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杭区:“大数据”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调研报告

2016年《法治蓝皮书》发布的《余杭区:“大数据”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调研报告》指出,基层法治建设是法治中国的基础环节,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信息分散严重、个体差异度极高,普遍面临着有限政府与转型社会、小基层与大负担、碎片化与一体化的三对紧张关系。要进行普遍的法治化建设,说易行难,世界各国的既往经验也都显示表明,这样的一个过程,只能依赖于大量时间的养成。


不过现在,“大数据”和“互联网 ”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诞生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系统的物理瓶颈,有助于消融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分散,加速信息的传播和影响速度。作为全国法治“试验田”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抓住这一契机,遵循顶层设计,大胆开放数据平台,大规模应用“大数据”和“互联网 ”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核心职能,一方面,它通过APP等新技术手段的使用来统计公众倾向性,有效预测公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和定制化的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努力打破既有数据占有的垄断性,将政府工作各个环节所涉及主客体的数据库彼此映射,从而将政府所有部门无缝对接,改善公共产品的效益。倒逼服务型政府建设、再造基层法治流程。


通过智能决策办公系统的建设,余杭逐渐实现了决策依据“从经验到数据”、决策过程从“碎片到整合”、决策结构从“权威到多元”、决策形式“从不透明到阳光”;通过社会治理大联动信息化工作机制的建设,余杭努力提升综治整合程度消除因信息不均衡导致的碎片化、准确把握民情向动态治理转变、以“数据为王”思维推进服务能力升级;通过民生社会服务系统的建设,余杭有效地实现了民生服务的精细化和定制化、加强各个服务部门的协同化、结合第三方评测实现重点民生问题强化治理。通过这些系统建设,“大数据”和“互联网 ”的应用成果被深度融合于基层治理中,全面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资源,多点共享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再以海量移动终端为社会提供透明、便捷、可监督有反馈的服务,使政府基层治理逐渐从条块分割的闭合回路走向协同合作的开放回路。


余杭实践表明,只要我们遵循顶层设计、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创新,完善大数据基础支撑环境、培育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推进政府大数据应用,以新技术与法治创新的结合,就可有效纾解我国改革中的时间困境,倒逼基层法治转型、推动治理结构扁平化,走出一条高科技、接地气、遵民意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事实上,社会制度的变迁在本质上就是技术演进和顶层-基层博弈的共同结果。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推动了制度的根本变革,当前的信息革命也正在引爆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革新。“大数据”和“互联网 ”的诞生,有效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系统的物理瓶颈,从政府,到科研机构、企业乃至每个个人,社会中的多元主体都同时成为大数据的创造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必将以此推进走向政府主导的、多元共治型扁平拓扑架。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法治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以及基层探索长时间的磨合和每个主体在其中经历的砥砺。我国法治历程亦是如此,随着各种基层创新力量的日渐积累,自下而上地对接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两种力量最终将汇合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推动传统社会机制和社会主体自发转型,补正生成各种内在的制度,使得我国自19世纪以来、以外生方式仓促完成的现代化形式转换实现其实质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省司法厅副厅长蒋建森调研余杭司法行政及依法治理工作
如何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
长安理论 | 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研究
家门口的法律顾问好暖心!杨浦区首设法治专员助力基层治理法治化
茂名市司法局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李希同志到茂名调研讲话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