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札记 | 银行理财的前世今生

正文共2475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我是 筱婷

爱学习 爱分享 爱读书 爱理财

为什么要推荐《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去年银行理财回撤甚至跌破净值,不少朋友来咨询我,对银行理财的看法。最近读《置身事内》这本书,我对银行理财以及所谓非标类资产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1。 银行理财的前世

先解释下非标资产,非标不算债券,是指一类特殊的“债权”。

比如说一个公司缺钱,想借钱怎么办?有三个办法。

去银行贷款。但是银行需要抵押品,一般是土地和固定资产。

去公开市场发债。门槛较高,对公司规模和盈利都有要求,监管也严格一点。

私底下借钱,大家协商好利率和还钱的时间。

贷款人、公开债券购买者和私底下借钱给别人,本质都是把钱借出去,获得一份“债权”。但私底下借钱是大家协商交易的,没有走公开市场发债的标准流程,属于“非标准化的“债权。特点是门槛低,监管也少,当然风险肯定更大,要付出的利息就更高。

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城市化,背后的动力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地方城投公司和房地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启动项目。

通过贷款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但是银行贷款比例有限制,不能过度集中到一个行业里。

去公开市场发债,大公司、大项目可以,但是小公司、小项目就很难。

最方便的还是私底下借钱,比较灵活。企业找机构借,机构又找到银行。银行把钱借出去,换回来的是非标债权,把这些债权打包在一起,叫做银行理财。

银行就是通过“银行理财”的方式募集资金投资这些项目。

最终钱还是从银行流出来的。只不过绕了一下,绕过了监管而已。巅峰时期,银行大概持有70%的此类资产。

《置身事内》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这一套讲得明明白白。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能了解过去我们的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银行在“土地金融”中扮演什么角色,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了解了银行理财的背景,就能理解,为什么过去的银行理财收益很高,但是从来不亏钱,还很灵活,从三个月到半年到一年都有,还能完完整整的拿回本金和利息了。

收益高,是因为借钱的人付出了比贷款更高的利息,中间商扣除一些服务费和利润以后,还能给到客户超过存款的收益。

按照实际投资的项目来看,一个地产开发项目周期至少好几年,不可能一年就做完。银行通过期限错配和借新还旧的方式,持续为项目输血,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风险。

“高收益、低(无)风险、高流动性”的“银行理财产品”,打破了不可能三角的基本规律。这种方式注定不会长久。

银行并没有根据监管要求,控制好自己的资金流向,过度集中在一个行业了。万一这个行业出问题,银行就会被拖累。

毕竟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

2。 银行理财的今生

为了避免银行出现系统性风险,监管给银行划定了职责边界:做好本分就行。

银行的本分是存款、贷款和汇款。这几件事是银行垄断的,非银行机构不能做。除此以外,都是锦上添花。

银行是国家调控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渠道,存款和贷款的利率稍微调整一丢丢,对社会经济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银行,绝对不能出乱子,必须严格监管。

至于投资理财,这属于资产管理范畴,银行可以做,但要隔离风险。有能力的大银行可以成立理财子公司,专门做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就是帮客户做投资,打理钱

但是银行客户多,也有理财需求,银行也可以给客户推荐资产管理人的产品。既可以销售自家子公司的理财,也可以销售其他管理人的产品。公募、私募、保险等各类资产都可以在银行看到。

也算是“产销分离”吧。

销售渠道的责任是给客户介绍清楚产品,但是不可以承担客户投资亏损的后果。

生产端,就是资产管理人,他们努力帮客户挣钱,但是市场风险也需要客户自己面对。而且要让客户每天都能看到涨跌,掌握最新的信息。

3。 关于银行理财的几点变化

(1)银行理财不再保本,是因为过去的理财模式彻底转变了

这种转变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对于银行来说,终于不用承担巨额风险,松了一口气。但是要面对全市场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对客户来说,不用再承担潜在的、不可预测的暴雷风险(暴雷风险是指亏损本金和利息),但是需要面对可预测的、市场涨跌风险(可能出现账面亏损,但实质性的亏完本金的概率极其极其小)

大家都比以前更安全、更规范了。

(2)银行理财和基金的正面PK

监管要求压缩非标资产规模,但是银行理财的需求没有减少,银行资产管理只能转向二级市场了,投资债券或者股票,和公募基金的模式没有太大区别了。那唯一的区别就是投资管理能力的区别了。

去年银行理财的两次回撤都是因为二级市场的债券价格波动导致的。全市场债券价格都在回撤,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债券的配置比例较高,当然受影响。

(3)多学习

投资者不能拒绝成长,必须多学习,理解市场基本规律。要理解自己为什么挣钱,为什么亏钱,就能慢慢提升自己对市场的认识水平,也就越来越明白如何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专业的投资机构必定比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赢面更大,他们有更多的信息、更专业的团队。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也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

 结

虽然现在市场上还有大量“非标固收类”理财产品的供应,也都是经过风险管理的不错的资产。

但是如果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不能停留在“收益留给自己,风险留给别人”的舒适圈里。

很快这个舒适圈很快会消失。

要么经历学习,主动成长。要么,经历教训,被动成长。

最后再啰嗦一句,选购银行理财,先看底层资产,如果是市场化的产品,就再看看银行的投资实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产品风险等级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毕竟银行理财也有配股票比较多的高风险产品。 

END

赠君一席话

要么经历学习,主动成长。要么,经历教训,被动成长。

更 多 推 荐

>>> 未来余生,做个值得信赖的顾问

>>> 理解了资产配置,就掌握了财富大门的钥匙

>>> 财富流沙盘复盘: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

>>> 详解大类资产1 | 什么是固定收益投资

>>> 详解大类资产2|未来十年,房子是不是好资产

>>> 详解大类资产3 | 买保险并不能阻止风险发生,那还有什么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资产配置?
买理财产品亏损概率或上升
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和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及意义|债券|债市|债券市场
你一直在买的固收产品,到底了解吗?
银行理财现负收益:别怕,了解一下银行净值型理财新情况
金(Zhuang)融(BI)词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