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缺席的故事(永恒的父亲)书评
罗豫/文

如果要在书架上制造戏剧性效果,法国女作家安娜·科西尼这本《永恒的父亲》,一定要与另一本同样薄的小册子放在一起:法国当代女作家玛丽·尼米埃的《沉默女王》。玛丽的父亲罗歇·尼米埃是法国同时代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二十五岁便以一本《蓝色轻骑兵》一举成名。安娜·科西尼的父亲雷诺·科西尼则是法国享有盛名的漫画家,他和艾尔贝特·育特若一同创作的形象阿斯特利克斯和奥勃利克斯闻名于世。两位作家均早年丧父,她们的成长道路,尤其是这两本作品的诞生,都与他们的父亲——确切地说,是父亲的缺席——关系密切。然而两本书形式和风格大异其趣,虽说二人身世上同病相怜,创作上,却未必惺惺相惜。

与玛丽相比,安娜的文学风格,与当代众多法国作家似乎是主动隔开了一段距离。在不少中国读者心中,塞纳河、左岸一类的词语,早已染上一层让人销魂的色调。或许与此不无关系的是,法国作家喜欢在文学作品中一面借用当地各种地名专名人名的魔力,一面也试图为这种魔力添砖加瓦。在尼米埃笔下,父亲如雷贯耳的大名和让人扼腕的早逝,已经是《沉默女王》文本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玛丽·尼米埃努力要展现的,是身为名作家罗歇·尼米埃的女儿特有的情感。相形之下,安娜·科西尼则刻意避开自己的身世,着力于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缺席和葬礼如何塑造了一个孩子。”她克制内敛的文笔,更让故事透露出叙事组诗的味道,像是从情感上十分腻歪的法国吹来的一股清风。

《永恒的父亲》主人公苏菲九岁那年,懵懂地参加了她父亲的葬礼。鲜花、墓地、棺材、悲伤……有意识的生命开始未久,苏菲还不知道什么叫不,什么叫永远,什么叫永远不。苏菲每年都到墓园来,和父亲说话,并留下一封写给已逝或在世熟人的未寄出的信。如果说玛丽·尼米埃希望利用他人提供的信息在心中重建一个父亲形象,那么安娜·科西尼笔下的苏菲则一直在现实里寻找能够填充“父亲”这个空缺席位的人。

在苏菲一封封书信所展示的心路历程尽头,她听从一位犹太拉比的建议,将父亲的遗体迁葬至犹太人专用墓地。目睹父亲再次下葬,苏菲交上了何为“永远不”的答卷。那个空缺的席位,不再为已离世二十一年的父亲保留,而要安排给即将诞生的孩子。

同样被缺席所塑造的,是扫墓人马克斯。二战初期,马克斯的父母暗中举报了和马克斯青梅竹马的犹太女孩哈娜一家,致使他们被陌生人带走,从此音信全无。马克斯与留给哈娜的空位相伴,经历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

逝者已去,长留后人心中的,究竟是他的只言片语、轶闻艳事,还是那个空缺所带来的欲哭无泪、手足失措?玛丽·尼米埃与安娜·科西尼各自的诠释,再加上中国式的“音容笑貌,永留我心”,已是一幅相当让人期待的未亡人精神地图的雏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默女王”玛丽·尼米埃:写作是我重建记忆的方式
玛丽·尼米埃:女性写作局限了女性作家的写作
毕飞宇与诺奖得主聊文学 自称曾抗拒“非虚构”(图)|非虚构|诺奖
我目光下的你还在吗?
玛丽 安娜和冬妮亚 赶快出来跳舞吧!
[天堂里的战争/天堂之战/灵欲荒原][B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