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训费只买来“轰动效应”
            某国营机械公司新上任的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获得了一些他自认为不错的其它企业的培训经验,于是,回来后就兴致勃勃地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全员培训计划书,以提升人力资源部的新面貌。不久,该计划书就获批准。王先生便踌躇满志地“对公司全体人员——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生产员工,进行为期一周的脱产计算机培训。”为此,公司还专门下拨十几万元的培训费。可一周的培训过后,大家议论最多的,便是对培训效果的不满。除办公室的几名员工和45岁以上的几名中层干部觉得有所收获外,其他员工要么觉得收效甚微,要么觉得学而无用,大多数人竟达成共识地认为:十几万元的培训费用只买来了一时的“轰动效应”。有的员工甚至认为,这场培训,是新官上任点的一把火,是在花单位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听到种种议论的王先生则感到委屈:在一个有着传统意识的老国企,给员工灌输一些新知识怎么效果不理想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当今竞争环境下,每人学点计算机知识应该是很有用的呀!怎么不受欢迎呢?
            讨论问题:
            王先生的培训计划为什么收不到实效?
            参考答案:
            可能存在的问题(1)培训与需求严重脱节;(2)员工层次含糊不清;(3)忽略了最重要的评估环节;(4)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反应层面、学习层面、行为层面和结果层面。
              
            要想处理好这些培训问题,要做好几件工作: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尽量设立可衡量的培训目标;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将培训与加薪、晋升、持证上岗等结合起来,使培训具有真正的意义;为员工提供体现价值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餐饮业员工手册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进行专项培训,如何操作才能避免为他人做嫁衣?
培训究竟是谁的事?
学生花数万元报班考倒数第一 培训学校担二分责任
用人单位有哪“六大傻”?(劳动关系管理) - 案例分析讨论 - HR沙龙论坛--互动社区 之七...
单位出资培训员工解约或需赔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