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嚢经》释义及考证

 渔溪土人  文 (图片来于网络)

前言

《青囊经》相传为黄石公所著,全文415字,分上、中、下三卷。明清时期许多地理术士以师承门派理论对《青囊经》加以注释,不但没有言简意赅直言学理,反而将《青囊经》注疏的晦涩难懂。本文仅以个人“译文释义”的视角进行注释及考证,不论述门派诠释之对错。信者参,疑者弃。 

  《青嚢经》上卷

经曰:天尊地卑,阳奇阴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阴德洪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原文】:天尊地卑,阳奇阴耦

【释义】:指明天阳地阴,阳尊阴卑,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阴阳互动,太极乃成,五行化生。

【原文】: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释义】:指明河图排列形象,《周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如下图,一六同为水,居北方,一为阳,六为阴,阴阳化合,谓之“一六共宗”;二七同为火,居南方,二为阴,七为阳,二七化合,谓之“二七同道”;三八为木居东方,三为阳,八为阴,三八化合,谓之“三八为朋”;四九同居西方,为金,四为阴,九为阳,四九阴阳化合谓之“四九为友”,五十同居中央土,五为阳,十为阴,五十阴阳化合谓之“五十同途”。

【原文】: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

【释义】:阖”既“合”,“辟”既“分”,“阖辟奇耦,五兆生成”就是将天地尊卑、奇偶阴阳共十数,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排列,相邻位置一阴一阳化合运动,一六化合水,二七化合火,三八化合木,四九化合金,五十化合中央土,于是阴阳互动,太极具形,五行生成,相生相克无限循环。

【原文】:八体洪布,子母分施

【释义】:将河图五十五数,按奇阳偶阴分开,按照相邻位置阴阳组合,发生运动,变化生成“洛书”,既后天八卦。“八体洪布,子母分施”,八体既八卦,子母分施既八卦互动六四卦衍生,也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理。

【原文】: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释义】:后天八卦演化六十四卦生成,《帛书易》的六十四卦卦序与《说卦》指明,乾卦一与坤卦二组合即成“天地定位”;艮卦三与兑四卦组合即成“山泽通气”;震卦七与巽卦八组合即成“雷风相薄”;坎卦五与离卦六组合即成“水火不相射”。

【原文】: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释义】:讲述九宫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的排列,也是河图洛书运动变化规律组合,五居中央,控制着四维四隅乾坤艮巽,兑离坎震八方。坎一离九、震三兑七、坤二艮八、巽四乾六。九宫格之中由于中央五决定了一到九排列之数,横、竖、对角相加均等与十五,构成四面八法永恒固定的格局。“纵横纪刚”既是竖为经,横为纬的经纬关系。(如下图)

【原文】: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阴德洪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释义】:此节讲述太极阴阳的运动属性规律,是对博大精深的古代阴阳哲学思想的诠释,也是古人对宇宙思维逻辑的一种表达。阴阳是相对而论的,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又互化,阴可生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世间万物,阴阳之道化生万物,《易传》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虽无定象,却随“道”而变,在天成像,在地成形。阴阳为一体两面,互藏互换,相互感应,因用而论,太极为一,阴阳两仪,相互作用,变化万千,万物生成,谓之“化始”。

  《青囊经》中卷

经曰: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与天。

因形察气,以立人纪。紫薇天极,太乙之御。君临四正,南面而治。

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运干坤兴,垂光乾纪,七政枢机,流通始终。

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

阴阳相乘,祸咎踵门。天之所临,地之所感。形止气蓄,万物化生。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谓化机。

【原文】: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注释】: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球;在地上有金木水火土五行。

【原文】: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注释】:天上有东方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七星宿(星座);西方有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七星宿(星座);南方有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七星宿(星座),北方有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七星宿(星座),共二十八星宿。

地列山川是指天上二十八星宿,在地上对应周天365度,配以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二十四山。

【原文】:气行于地,形丽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注释】: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天主动,地主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互作用,星有恒(静)星、行(动)星,地有山川(静)、河流(动),阴阳动静,天地相应,亘古永恒。气在地化生万物,气在宇宙则成天象(星球),根据天象观察对应地气,就可以被人们利用纪年记事,自然万物为我所用。

(旁注):这也是生气充溢于地中,星宿辉映于天空,天人合一、天宝物华的自然奥秘。风水学亦是如此,《淮南子.地形训》云:“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喑,风气多聋......”。因形察气,以立人纪,可利于人们趋吉避凶。

【原文】:紫薇天极,太乙之御。君临四正,南面而治。

【注释】:紫薇星为“北极星”的古天文星官名,是三垣中的中垣,位于北斗七星东北,北斗七星围绕其四季旋转,象征至高无上,权威无比,古人称之“帝星”、“北辰”,紫薇在七政四余中表示逢凶化吉,逢吉更吉。“太乙”则是紫微星(北极星)对应地上拟人化的别称,也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帝星”,象征这皇帝一样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君”既皇权皇上,至高无上,“四正”既子午卯酉,“面南而治”既坐北朝南。“君临四正,南面而治”,意思为紫薇星北极星在天空之北,指明了地球东西南北方位,以北为尊、为大,坐北朝南为最佳人文环境。《史记.天官书》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现也”,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

【原文】:天市东宫,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极。

【注释】:天市艮居东北宫,少微兑居太微(亥)之西腋下。太微亥在北斗紫薇之南,轸、翼宿之北,为帝座、天庭,屏藩状,周边星体以其为中心环饶,太微匡卫十二星。四极即四正东西南北,寓意天下,紫薇垣为君主住所,太微垣发号司令,治理天下,谓之“太微南垣,旁照四极。

(旁注):天市、少微、太微都是古天文星官名称,天上即古天文的“天市垣”,位于三垣中的下垣,按二十八星宿位置排列,位于房宿、心宿东北,紫薇垣(星)下的东南角;约占天空东南57度范围,下临房、心、尾、箕四宿,对照八卦、二十四山则为“艮卦”,居于丑寅卯三山之间。古天文认为天市垣共有22各星官。《史记.天官书》曰:“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天市主交易商贾。少微为古天文星官,在太微之西,南北部列,共四星。太微为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宿之北,匡卫十二星,《史记.天官书》曰:“衡,太微,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堪舆皆界常说的“太微衡”既是。《淮南子.天文训》曰:“太微者,天子之廷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原文】: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运干坤兴,垂光乾纪,七政枢机,流通始终。

【注释】:四七共二十八星宿为经线,金木水火土五星五行为纬线。天地乾坤运动旋转,宇宙星光辉映大地,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七政)分明,周而复始运动变化,大地生机盎然。

(旁注):四为东卯、南午、西酉、北子,四正位;七既七宿,东西南北各七宿,共二十八宿。“伍德”既五行之德性,木为岁星,其德主仁;火为莹惑,其德主礼;土为填星,其德主信;金为太白,其德主义;水为辰星,其德主智。南北为经,东西为纬,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二十八宿的运动关系有顺逆、冲撞、犄角等状态,五星东西运动,故“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这与现代天文观测的金木水火土五星与地球围着太阳左右横向环绕旋转规律一致,可见史前古人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已经很先进了。关于“七政”的解读,虽然都认同为天文术语,却有着不同见解,《书.舜典》:“璇玑玉衡,以其七政”。是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认为是北斗七星为七政,一到四星名魁,谓璇玑,五到七星名杓,谓之衡。《司马法.定爵》认为七政是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种行为。《史记.天官书》曰:“故紫宫,房心、权衡、咸池、虚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座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水火金木土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为纬,见伏有时,所过行赢缩有度”。

【原文】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

【注释】:地上循环生成的万物是上天赋予地上万千能量所致。阴用阳朝,阳用阴应为阴阳交媾,万物化生之道。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和谐相生,则平安祥和福禄可得。阴阳相悖,则不吉利祸事接踵而至。

(旁注):此节是从天地人合一的视角对阴阳关系的直白解读,指明不管是宇宙星空、山川河流、万生万物,一切皆遵循阴阳相生规律。从宇宙现象可知,星云阴阳产生旋转,能力聚集,生成星座形体;星座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成更大星座星体,或毁灭,不断循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是无所不在地直观体现,如正电子或电子碰撞产生运动、发光发热;DNA链成螺旋状,其横截面就是一副形象的阴阳太极图;榫卯一阴一阳精密结构成为牢固构建;太阳(日)发光发热,为阳,月亮(月)本身不发光发热,为阴,把“日”“月”两字组合就是“明”字;人有男女阴阳,交媾结合可生育;人的毛发成螺旋状丛生.......。天干有阳干阴干,十二地支照样有阴阳,阴阳关系在地理风水学运用中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各门派虽然说法不同,理论各异,但都严格遵循阴阳法则。如阳龙阴水,阴龙阳水,龙水配合,阴阳交媾;如坐阳朝阴,坐阴朝阳,孤阳不长,孤阴不生等等,无外乎都是遵循阴阳之道。《易》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合者,阴阳得配而相交,一阴一阳谓之道”。已经非常明确了,

【原文】:天之所临,地之所感。形止气蓄,万物化生。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注释】: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宇宙星空万象对应地上山川河流万物,上天赋予地上万千能量,地上万物循环生成。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二四宿,地有二十四山及日月匹配。“气”生万物,气聚集到一定程度便成形成物。“气”往往不可见,但是“气”是可以感应感知的,气聚成形,气能影响到人。

(旁注):此节是讲述“气生万物”之理,阴阳二气对天地人的作用、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春天天气回暖,地气升温,给予种子以能量,催生发芽成长,常言:“汲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就是其理。海水受阳光作用,化成水汽,蒸腾升空,凝聚成云,云聚华为雨,降落地球,周而复始。现代科学证明,万物都可以经过赋予能量作用而“气化”。空气,看不见模不着,但人可以感知。地理风水学理论生动形象地诠释“气”的存在、能量、作用。《葬经》:“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葬经》曰:“木华于春,栗芽于室”。这就是地理风水学对“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的见解。


【原文】: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谓化机。

【注释】:于是,天有天象,地有地形地貌,在天成像,在地成形,上下相须,化合而成一体,这就是化机(运动变化的过程)。

  《青囊经》下卷

经曰:

无极而太极也,理寓于气,气囿于形,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资阳以昌。用阴以成,阳德有象,阴德有位。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是故,顺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明地德、立人道,因变化,原终始,此之谓化成。

【原文】:无极而太极也,理寓于气,气囿于形,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资阳以昌。用阴以成,阳德有象,阴德有位。

【注释】: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混沌虚化宇宙衍生出了太极,太极演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这是气生万物之理,气聚则万物可成形,日月星宿概莫如此。阳气聚居上升,则山川凝聚草木芳华。阴气下沉归藏于地下,促使阳气聚集上升。有阴气的作用使的阳气得以聚集成形,万物成形有象,有阴气的功劳。“阳德有象,阴德有位”是老子《道德经》的思想精髓。老子认为,阴阳无形无象谓之“道”,阴阳二气生成有形有象的万物,谓之“德”,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因此阳德有象,阴德有位,各有所属。

【原文】: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注释】:天有四象北玄武、南朱雀、东青龙、西白虎,地有四势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气从乾坤艮巽,坎离震兑八方(八卦)而生。气分内外,内气指本源之气,内气聚集谓之生气,则物成形。内气受八方风吹则散,遇到水则停蓄。

     【原文】:是故,顺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明地德、立人道。因变化,原终始,此之谓化成。

【注释】:于是,占卜吉凶;应用演算八卦;排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六甲;布置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共八门;推演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生克运动;明示“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气候现象或断定“风、热、湿、火、燥、寒六气病态;认清大地的恩泽,树立正确的人性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通过了解宇宙星象,太极阴阳、万物生成的规律,明白了“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的天地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大道”,这就是教化成功了。


《青囊经》考证

一、《青囊经》作者考

相传:《青囊经》秦汉时期黄石公所著,郭璞(晋)得之,撰写《葬书》。杨筠松(唐)得之,而有《奥语》、《天玉》之著。曾文辿(唐)阐发其著《青囊序》。蒋大鸿(明末)《青囊经》难尽其底蕴。

黄石公,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95年前后)思想家,军事家,下邳(江苏邳县)人,号称圯上老人,其著有《素书》、兵书《黄石公三略》存世。黄石公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约公元前122年)。《史记·留侯世家》云:“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旦日,观其书,乃《太公兵法》也”。《汉志·兵书略》云:“自当次入太公一家之内,不应别有所谓《黄石公记》与《三略》也”。隋书·经籍志》云:“《三略》下邳神人撰也”。黄石公,历史记载很明确,并没有著《青囊经》一书。

二、《青囊经》成书时间考

1、《四库全书》“葬书”提要:“《后汉书.袁安传》,载安父没,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指一处,当世为上公,安从之,故累世贵盛。是其术盛传於东汉以后。其特以是擅名者,则璞为最著。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四库全书》“青囊序”提要:“宋.郑樵《通志.艺文录》载有曾氏《青囊子歌》一卷,又杨、曾二家《青囊经》一卷,或即是书之原名欤?”

四库提要是指《葬书》与《青囊序》的前言提要,并明确“后人托名”立场,《葬书》提要的依据是黄丝攻传张良《黄石公三略》兵法的传说。有确切史籍记载,而不是指《青囊经》。《四库全书》对其收入的“子部.术数类”典籍的大部分提要均明确:“书至宋出”(也就是宋朝出版)。四库全书子部.卷七《撼龙经》提要云:“筠松不见于史传,唯陈振孙《艺录题解》载其名,宋郑樵《通志艺文略》称杨救贫,亦不祥其史末,惟术家相传以筠松名益,赣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紫金光禄大夫,唐昭宗遇黄巢犯关,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处州,无稽之谈,盖不足信。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案《艺录题解》有《疑龙经》一卷,《辩龙经》一卷,也未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题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云”。

2、词句溯源

原文【天尊地卑,阳奇阴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

阖辟】:阖辟一词,意为开启闭合。其出处最早见于唐杨炯《浑天赋》:“乾坤闔闢,天地成矣;动静有常,阴阳行矣。”,其后,明宋濂《题“乌继善文集”后》曰:“况为文者,发造化之秘,贯古今之统,苟无以管摄而闔闢之,则何以尽其变化不测之妙?”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二:“夫屈原之《离骚》,忧世愤戚,呼天日鬼神自列之辞,其语长短舒纵,抑扬闔闢,辩説诡异,杂错而成章。”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神化》:“惟其健顺之德,凝五常而无间,合二气之闔辟,备之无遗,存之不失。”

杨炯(约唐杨炯《浑天赋》),是唐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被称为初唐四杰。“阖辟一词既然最早确切记载出自唐杨炯《浑天赋》,那么《青囊经》的问世不可能早于唐朝唐杨炯《浑天赋》,与相传的黄石公(史前195年)相差了约900年。

五兆“五兆”是古代一种占卜方法,是以火烧灼龟壳,通过观察龟壳出现的裂纹形状,预测吉凶祸福。最早见于旧唐书·太宗纪上》:“其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卜,亦皆停断。”宋·梅尧臣《江南杂感》诗:“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折竹长寸馀者三,以手弹於几,以占吉凶,命曰五兆,大意髣髴灼龟”。(五兆出自旧唐书,黄石公能后知后觉,把千年之后的占卜之法提前论述?

原文:【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谓化机。】

化机】一词,意为变化的枢机,以一种运动变化过程。“化机”一词,最早见于唐朝著名道士吴筠的《步虚词》:“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厚汽停轮”。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寒谜蒸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多局叠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清 赵翼 《朔风》诗:“一笑化机谁识得,树方落叶鸟添毛。”

吴筠是唐玄宗时期(约公元778年前后)的著名道士。有没可能《青囊经》的“化机”一词是取用吴筠的《步虚词》呢?

《青囊经》的很多词语来源与《易传》、《周易》、《史记》、《周易系辞》、《淮南子·地形训》、《史记天官书》、《黄帝内经》《简明 天文辞典》、《说文》、《晋书天文志》、《太极图说》、《隋书》、《唐书》以及宋代的陈振孙的《艺录题解》、郑樵的《通志艺文略》等典籍。

但从“阖辟”、“五兆”、“化机词语溯源则基本可以确定《青囊经》成书在唐宋时期,处于宋朝的可能性则更大。

3、从地理风水术发展史考

中国地理风水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人们洞察宇宙,了解自然,追求“天地人合一”和谐共存,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容天文、气象、水文、历法、勘探、规划、设计、建筑、美术、墓葬等领域。从墓葬地理风水术来讲,人们公认晋朝郭璞为开源仙师,唐代杨筠松为宗师,其实,墓葬习俗自古有之,远早于文字其源。

1987年,在河南濮阳考古挖掘出了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古墓群,出土了用蚌壳摆成的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蚌壳龙”,与颛顼时代的古墓葬群中出土的蚌塑龙基本一致。(下图)

      2003年,考古人员在新疆小河墓地考古挖掘出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儿童墓8座,干尸15具、两组祭祀遗存和文物千件。经碳14测定,绝对年代在距今3800年左右。

1976年,考古人员在甘肃省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挖掘古墓葬312座,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距今约3700年。

2003年考古人员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考古挖掘出古墓葬在509座,没有挖掘的还有千座以上,墓葬时间跨度达千年,距今2000-3000多年前,大约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在唐朝以前,地理风水术是皇朝、诸侯秘而不宣的专属学术,历朝历代国家都设有御用风水师,专门为皇朝服务。一个新皇朝建立之后,都会派风水师去毁坏他们认为可能出人才与之争天下的风水宝地。直到宋代,随着社会发展,造纸、印刷技术的发明,相关地理风水学术才逐步走入民间,因而民间地理风水术著作多出于宋代。郭璞被尊仙师,是因为有《葬书》传入民间,杨筠松在民间广泛宣扬、推广地理之法而伟大。至于相传杨筠松:“父子虽亲不肯说"。蒋大鸿《天玉经》注曰:“此谓玄空大卦秘密宝藏,非真传正授,断不能洞悉其妙者也”。姜汝皋《青囊奥语》注曰:“必待真传乃可推测而得”。等等说辞,看似强调师承,实为坊间方术士没有详实史料、权威风水学术,以天机不可泄漏为托辞,托名黄石公、郭璞、杨筠松等名家而著书立说,标榜师承源久,自认正宗而已。难怪《四库全书》收入地理术典籍时都做了“提要”。

三、《青囊经》学术考

1、《青囊经》上卷通篇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河图、洛书、太极四象、八卦阴阳、二十八星宿的天象原理、部列规律、运行法则,其内容与《易经》一致。其内容多引用相关典籍。《青囊经》上卷没有相关“阴阳宅”风水论述。

2、《青囊经》中卷诠释了天地间形气依附与方位配合而成一体阴阳学说。是从天地人合一的视角对星宿、五行、阴阳关系的直白解读,指明了宇宙星空、山川河流、万生万物,一切皆遵循阴阳相生规律。宋朝赖布衣发现《青囊经》中的二十八星宿位置度数对应地球二十四山并不完全一致,于是将二十四山加上日月二星双配来对,创造了“罗经人盘二十四山”,与二十八星宿位置完全吻合,应对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青囊经》上卷也没有相关“阴阳宅”风水论述。

3、《青囊经》下卷论述了天地间气与形、方位及各种法则配合后的影响结果,与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理论并无二致。下卷虽然有“气从八方,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与郭璞《葬经》相同的论述,同时也有天文、历法、占卜、命理、择日、医道等综合论述。

综上所述:《青囊经》不仅仅是地理风水术理论,而是一部涉及天文、历法、阴阳、地理、风水、占卜、命理、道教的综合学术理论。其成书时间在唐宋时期,尤以出自宋朝最为可能。《青囊经》不是黄石公所作,其作者无以考证,但其作者应为唐宋时期民间博学人士或方术名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黄石公《青囊经》的天文地理实义
《青囊经》原文及其翻译.陈益峰
真正的《青囊经》是一部非常有名的风水名著
《葬经·内篇》解注
地理靑囊经 释义
天道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