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宝坻 / 王建军 【短篇小说】/《大梁庄村的小书记》

作者简介:

       王建军天津市宝坻区人,文学爱好者,在《秦柳》发表小说《税官老耿》、杂文《婚庆变迁记》;“宝坻报”发表《读书的享受》、《刘禹锡的人格著就(陋室铭)》;山西日报集团下属《发展导报》发表小说《陈志文待客》,杂文《我理解的武大靖》;宝坻区政协“文史集萃”《饭桌上的变迁》、《战斗英雄王连昌》;宝坻区作协纪念改开四十周年文集收录小说《马局长请客》。

大梁庄村的小书记

(一)

六月的天气,正是人体温感觉最舒适的季节,农家人天性勤劳,起的也早,董伟吃完早饭,早早的就一手拎着卧式竹椅,一手拿着《经济管理学概论》坐在院子里的核桃树下。媳妇上班、孩子上学,老爹、老娘各干个人的活也都走了,他可以一个人静静的看看书。

不知过了多久,就觉得有人喊他名字并推了推他,“啊,干啥?”一激楞看清是村委张永强,本能烦得吼了出来:“干啥?还有一星期“电大”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着急着呢,刚想安安静静的看会儿书,就让你给打断了。”“得了吧大哥,您呼噜都出来了,还看书?”张永强用带有点水凌味的语气应答着。

董伟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还真睡着了”。

“大哥,上啥电大?考啥试呀?上学时咱俩就一起爱玩不爱学习,现在想学习,早干嘛去了?”

“不行啊老弟,这干上工作了才知道没知识真不行,我今天算是知道后悔了,现在能补多少文化就补多少吧。对了,今年你也上电大得了。”

“呵呀,没看出来,我们小书记还挺积极向上的啊?!我可没你那功夫。”

“别说没用的,啥事?”董伟不想和张永强扯闲话了。

“在我包片的前街王宝文家明天娶媳妇,今天正是招待亲朋挚友的日子,刚才急急忙忙找我说'没水了’,这不急人吗,我去机井房了,电路、水泵、管道都正常没事。村主任刘绍松去东北买木头了,因此我只能找你商量了。”

“还用商量,这时候正是给青菜上水的时候,一定是有个别人偷偷浇菜。你让在村委会值班的人员再加上会计李利生,顺着王宝文家自来水管道的上游一户一户找,直到机井房,看这样儿不是一家、两家在投机取巧的偷水,别忘了带上梯子,不开门的户,想辙儿立梯子,看看浇地没浇地,浇过地和正在浇的记下来,张贴在村委会的公式栏上,让他违反《大梁庄村民公约》,给他曝光。就这样,去吧,有不服的就说我让这么干的,找我。”

“好,就这么办。”张永强信心满满的走了。

这张永强和董伟是村里的发小同学,他们是同龄,之所以叫他大哥,是董伟生日比张永强大几个月。张永强忠厚又勤快,这届董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想到的第一个帮手就是他,由于张永强在村里口碑不错,董伟一提议就顺利当选了。

董伟,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身材魁梧,到哪一站都是俊小伙,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刚三十岁出头,中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自家的小工厂里和父母安分守己的做营生,二十多岁时村里发展党员他就入了党。大梁庄村有两千多人口,在县里也是大村,怎么选上他这么个年轻人当书记呢?一是上届书记不作为,私心太重,造成村里难事、乱事、杂事堆积如山,大部分党员畏惧困难而不愿干书记。二是他确实在村里有威望,相当一部分党员、村民信服他。

他领导的天分是在一次村里一家“白事”出殡上表现出来的。

死者生前和弟弟不睦,原因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弟弟心胸小到哥哥死了,我也不让你痛快出殡的地步。死者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而他有两个儿子,因此多少也有仗势欺人的味道。爷儿三个就在灵堂前胡搅蛮缠,侄子央求,长辈、亲戚、乡邻劝说,讲理,怎么都不行,一时间看热闹的人山人海,挤满街筒子。时间不等人,死者日落前得入土为安,此刻把“大了”(主持事的头)急的搓手晃头“这咋办呢?这咋办呢?”董伟本是村“落忙(相邻帮忙)”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他此刻悄悄的找到几个一起玩起来的小弟兄:“张永强、李志民你俩一左一右,架住老大向前院;王勇、刘志谦加赵国民架住老二往过道(胡同),我去对付这个耍浑的老叔”。哥几个心领神会的都没说话,只是一点头就挤到了爷儿仨跟前,只见董伟一手抓起了正满嘴胡咧咧的闹丧老头前胸:“来,和我说说,和我说说。”同时把他双脚离地拉到路边,那哥几个也不含糊,各奔目标分别把两个儿子架走了。已经激起众怒的人群立马爆发出一片喝彩之声,精明事故的“大了”一声洪亮的“起”,死者出殡了。耍浑的老叔感觉到像铁箍一样紧勒住自己的一只手,也看到一双怒而不发的大眼,双脚离了地,有点小劲也使不出来,气势也就像卸了气的皮球一样软了下来。

当上村书记后,董伟在众多要解决的问题中捋出“轻、重、缓、急”。干出彩的第一件事就是群众反映最多、时间最久、也是解燃眉之急的追缴村集体承包费欠款。这集体欠款涉及人员达八十三人,时间最长的有二十多年前的卖树款四千元,最多的是五年前承包地款十二万元…..他把这些欠款人按“远近亲疏” 和各种乡邻关系分配到自己和其他九个村干部手中,他把最难的八个人划到自己名下,其中就有他亲老叔。临散会董伟给弟兄们打气说:“我们这是为村里办好事、正事,就像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雍正爷和十三爷追缴库银。”他刚看完的电视剧还就现学现用上了。

催欠款这事决定后的当晚董伟就去了他老叔家,刚巧经常外出跑业务的老叔刚回来,正吃晚饭,以为他只是来随便串门坐会儿。就先和他打招呼叫着小名:“宝强来了,吃饭了吗?没吃一起吃。”不料董伟没接老叔的话茬而是说:“老叔我选上村党支部书记了。”“噢,干啥书记呀?多累心?把家里的厂子干好就行了。”老叔边吃边说着。董伟接着说:“大伙信任我,我就得给群众办好事,把咱们村好好整治整治。”老叔听他这么说也就开始说鼓励话:“有这种想法是好事,既然定了就好好干,心放正了,别贪污,别想占任何便宜就行了。”董伟听了没说您得支持我,家属要起带头作用啊等等客气话,而是直接就一句:“老叔您把欠老大队部房租五万元还了吧。如果没钱您找我爸爸要,但您得亲自去大队部还款。”正咀嚼棒子面(玉米面)饽饽的老叔一听吃惊的张开了嘴,一块半碎半整的棒子面饽饽露了出来。楞了几秒钟后老叔说:“我手头有三万,货款还得一个月人家打过来,哎,算了明天我由你爸爸那儿拿两万,上午九点半前给你送过去。”董伟没想到追老叔的欠款这么简单,到底亲老叔!是亲人!明白人!不禁又问:“您也不是没钱,干啥不给清了?非要欠费?”“这欠大队的公款是咱们村早年留下的坏风气,我也不愿意,可你看大家都这样,我逞什么能?你看我一年交四万欠一万,就是随着'老例’。”老叔回答说。

回家的路上望着黑蓝色天空中的满天星斗,心里真是敞亮。董伟快到家时追款顺利的兴奋劲过去了,回想到老叔最后说的歪风陋习,就暗下决心非把村里这个歪风,那个'老例’给破了、绝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村委会公示栏刚刚贴好催缴欠款名单,董伟老叔就把五万欠款交到村会计手里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月对欠款人的前追后拿,最后只有六个人没有全部到位。两人家庭属于低保户,一人已经死亡,子女无力偿还,这三人村委会讨论决定做核销处理;村委会到法院起诉一人,已申请强制执行部分欠款;另外两人也制定了还款计划。这次催缴欠款共为村集体组织收入四十二万多元。

第二件事就是清理村卫生环境。近十年来大梁庄村领导班子几乎瘫痪,除了自来水有人管理、电费有人收外,其他集体公益事物就算是没人干,镇政府的领导一说大梁庄也是头疼,上级安排的各项专项工作几乎全“耍”镇政府包村干部,也有三四个班子成员跟着忙乎忙乎,但干的也是没劲。当时村子的街面环境是东家一个柴火堆西家一个粪坑,南边这家在门口种两行蒜,北边这家也许就栽了一畦葱,这家房后一堆碎砖烂瓦的建筑垃圾,那家院墙外就焊了一排狗笼子,纷纷挤占公共空间。如此一来不但影响了村里的街道交通,夏天挨着养狗、堆粪的街坊都没法在院里吃饭,由此邻里之间没少闹矛盾。“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谁愿意每天出车别别扭扭的?谁愿意住在脏乎乎臭气熏天的地方?这件事必须做了。”这是董伟在村委会解决村环境问题会上说的。

他首先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制定出整改措施,上门递交《大梁庄村卫生环境治理规定通知书》,xx家要把门前柴火堆清走;xx家要铲除占用公共街道的蒜苗;xx家粪堆要清理干净;xx家狗笼子要移到自家院内……另外村委会租了四辆农用车,雇佣了八个民工,对没能力清理的和个别人就是不清理的,分别计算各家清理费用用工量,劳务费年底由村集体收入分红中区别扣除;村里有两个臭水坑,几年的垃圾乱倒,成了垃圾浮一层、蚊蝇满天飞的重污染源,也成了村民心中的一块'堵心石’。这次环境治理也纳入工作日程,进行了清淤拓宽,承包给村民养鱼、种藕,这样既消灭了污染源美化了环境,种藕又能自洁村庄街道排到坑中的雨水,同时增加了村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可谓一举三得;把紧挨着村庄的东、南两条渠也进行了清淤治理并种上了柳树;半个多月后街道敞亮干净了,坑水清了、渠的两岸也绿了,人们走在村里觉得出气都是顺通的。

任何事物往往都有矛盾的两面性。这大家的好事做了,负面的个人隐患也就埋下了,年底村集体收入分红,扣除清理劳务费问题来了。村里有个叫单义的,一个一米六多一点的干瘪老头,其实年龄并不大只有六十多岁,长的却老相,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这单义其实做人既不善也不义,实名大家没几个人叫得上来,但诨名却老幼皆知'单老孬’。传说他爷爷、爸爸两辈历史都是劣迹斑斑,在乡邻间口碑很差,老婆早死了,儿子也和他一样不孝,结婚不久就把他单独赶回了老房,在谋生上自己能摸到'尾巴’的事什么都干过,就是一事无成。但耍赖这方面却是成功的,中国有一句古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拧的。”这个单老孬就是属于'拧的’,和谁有了矛盾、争执那是死打烂缠,没完没了,就是一个现代版《水浒传》里的“牛二”,只是活到今天一直没遇到现代版的“杨志”,因此这一堆臭狗屎谁也不想踩大家都躲着走,所以大家送他诨名'单老孬’。他名声不好、没有技术再加上身单力薄,乡邻企业没有愿意要他工作的,他只好到外地企业干些门卫、清洁工之类的没技术含量、劳动量又不大的工作。村里清理环境卫生时他正在外地上班,他家门前有一座陈年的老麦秸垛占着街道需要清理,当时包片的村干部把《大梁庄村卫生环境治理通知书》送到他儿子手上签了字,并电话通知了他,那麦秸也没法烧了,清走了他也省事了。但他儿子也没自行清理,可到年底分红一扣钱他可不干了,当时董伟外出开会去了,于是单老孬先是在村委会和几个支委嚷嚷了一上午。过去是没人敢和他抬杠的,可他不知道董伟早就给几个支委撑直了后腰,大家轮番上阵,刚抓住一个要耍无赖,另外三个人一起上去把他拽开了。原来这单老孬一高调犯浑,就有村干部把电话打给董伟了,董伟分别逐个给几个在场村干部打电话:“大家要一起上,谁也不许旁边看眼,女同志不上手也要站脚助威,绝不能让老孬抓住单个人,回去我单独要和他来一场《论持久战》。”

吃完中午饭董伟下午不到一点就到村委会等单老孬了,直到下午三点多董伟老妈来电话说单老孬在他家门口瞎嚷嚷呢。几个支委一听都想去,上午论战的胜利颇有意犹未尽之意。董伟却一摆手:“老孬聪明了,上午以少博众没占到便宜,下午是要抓我这个单。你们都别去,我就要学学“杨志”以单对单,治治这个老'牛二’。”

刚拐过弯就看到了自家门口围了一堆人,单老孬边环视着左右边自说自话,但围观的人没一个理他,只用带着嘲讽的表情看着他。董伟老妈紧抿着嘴脸色紧绷,愤怒充满双眼,但无语的站在家门口,董伟见状上前也没和他客气直接就叫“单老孬,上午在村委会闹半天,怎么?下午到我家来闹了?好,那就上我家。”单老孬自从'孬出名’后几十年几乎没人理他,他也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如果说话,那就是打架了,由此好久没见过主动直接呛他话的人,因此他有点不适应,整整适应了四五秒钟,才微微仰头看了看董伟平静而坚定的眼神,话音也降了下来。“我不上你们家,就这儿说。”其实这单老孬奸人有奸心眼,老和别人打架也算打出经验来了,进了董伟家由公理说他是私闯民宅,由私下说董伟要是动手,他爷俩也不是董伟一个人的对手,这可能也是他那诨儿子一直没有露面的原因。

“好,那你先说。”董伟接话了。

“大队(过去的称呼)拉我麦秸垛,不能让我花钱。”

“你怎么不清理或让你儿子清理?”

“我没在家,他也没空儿。”

“那讲不起,不能因为你们一家耽误全村的好事。”

“麦秸碍事我不要了,清理工钱不能让我出。”

“当时《大梁庄村卫生环境治理规定通知书》明确说明'占用公共街道的各种杂物自行清除,到规定期限不清除掉的由村委会出工清除,费用自理’。你儿子是签字的。”

“那你们这个规定当时怎么不找我商量?”

“是村民代表、小组长、村委会成员表决通过的,当时也向全村广播、贴通告了。你居住区的街坊邻居没选你当村民代表,所以和你商量不着。”

“我也是大梁庄村民你们为什么不找我商量?”

“大梁庄村两千多人呢,我们考虑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可能人人都商量,更不会单独和你商量。”董伟反击有点辣味了,有故意刺激单老孬的意思。

“你不退扣我的清理费钱我和你没完”。

“由你怎么来,我陪着。”

……以后就是两人的车轱辘话来会说,单老孬有这句来言,董伟哪里必有一句去语对应,两个多钟头过去了,冬季的白天短,五点多就擦黑了,两个人的车轱辘话别人听着也没了兴趣,渐渐地都回家了,董伟妈见儿子两个多钟头没落下风,心也平静了好多,回头做饭去了。期间董伟喝了两次水,单老孬可是滴水未进,几个村委成员打来电话要给董伟助威都让董伟制止了,五点半董伟媳妇说饭熟了,董伟也没进家,而是让媳妇搬出了一把椅子,盛一碗稀饭拿一块饼坐椅子上开吃。单老孬一看也转身要走,董伟以为他熬不下去了,怼了句“怎么不和我理论了?”单老孬也是有股'孬劲’,回答董伟:“我去小卖部买块饼,回来接着说。”单老孬去小卖部先要了两碗水喝,然后买了一张饼和一小袋酱菜又回到董伟家门口,不过这时两人都不说话了,各吃各的饭。董伟吃完饭喊他媳妇把碗拿回去,随后跟了一句“你去妈那头,把我爷给我留下来大皮袄由柜底下翻出来,晚上我“打夜”要穿。”这是说给单老孬听的,因为他想要的结果就是从心理上打败单老孬。

这时单老孬也找了块木头当凳子,两个人都不说话就这么干坐着。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半个月亮早早的爬上天空,月光下冷冷拉着两个人的影子,董伟让他媳妇买了瓶二两装的“二锅头”和一块酱肉,董伟是不能喝酒的,这次却夸张的边吃边喝,单老孬坐在对面偷偷的咽了几口口水。吃完董伟往家里喊一声:“家里的,把夏天用竹躺椅找出来,前头说的我爷给我留下的大皮袄给我找出来没?我要穿,别把我冻坏了。”一会儿他媳妇把竹躺椅和老羊皮大衣给拎了出来,董伟穿上大皮袄竖起大衣领子围了头就半坐半躺在竹椅上。“'单老孬’接着理论,别浪费时间,干坐着也没意思,要不这时候也没别人了,说说你'逞能露脸’的事?”董伟开始嘲讽单老孬,单老孬竟然没接话,董伟见状也就没说别的,皮大衣挺暖和再加上点酒劲他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直到他媳妇来叫醒他。他是睡着了,他媳妇、家人哪里放的下心,隔一会儿就出来看看,婆婆也是半个小时一个电话,随时了解“战争”动向,这不嘛,刚出大门,没看见单老孬却先听见了董伟的呼噜声。董伟见单老孬跑了,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好像对他媳妇说也像自言自语,“把手机闹钟定在明天五点半,我要起来。”“这天得六点半才亮你起那么早干啥?”他媳妇不解的随口问了一句。“你别问,回家睡觉,我原计划和单老孬打一宿的,没想到这么快他就怂了。”他边说边和媳妇回家了,此时已是十点多了。

凌晨五点半,手机闹钟准点响了,睡得正香的董伟一激灵,忽的坐起来,他媳妇一胳膊把他又按下,有道是“知夫莫若妇”,他媳妇知道他的心思,用有些着急埋怨的语气说:“你这时找单老孬打架去,街坊邻居还都睡觉呢,你还不把人家都吵醒喽。”董伟一听有道理也就躺下没动,但心里惦记着事,翻来覆去睡不着,总算熬到了六点多天蒙蒙亮,起来到村委会,拿了手持电喇叭直奔单老孬家,此时天也大亮了,他看到半人高的土院墙挂着散铁条子捆绑的栅栏门还关着,知道单老孬在家。

随着电喇叭发出吱的一声尖叫,董伟调调音量开始喊话:“单老孬,你出来,咱俩接着理论。昨天你上我们家,今天不用你去了,我直接找你,我到你们家门口了。咱俩也算礼尚往来,出来,出来。。。。。。”喊了两三分钟也没见动静,他把电喇叭调到录音功能上,对着话筒录上“单老孬,麦秸垛占街道,自己不清理,还到村委会瞎胡闹。”对着单老孬房子反复播放,这时有早起的村民也过来看热闹,有知道昨天'理论’经过的,现在又看到单老孬处了下风,有好事者就说了一句:“原来小学校操场上的一排猪圈,还是他私自占用的呢。”董伟一听,脑子一转,还有这事?原来他没注意过,小学校废弃之后一直空着,由村委会代管,其实也就是一把大锁。最近有两家外地在本村打工的人临时住在那里,房子有人住就比空着强,还省人去看了,就象征性的一个月二十块钱租金,条件是村里有用立即搬出。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清理村集体财产时去过一次,看看房子门窗齐全玻璃完整,就是院子杂草挺高,因此他有了找人住的想法,还提议两外地租房客养几只鸡,用来吃草。校园外的操场想想有两只篮球框,想想,操场南边靠近农田排水沟还真有一排破破烂烂的猪圈。他往村委会打个电话,让值班的是刘志谦再给他送个电喇叭来。一会儿刘志谦把电喇叭给送了过来,董伟还是把电喇叭调到录音状态,对着话筒说:“单老孬,你在小学校操场南面私建的猪圈,已经违反《大梁庄村民公约》第四条规定,不得侵占、损坏集体公共资产。学校是村里集体资产,限你半个月内自行拆除,否则村委会到法院起诉,由法院强制执行。”他把两个电喇叭一起放,本来想壮大声势,不料,两个喇叭都是他一个声音、一个语速、一个腔调,竟然听不清说什么了,就听见哇啦哇啦喊,引起了大家的一片哄笑,他自己也乐了。也正是有了这阵哄笑,大家开始释放对单老孬的痛恨和厌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单老孬过去的种种恶行,这时单老孬应该体会到了'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的滋味。八点多的时候,单老孬房门开了,只见他进了西厢房推出一辆旧自行车,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句:“给他一大哄。”看热闹的人以痛打落水狗的心态也就跟着齐声“噢。”董伟看他推车,就说:“你上哪去?咱俩接着理论吧。”单老孬边侧头回答董伟,边骑车说:“我上县里告你去。”然后在村民的哄笑声中,急急忙忙灰溜溜的跑了。后来还真有人看到单老孬在县城街道边上喝老豆腐、吃烧饼,但他既没去法院也没去那个行政部门,而是直接去他打工的厂子上班了。这事几天后单老孬儿子就把学校操场猪圈拆了,拉走了几根木头和几车砖。

(二)

这里还要提提和单老孬'理论’时说的《大梁庄村民公约》,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不久就在网上搜索各地的《村民公约》,这是他受电视播放的反应地理、民俗之类的各种专题片影响,如《走遍中国》。他发现好几个有村民公约地方,都是环境整洁,人民祥和,民俗淳朴,因此他也想制定一个自己的《大梁庄村民公约》,彻底改改大梁庄的陋习。党、村两委几个委员,经过几天的酝酿他们先拿出一个草案,试用三个月后再定稿。内容仿照人家外地,再结合自己村的实际,写了八条:一、爱国、爱党、爱家乡。二、遵纪守法,犯法可耻。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四、不得侵占、损坏集体公共资产。五、邻里和谐,谦让自觉。。。。。。八、自觉远离低俗场所,拒绝低俗游戏。写完他可不是简单的挂在墙上或往公示栏一贴了事,第一个月每天早、中、晚三次在吃饭点,由值班人员连续宣读三遍,第二个月,由值班人员连续宣读两遍,并通告违规现象。第三个月,由值班人员连续宣读一遍,并通告违规现象。例如x家x时用自来水浇菜地,已经违反《大梁庄村民公约》第四条规定,不得侵占、损坏集体公共资产。已手机拍照存档。他管这种宣传叫“地毯式轰炸、填鸭式灌输”,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三个月后每周三、日宣读一次,并通告违规现象。三个月后果然村里有了变化,人类也有适应性的,天天宣传,思想上总会受影响,小孩都知道赌博不是好事,大人也要留点脸面。

“一块地如果不让它长杂草就要种上庄稼。”董伟开始有理论指导了,而后他联系县文化馆支援村里一批图书,成立了图书室、组建了老年、青年两个舞蹈队、一个吹拉弹唱组,让村里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起来。

半年过后,他把村修路的事提到工作日程。经过多方筹划,镇政府申请一部分补助,村里自筹一部分款项,村民盼望已久的街道水泥路终于要修了。这本是全村大快人心的好事,可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有个别人在损己一毫而百利天下的事上,就是放不下那自己私利的一毫。

修路前期平整地面,到了崔明利家有一颗近二十公分的杨树,正好挡在要修公路的路边。负责这片村民户的是妇女主任周春梅,找到了崔明利,让他放树(砍树)并征求他意见如何补偿。村委会已经商量、同意,这棵树村里可按市场价买下,再多给三十块钱。若他自己找树贩子卖树,村里补他二十块钱。可这主儿不要补助,就是不放树,这主儿竟然说出“现在放树太可惜,等长到三十公分在放,才能多卖钱。是否能把路拐点弯,把这颗树绕过去。”的话。把周春梅气的浑身哆嗦,用食指指点崔明利说:“我听说过自私自利的人,但我第一次见到为了自己几十块钱的一棵树,竟让村里的公路拐弯。我说不动你了,让村委会解决吧。”

村主任刘绍松找崔明利讲道理,不能因为你一家影响全村修路,你也要有顾及全村的大局意识;村会计李利生和他算经济帐,你这颗树现在市场卖,值五十块钱。卖村委会,村里补你三十块钱,你得八十块钱。你自己找穿庄的树贩子也就给你四十块钱,补你二十,也就得六十块钱,还是卖村里核算。二位说的挺热闹,这崔明利一句话“这话周春梅说三遍了,我就是不放树。”二人吃了个'烧鸡大窝脖’,都气囔囔的回来了,电话里和董伟说了经过。   

董伟本来早上和一村民去县城了,因为这村民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把身份证丢了,需要跑镇政府盖章再去公安局开证明。崔明利给补偿这事几个村委商量已经告诉他了,他以为没事了。董伟听说这事后在县城连中午饭都没吃,连忙回到村委会。听完大伙介绍,董伟沉思,二十多年间,崔明利这人只是偶尔有人说过一两句话,在董伟印象中这人是个在'利己’上嘴能说,耍小聪明,但不是'冒尖’给村里找事的人,这咋回事?董伟一时还真没想明白。这时李利生一通话说到点子上了:他爷爷解放前就是给地主当'狗腿子’,类似于《白毛女》穆仁志一类的人物,靠给地主收租、拍马屁,趁机欺负穷人多收租子,他在从中赚点昧心钱。他爸爸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国家修水利,村里集体出河工,他爸爸假积极、拍马屁,几年后竟转成水利局职工,但口碑在社会上并不好。六七十年代,供销社到村收购村民鸡蛋,他自己、他老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分别拿几个鸡蛋去卖,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后来供销社人给说明白了,这一家五口人卖鸡蛋算账,四舍五入,都多一分钱,这样他一家就比一般家庭多卖五分钱。这便宜占的,让大家摇头耻笑,退休后在村里也被大家所鄙视。到了崔明利这时儿本性复发,他就是趁机“敲村里的竹杠”。咱们村大,你们对他不太清楚,我家离他家近点知道,街坊邻居没人愿和他往来。听完了李利生的一通分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表示不耻,只有董伟低头不语了好一会儿,待大家沉静下来,突然问了一句:“他家的树怎么长到村街道上?”大家一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好,王勇说:“这树在谁家院子、园子里生长就是谁家的,多少辈都这么传下来了。”“这树要是长在街道中间呢?也是他家的?咱们村房后有多长距离属于这家?”董伟这么一问,大家还真没想过这事,大家讨论一会儿的结果是,前院就以院墙为界,后院因为有房后墙散水,城里是一米半,咱们村不知道。“张永强问问马泰庄和刘新庄,利生问问南高村和下张村,这四个村街道整齐、庄风也好。王勇问问村的老干部。”董伟安排任务,又说:“咱们修路是村街南面一家后墙,和村街北面一家前院墙中间线修路,对吧?”半个小时不到,各条信息反馈回来了,有的村一般是四、六米,村规划不好的只有两米。大梁庄生产队解散后新房基只是房前十五米为院子,房后边多少,村民只是种两排葱、蒜,或堆个柴火垛,也就占三、四米的样子。因为从街道上多少年没有过事,也就没人认真在意过,不知道多少米了。董伟说:“街道宽十八米,村公路宽五米,这棵树起码在他家后墙六米半之外。”大家一算对,再往宽处说六米已经最宽了。董伟给崔明利打电话,崔明利关机了,大伙说他这是成心躲你,就不放树,癞蛤蟆爬脚面——恶心人。董伟直接找到施工队,让平路面的铲车把树推了,收工后把树拉到村委会。拖拉机嘎啦嘎啦一响,顷刻之间树倒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崔明利就直接找到董伟家里,同村乡邻之间不知怎么叙谈(论辈分)的,管董伟叫表叔。董伟明知故问的说:“这么早你干啥来了?” 崔明利回答:“表叔,大队(老称呼)把我树给推了,你得给我解决。”“哦,有这事,八点半你去村委会,我给你解决,现在没到上班点,这是我家,不处理公事。”董伟给他一个软钉子。崔明利一看其言不善,心里有点胆怯,语气也软了,“表叔我还得去城里上班呢,我到城里还有一个钟头的时间,耽搁一天就是一百五十块钱的工钱,您还是现在给我解决了吧。” 崔明利果然算计精明,董伟故意逗话“你想咋解决?” 崔明利露着有点尴尬的笑容说:“这树卖大队怎么也得给我一百二十块钱吧。”本来侧身对着他,听他这要价董伟有点鄙视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这我当不了家,当时村委讨论定的,卖村委会,村里补你三十块钱,你得八十块钱。这颗树也就值四五十块钱,你自己放树也就二十块钱工钱,村补你二十,本来就没让你吃亏,一百二十绝对不行。” 崔明利强词夺理“我那树还得长呢。”“也许明天还让雷劈了呢。”董伟见他说起昏话,也就没给他好听的,“你走吧,八点半去村委会解决。” 崔明利一听董伟话硬,表情也不是好脸色,知道便宜占不到了,话软下来了“那您说咋办?”董伟从屋里拿出两把凳子,给崔明利一把,两人就在院子里坐下。董伟见他已经服软了,就开口说:“本来我也以为树是你的,可你电话不通。” 崔明利心虚一慌,把关机躲董伟的事给忘了,张口就说:“装修声音太乱,我没听见。”“是你关机,另外你是泥瓦工哪里有噪音?”董伟戳穿了他的'炮话’。崔明利尴尬的一咧嘴,没接话,董伟继续说:“你问问四邻八庄房后几米是个人的?有两米有四米的,有六米的,而这颗树在你房后六米半之外,长在村里街道上,所以说树应该是村里的。如果说是你栽的,那你就是侵占了村里的公共用地,街道不是你们家的。再有,如果树是你的,村委会放树用拖拉机铲的,一个台班四百块钱,放树半个钟头,你得还村里二十五块钱。” 崔明利彻底蒙了,占惯了别人便宜,没想到啥也没得到,愣了几秒钟才找出点理由,“毕竟我管理照顾了这么多年,把树给我行吧?”董伟见他已经央求了,就说:“你这话也算有道理,回头我和其他几位委员商量一下,你再把树拉走吧。”

(三)

今年夏天的雨水明显多,这场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宿(夜)了,一直没有停的征兆,这天下午三点多,天上厚重的深灰色积雨云,均匀的布满天空,这种云彩,一时不易散、雨也不会停。他在村委会坐不住了,和张永强加王勇三人出去了,五点多钟仨人回来了。回来的路上董伟就给村主任刘绍松打电话,让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村委会集合。他们仨人回到村委会,两委班子成员除了外出的也就到齐了。董伟扫了大家一眼开始说话:“我们仨人在西南、西北两个方向转了几块地,地里已经存水了,水快没到豆秧子顶了,豆叶子一粘蛤蟆泥(雨水带的杂物),豆子就完了,高杆植物暂时没事,但也不能老泡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得往外排水。大家议议怎么排水好?”最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部分在村成员,再加上村两名电工,共十三个人。三人一组分四组,干活快;若四人一组,各组明显工作量大了,效率也低,但董伟不这么看,活慢点不要紧,但安全第一,黑灯瞎火的保不准谁摔着、跌倒的,四个人一组,这样一人摔倒两个人架回来,另一个人照明备用。每组两把铁锹、两把手电筒、一把镰刀,手机用塑料袋包好,划分好负责区域,刘绍松、刘志谦各带一组,董伟带的组里他有心留下张永强。

董伟之所以把张永强留身边是因为他有一个弱点,他怕蛇。有一次夏天他开车,中午的太阳晒的沥青公路白亮亮的,他看到前面公路上有一个黑点,浑身一激灵,脱口而出:“有蛇。”大家纷纷说:“哪有?没看见呀。”等车到了地点,一条蛇正横过公路,大家认了,他说他对蛇有天生的敏感,张永强却时常把抓蛇当家常事。董伟让每组一把镰刀,就是防蛇,因为他常听年长者说,蛇怕镰刀。

宝地县属于退海之地,因此地势低洼,盐碱地较多,历史上有十年九涝之说。宝地人民在解放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重新平整土地,在每块矩形农田四周挖有宽一米半、深一米的“排碱沟”把土地中的盐碱渗到沟中,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排碱沟”在雨季还增加了排涝功能,由此不能不感叹人民的智慧。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董伟才从田地里排水回来,昨天六点出去整整十五个小时,水米没粘牙,直奔爸妈院子,老娘看到两眼通红、人都有点走形的儿子,心痛的不知说什么好,脱口而出:“这是咋的了?咋这样啊?”如果黑夜排水有刺激性、再有自己是“主心骨”的责任压力还没有累的感觉。这时雨停云散,太阳一出来,马上让人感觉天气闷热的让人难受、让人烦。这一到家,回到了暴风雨后宁静的港湾,精神也就崩溃了,听老娘这么心痛的絮叨,又烦又累的急赤白脸怼了老娘一句“啥也别说了,先给我煮碗片汤喝。”等老娘把片汤做熟给他用大碗盛好,端进屋,董伟已经半躺在沙发上睡着了。他妈不知是叫醒他吃饭还是让他先睡,出家门口问邻居,“这是图个啥呀!?”



会员专辑

王华专辑                       

王均镇专辑

王著斌专辑          

胡本正专辑         

赵元平专辑

张强专辑                     

赵圣才专辑       

步金萍专辑                  

王相理专

步胜亮专辑                    

焦玉华专辑

黄冰专辑                       

英建专辑

李芙专辑                     

赵琳专辑

袁超专辑

端木召文专辑 

刘瑞成小说专辑

吕蒙专辑

谭福欣专辑

蒙山拍客视频专辑

蒙山拍客MV作品专辑

《大宝和二宝》专辑

刘峰专辑

杨士众专辑

韩静杂文专辑

《九州作家》非会员专辑

小说专辑

散文专辑

诗词专辑

杂文专辑

精彩榜


(说明:序号只代表上榜的时间顺序,并非名次)

1.河南邓州 / 肖旺范 【散文】/《守望》

2.加拿大 / 于新初【散文】/《乡愁》

3.山东烟台 / 李晓艳【诗歌】/《我想,我是醉了》

4.江西上饶 / 吴书明【诗歌】/《参观上饶集中营随感(第一首)》

5.山东临沂 / 刘宝胜 【随笔】《邂逅一场冬季雨雪》

6.湖南株州 / 彭新平【散文】/《走进神农谷彩色水杉林》

7.山东临沂 / 张文和 【小说连载】/ 《新红日第一章 战局危急》

8.山东临沂 / 刘宝胜 【诗歌】/《静》

9.河南邓州 / 肖旺范 【散文】/《珍惜生命》

10.山东济宁 / 韩帮平 【散文】/《我的父亲是酒鬼》

11.天津滨海新区/刘瑞成[历史小说]/《济川王之后(一)--争雄》

12.湖北仙桃市 / 陈杏安 【散文】/《让我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13.山东临沂 / 赵圣才 【视频诗朗诵】/《中国有座巍峨的山》|| 主播 / 高大放

14.宁夏中宁 / 张思瑜【诗歌】《致敬武汉,相信中国》

15.山东菏泽 / 宝栋 【微小说】/《老哥俩》

16.北京市 / 韩运旗 【杂文】/《雨雪霏霏,是谁的眼泪在飞》

17.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新疆家乡的羊肉焖饼等》

18.山东滕州 / 徐化芳 【散文】/《儿时的年味 是一坛愈久弥香的陈年佳酿》

19.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庚子二月二偶书(外一首)》

20.湖北仙桃市 / 陈杏安 【政论】/《合理诉求 正确发声》

21.江西南昌 / 王雄秀 【诗歌】/《索取大海一片蓝(组诗) 》

22.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奇台家乡俪都江布拉克美景感吟(外三首)》

23.广东潮州 / 陈明 【随感】/《宅家随想》

24.山东高密 / 单斐 【小小说】/《出 息》

25.山东成武 / 步胜亮 【诗歌】/《泉城魂脉(外一首)》

26.山东成武 / 步胜亮 【诗歌】/《抗疫英雄赞(组诗)》

27.江西上饶 / 王兴禄 【散文】/《忘 了 戴 口 罩》

28.山东临沂 / 刘宝胜 【微小说】《隔离》

29.山东淄博 / 张志成 【小说连载】《无光恋歌(一)》

30.山东淄博 / 张志成 【小说连载】《无光恋歌(二)》

31.山东菏泽 / 宋永生 【散文】/《冬之约》

32.陕西榆林 / 薛汉国 【回忆录】/《过年》

33.山东临沂 / 冯启明 【散文】/《心心念念的“三区”》

34.山东菏泽 / 陈小燕 【散文】/《特殊时期挖米米蒿》

35.陕西榆林 / 薛汉国 【回忆录】/《难忘的岁月 ——我的师范生活》

36.山东淄博 / 李国经 【打油诗】/《寒食节话孝》

37.新疆奇台 / 崔步彤彤 【读后感】/《读〈生为女人〉的坎坷与伟大》

38.山东成武 / 步胜亮 【诗词】/《咏春四首等》

39.山东济南 / 张强 【赋】/《南大留松赋 》

40.山东菏泽 / 王宾 【诗歌】/《父亲》

41.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同患难,共担责》

42.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白鹿原〉的厚重令人感动》

43.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为幼童向护士长深鞠躬,叫好!》

44.山东菏泽 / 王宾 【诗歌】/《老屋》

45.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一章---鱼鹰子)》

46.广东惠州 / 郭爱平 【随笔】/《这就是你的人格魅力》

47.河南南阳 / 余修生 【诗歌】/《如果有一天》

48.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二章——小长工)》

49.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三章——万能)》

50.【学生专辑】散文诗歌习作 ||李一诺 李梓闻 李言蹊 吴雨桐 方逊(郭爱平荐)

51.山东济宁 / 韩帮平 【诗歌】/《烛台(外一首)》

52.宁夏中宁 / 康馨月 【散文】《不一样的春天》|| 指导老师 吴婧雯

53.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五章——“大嘎鱼”设下陷阱)》

54.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短诗四首》

55.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六章——张老蔫蒙冤丧命)》

56.天津静海 / 陈德胜 【小说连载】/《年 少 轻 狂(一、“驴叫不改”的小偷)》

57.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有一种味道说不清楚》

58.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七章——日本鬼子开过来了)》

59.山西大同 / 马立堉 【随笔】/《诗画》

60.山东菏泽 / 陈小燕 【小小说】/《老李家的胖女是童女 》

61.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八章——“鱼鹰子”的投名状)》

62.河南信阳 / 老兵一卒 【诗歌】/《活出我的尊严》

63.山东烟台 / 吴人民 【散文】/《春 天 话 野 菜》

64.广东潮州 / 陈明 【散文】/《游老君山断想》

65.新疆昌吉 / 王朝辉 【诗歌】/《野外悠步(外一首)》

66.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九章——冷夜咕咕叫起来)》

67.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章——隐蔽老窑地)》

68.山东菏泽 / 张璐璐 【散文】/《听雨,给心情放个假 》指导教师/ 宋永生

69.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四章——为民请命)》

70.天津东丽 / 龙文 【短篇小说】/《后八仙过海传奇》

71.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一章——好漂亮的大表姐)》

72.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二章——女学生被骗陷囹圄)》

73.河南南阳 / 余修生 【散文诗】/《咱家的麦子熟了》

74.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三章——一张签名的特别通行证)》

75.江苏建湖 / 闵长州 【散文】/《父亲的棉花弓》

76.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四章——鱼鹰子突发奇想出妙计)》

77.湖北恩施 / 杨希玉 【诗歌】/《追赶麦浪(外二首)》

78.山东菏泽 / 王贺 【散文】/《我骄傲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指导教师/ 宋永生

79.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五章——大火烧红了日本的炮楼子)》

80.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习惯》

81.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七章——李大傻原来是个千里耳)》

82.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说“傲慢”》

83.黑龙江牡丹江 / 姚常平 【爱情诗朗诵】/《为了爱梦一生》

84.山东菏泽 / 张霄飞 【散文】/《我骄傲,我是一个坚强的人》指导教师/ 宋永生

85.天津静海 / 陈德胜 【小说连载】/《世纪初的情恋上部 第二章:波澜(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洪沟村散记
14岁女孩遭父和后妈毒打7年 家门口流浪无人管
狄树强丨扶贫攻坚在行动(舞台情景剧)
司机撞断百年古榕树被索赔30万 货车被村民扣押|古榕树
【徽州风情】秋到长春坞
景令村与大树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