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尔-4(苏联在二战时的主力中型轰炸机)

伊尔-4(IL-4,1939年以前生产称为DB-3)是苏联在二战时的主力中型轰炸机。

DB-3原型机的开发最早称为TsKB-26,部分机身与驾驶舱设计引用自TsKB-13(I-16),新的机翼使用钢管焊接而成的U型梁,不过在原型机制造的同时部分工程师转移到TsKB-30的建造上,这款飞机采用全新机身设计,但保留了TsKB-26的钢管焊接主翼设计,虽然这种设计使得制造工时增加,但是确保了机体强度,TsKB-30随后更名为DB-3并于1936年开始量产,直到1939年停产为止共生产了1528架。

1938年,伊留申设计局改进了DB-3的设计,易于生产、改善性能,内部结构特别是机翼变化巨大,用杜拉铝代替了钢,减少了内油箱个数但增加了容积,机鼻加长给领航员更大工作空间。改进型号称DB-3F(F代表“增强”)。1939年5月21日首飞。1940年通过国家定型量产。量产型号换装了图曼斯基M-88发动机,1100马力,替换了DB-3M使用的950马力的M-87B发动机。在苏德战争初期本机开始轰炸德国,虽然机体不算巨大和载弹不多,但胜在航程较远。

可是起初因为苏联缺乏远航战斗机护航,而令本机损失惨重,加上德军破坏了伊留申飞机厂和供应铝材的工厂后,被撤退到偏远的西伯利亚生产,部分飞机的外翼段和机身的分段采用木材制造,增加装甲板覆盖的区域;使用12.7毫米机枪替换了7.62毫米航空机枪,增加了射手围护装甲,1942年3月DB-3F改称IL-4。由于增重速度降为 404 km/h。

Il-4的改进版是Il-6,发动机功率更大、装甲更厚。但发动机不可靠因此没有投入量产。

在苏联在战争中期发展了Yak-9DD特长程战斗机护航,以新的战术护航后,成为了反攻德国的主要武器,直到1944年,因为机型构造已经落伍才停产。

服役状况

该机参加了1939至1940年间的苏芬“ 冬季战争 ”,因自卫火力薄弱而损失惨重。

虽然是中型轰炸机,但其航程在战争初期担当了战略轰炸任务。

1941年6月23日,即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红军远程航空兵和苏联海军航空兵使用伊尔-4系列飞机,夜间空袭了柯尼斯堡、但泽的海港和军工厂,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的炼油厂,赫尔辛基、土尔克、克莱佩达和华沙等城市的军事目标,但初期的轰炸由于没有大规模集结力量和集中指挥,实际成果很小(因为战前规定,轰炸机只受苏联最高统帅部指挥,而战斗机和强击机只受地面指挥部派遣,所以轰炸机只能单独作战,而且轰炸机之间需要保持较大的间距,这样轰炸机之间就不能相互掩护,极易被德军的梅塞斯密特BF-109等战机击落。)伊尔-4著名的作战行动是1942年8月19日到月14日对柏林和德国同盟国首都进行的系列空袭。

8月27日、30日、9月10日,伊尔-4共212架次轰炸柏林,投弹51吨;9月5日、10日轰炸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9月14日轰炸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另外,还轰炸了华沙、科尼斯堡、甚切青、普洛耶什蒂等地的军事目标。这些袭击在军事上作用不大,但对于鼓舞正在和德军血战的苏联军民的士气有重大作用。

在绝大部分战争时期,担任中程轰炸任务,因此内置的2500千克航弹外,外挂的1000千克炸弹成了标准配备。

除担负主要任务外,伊尔-4还用于运输、拖曳滑翔机和实施战略侦察(炸弹舱内可以配备1台照相机)。该机在海军服役直到1949年,北约称之为“Bob”。直到1944年停产时,共生产了约5000多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俄飞鸢——伊留申系列飞机(1):战火中的黑色死神
二战时期, 五大国主力轰炸机一览
前苏联伊柳申-伊尔-4轰炸机
酷似二战轰炸机,中国研制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仅用三年
黑死神——苏联伊尔-2对地攻击机
军事史上最广泛生产的十大战争机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