呢!

天佑蒙阴!天佑吾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水井和水车
老 井
李树德||童年记忆中的人物(一)狗辣子
以前烟台市供水定点定时,有专人收水票、放水,人称“看水的”
抗旱新招:果树埋瓶、塑料袋滴灌、饮料瓶自制滴灌器
扶风——家住美水河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